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6日納芯微(688052)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5年4月30日召開業績說明會,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財通證券資管、西部證券、香港商野村國際證券、興業基金、興業銀行、興業證券、興證全球基金管理、循遠資產管理、野村東方國際證券、銀華基金、英大基金、大成基金、長安國際信託、長安基金管理、長城財富保險資產管理、長城基金、長城證券、長江證券、長盛基金管理、長信基金、招商基金管理、招商信諾資產管理、東方阿爾法基金、招商證券、浙商證券、中國國際金融、中國人壽資產管理、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銀河證券、中航證券、中匯人壽保險、中泰證券、中天國富證券、東方財富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期貨、中信證券、中銀國際證券、中銀基金管理、中郵證券、中原證券、東吳基金、東興基金、富國基金、工銀資管、光大保德信基金、光大永明資管、Daiwa(Shanghai)Corporate Strategic Advisory、光大證券、廣發證券、國海證券、國金基金、國金證券、國聯安基金、國聯基金、國任財產保險、國融基金、國盛證券、MARCO POLO PURE ASSET MANAGEMENT、國壽安保基金、國泰海通證券、國泰基金、國泰君安國際控股、國投瑞銀基金、國信證券、國元證券、紅土創新基金、宏利投資(香港)、湖南瀟湘資本投資管理、Nomura International (Hong Kong)、華安證券、華創證券、華福證券、華富基金、華金證券、華泰保興基金、華泰金融控股(香港)、華泰證券資管、華泰證券、華西證券、Point72 Hong Kong、華夏基金、華夏人壽保險、滙豐晉信基金、匯泉基金、匯添富基金、嘉實基金、建銀國際證券、交銀施羅德基金、景順長城基金、九泰基金、Upright Asset Management、君康人壽保險、開源證券、凱石基金、崑崙健康保險、民生加銀基金、摩根大通、摩根證券投資信託、南方基金、南京證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峯辰創新資產管理、百年保險資產管理、寧銀理財、諾安基金、鵬華基金、平安證券、前海開源基金、前海人壽保險、瑞銀證券、廈門坤易投資、廈門圓和景明投資、山西證券、博時基金、上海邦客資產管理、上海保銀投資管理、上海高毅資產管理、上海樸信投資管理、上海汽車集團金控管理、申銀萬國、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博物館)、上海證券、上海重陽投資、申萬宏源證券資管、博裕資本、申萬菱信基金、深圳抱朴資產管理、深圳紅方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深圳前海匯傑達理資本、深圳前海旭鑫資產管理、深圳市恆信華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蘇州君榕資產管理、太平基金、泰信基金管理、統一證券投資信託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目前看下游各個應用領域需求景氣度情況?
答: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仍在快速提升,從今年一季度情況來看,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仍然維持在高增長的狀態,新能源車行業的智能化趨勢也驅動了汽車電子領域業務的持續增長。
泛能源領域中,我們看到工業市場已經開始恢復到正常增長的狀態,大部分工業領域的客戶已經從去年相對平淡的市場狀況走出來,開始呈現正常增長趨勢,並且庫存也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電源模塊領域客戶增長較爲顯著,主要是I服務器等需求的拉動,我們也看到從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電源模塊類廠商保持了快速的增長;光伏儲能領域由於海外市場需求不振疊加庫存因素,仍然處於需求低迷狀態;泛能源市場雖然有些領域仍有些挑戰,但是我們也看到該領域需求今年整體還是有明顯的暖的狀況。
消費電子去年已經實現了快速地恢復和成長,今年消費電子仍有望處於正常增長的狀態。
問:中美關稅政策對公司的影響以及公司的應對策略?
答:目前來看對我們的影響不大,一方面,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於國內,直接銷售出口到美國本土的營收佔比很低; 另一方面,我們部分下游(比如工業、電源、光伏等)領域的個別客戶終端市場在美國,但是目前我們還未直接從這些客戶的業務需求上看到明顯波動。另外,從目前關稅政策來看,其仍然處於快速變化中,政策產生的影響其實也是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包括不同客戶對於關稅政策理解的口徑也有分歧。整體而言,在這種不確定的狀態中,客戶在供應鏈端國產替代的進展還是在進一步加速的,我們也看了些積極的變化。
爲了應對外界政策宏觀環境的波動,第一,我們會建立起完整的針對各種狀況的應急預案和響應措施,保障在各種情況下,我們能夠快速響應,積極應對;第二,我們會專注於提升產品競爭力,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最終還是靠我們的產品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圍繞各個行業的客戶來進行產品創新迭代,這纔是面對當前市場最重要的方式。
問:目前SerDes芯片的進展和後續客戶拓展情況?
答:我們積極參與汽標委SerDes芯片標準建設,推出符合其標準要求的SerDes芯片,方便客戶靈活使用。目前推出的第一代SerDes芯片面向攝像頭應用,正在積極導入國內頭部客戶的供應體系。未來,我們將持續拓展屏幕用SerDes芯片,推出更高速、集成度更高的SerDes芯片。
問:請介紹公司去年導入或定點,今年放量的汽車芯片和今年或明年導入,對未來收入有較大貢獻的汽車芯片?
答:去年我們推出了更多的通用接口產品,導入了較多行業內的大客戶。另外,我們帶診斷保護功能的隔離類智能驅動,廣泛應用於新能源主電機驅動內,去年也在快速放量。圍繞車身應用,我們取得了較多的馬達驅動定點,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長較快。去年推出的全系列高邊開關產品,隨着新能源車功率負載的增長,應用量也在快速增長。此外,我們去年推出SIL D級輪速傳感器,客戶導入也較爲順利。收購麥歌恩後,其磁角度傳感器、磁編碼器也實現了快速的增長。
在MCU類產品中,針對熱管理等應用場景,我們推出了集成式馬達驅動類SOC產品,已在國內外頭部客戶中進行定點;去年年底推出了實時控制的MCU產品,目前也在進行很多客戶項目的定點。
即將推出的新產品,包括SerDes芯片、音頻功放芯片等,我們都在進行客戶端的量產導入,這些產品具有單車價值量高等特點,是未來收入的增長點之一。
問:請公司海外市場推進情況和整體海外戰略?
答:目前,我們建立了歐洲、日本、韓國等海外銷售團隊,在過去幾年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在汽車電子領域,我們和歐洲頭部的Tier 1車廠合作,除標準產品的銷售外,還和車廠在高難度、面向未來的芯片上深度合作;如公司和大陸合作推出輪速傳感器,已量產推向市場,公司與大陸合作的汽車側邊氣囊用壓力傳感器也在順利開展。在日本市場,公司和頭部Tier 1展開合作,導入其供應商體系。在韓國市場,我們車燈照明和熱管理進展較好。
整理來看,公司海外市場拓展在過去幾年內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堅定了我們海外拓展的信心。我們相信,未來中國一定能產生一家在全球範圍內有影響力、服務全球客戶的芯片公司。
問:請今年的股份支付費用和費用展望如何?
答:目前我們公司已經度過了研發費用激增的快速增長期,進入了穩定增長的階段。2025年一季度,公司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約3億元,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後約2.8億元。未來幾個季度,公司的費用會在此基礎上緩慢增長。今年股份支付費用預計是8,000萬元左右,單季度2,000萬元左右。
問:公司爲什麼佈局MCU,MCU和模擬產品的協同效應如何,請展望一下MCU未來的空間?
答:我們是一個聚焦市場、聚焦應用的公司,新產品的推出均爲了圍繞客戶應用補全產品圖譜。在泛能源領域,除部分功率器件和被動器件外,我們能提供較爲完整的模擬芯片產品組合。而除模擬芯片外,主控產品是完整解決方案的必備芯片,爲了理解系統級的應用和未來演進趨勢,我們研發推出了MCU主控芯片。
我們佈局的第一個產品是實時控制的MCU產品,這個市場過去長期被國外芯片公司壟斷,在國產化的浪潮下,目前國產DSP芯片已經可以替換國外DSP芯片,我們的實時控制MCU推出後得到了客戶的大力支持。
我們基於對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未來演變趨勢,佈局了第二個產品汽車SOC。我們認爲,未來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將會向着域控、中央集成演進。主要趨勢有兩個,一個是一部分控制的功能向域裏轉移,另一個是控制功能向執行部件裏集成。上述趨勢產生了部件小型化、集成化的新要求,例如,在熱管理中將部分控制功能向水閥、泵閥集成。爲此,我們推出更高級程度、更低成本、更小體積、更低功耗的SOC產品,包括熱管理中的集成式馬達電機控制、車內氛圍燈控制、超聲波類產品等。
問:請展望一下未來毛利率的趨勢
答:第一,由於汽車行業和模擬芯片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2024年公司執行了較爲積極的定價策略,因此毛利率有所下滑。目前,我們看到絕大部分的產品和應用領域已經到了相對穩定的狀態,價格持續下降的空間有限。第二,公司過去幾年都在積極推動成本管理,通過供應鏈協調和技術迭代實現成本降低。比如,公司推出第三代隔離工藝,產品成本將有望大幅下降,使得該類產品毛利率升。第三,隨着SIL D級的高難度產品、SerDes芯片、MCU等相對門檻更高、毛利率更高的高複雜度產品量產,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改善。
納芯微(688052)主營業務:公司是一家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公司。公司以‘“感知”“驅動”未來,共建綠色、智能、互聯互通的“芯”世界’爲使命,堅持‘可靠、可信賴、持續學習、堅持長期價值’企業價值觀,致力於爲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連接提供芯片級解決方案。公司專注於圍繞下游應用場景組織產品開發,聚焦傳感器、信號鏈和電源管理三大產品方向,提供豐富的半導體產品及解決方案,並被廣泛應用於汽車、泛能源及消費電子領域。
納芯微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7.17億元,同比上升97.82%;歸母淨利潤-5133.83萬元,同比上升65.78%;扣非淨利潤-6436.13萬元,同比上升59.55%;負債率21.21%,投資收益559.2萬元,財務費用501.16萬元,毛利率34.37%。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0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8家,增持評級2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爲224.52。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出1767.56萬,融資餘額減少;融券淨流入179.46萬,融券餘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