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稅的全球變局,中國爲何不在牌桌?
美國法官一紙禁令,讓橫行15年的"蘋果稅"銅牆鐵壁出現裂痕。但當我們翻開中國區App Store的賬單,卻發現一個殘酷現實:中國用戶正支付着全球最貴的"蘋果稅",卻享受最少的優惠。
一、美國裁決震動業界
美國地方法官伊馮娜·岡薩雷斯·羅傑斯(Yvonne Gonzalez Rogers)裁定,即日起,蘋果不能對應用外購買收取費用,也不能限制開發人員引導用戶在應用外購買。上述裁決將禁止蘋果幾方面的行爲:
1.對消費者在App(應用程序)之外的購買行爲徵收任何佣金或費用;
2.限制開發者對App外購買鏈接的設置,以及鏈接的樣式、格式;
3.阻止或限制App使用外購的按鈕。除了向用戶發送一條中性消息,告知他們即將前往第三方網站之外,不能干擾消費者離開App的選擇。
也就是說,在應用程序內購買可以不通過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的渠道,並且蘋果不能從中抽成。
(裁決原文)
• 核心突破:法官明確禁止蘋果限制第三方支付渠道,開發者可光明正大引導用戶跳轉
• 關鍵數據:根據公開資料測算,2024財年蘋果稅全球收入=961.7億美元(約2146億人民幣),而依照我國目前不允許繞過蘋果稅的嚴苛政策,一年損失接近500億人民幣。
• 歷史性轉折:Epic五年訴訟終獲階段性勝利,儘管蘋果表達將持續上訴,但此次法官明確表示:“不會因爲蘋果上訴而暫停執行”。
法官警告蘋果,這是一項禁令,而不是談判,此裁決不可協商——蘋果不得拖延或無視執行,也不會因爲蘋果上訴而暫停執行。
二、中國區雙重暴擊:最高抽成+最少豁免
(圖源:網絡)
1. 中國的蘋果稅政策雷打不動,稅率30%高居不下
相比之下,歐盟的稅率已下調至17%,韓國也限制在26%,而中國區的稅率依然處於最高檔的30%。
案例說明:某知識付費App顯示,199元的年度會員通過蘋果支付後,實際收入僅爲139元。
2. 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似乎並未落到實處
年收入不超過百萬美元的開發者可以享受15%的優惠稅率,但在中國,獨立開發者的比例不到3%;
相比之下:美國的小型開發者佔比超過40%,歐盟甚至推出了“0佣金”政策。
3.特殊政策的全面缺失
在新聞閱讀、音樂流媒體等特殊類別中,歐美地區的稅率已降至15%,而中國的稅率卻紋絲未動。
據測算,如果參照美國現行“零稅率”做法,我國數字應用企業每年能夠節省近500億元的交易佣金。2024年蘋果在我國(含港澳臺)蘋果稅收入=669.5億美元(2024財年蘋果大中華區營收)*29%(2024財年服務板塊在大中華區的營收佔比)*35%(appstore生態收入在大中華區服務板塊的佔比)*99%(佣金在app store生態收入的佔比,其他1%是開發者註冊費)*7.27(匯率)=489億元人民幣。可以看到,中國作爲蘋果全球第二大營收來源國,不僅“蘋果稅率”全球最高,也無法引入第三方應用商店和支付系統,和對中國的應用程序開發者和消費者顯然不公平。
三、用戶所承擔的隱性成本
(圖源:某雲盤APP會員充值價格差)
• 會員價格歧視:騰訊視頻、網易雲等VIP服務,在iOS端普遍比安卓端貴20-30%
• 創新成本轉嫁:開發者透露,30%的抽成迫使他們在功能開發上的預算削減了40%
四、蘋果的合規爭議
2020年8月,美國知名遊戲開發商Epic 在其遊戲《堡壘之夜》中引入了直接支付選項,雖然爲消費者提供了更便宜的選擇,但因爲繞開了蘋果AppStore的標準支付流程,違反了蘋果的規定。蘋果隨後將《堡壘之夜》從App Store下架,並停用了Epic的開發者賬戶。
2021 年9月,美國加州北區法院一審裁定,蘋果不構成壟斷,但蘋果禁止開發者引導用戶至外部支付(“反轉向條款”)違反加州《不公平競爭法》,要求蘋果允許開發者提供外部支付鏈接,希望通過購買渠道競爭使得過高“蘋果稅”回到合理水平。
結果雙方均上訴:Epic不滿“非壟斷”裁決,蘋果不滿“反轉向條款”禁令。
2023 年 4 月,第九巡迴法院維持一審覈心判決:蘋果不構成壟斷,但“反轉向條款”違法,禁令範圍擴大至所有iOS應用(不僅遊戲)。蘋果公司選擇繼續上訴。
2024 年 1 月,最高法院拒絕受理,維持原判。同期,美國加州北區法院的禁令生效。
2024 年 1月,蘋果採取“表面合規”措施,允許開發者使用外部鏈接交易,但是仍然要收取27%佣金,並且刻意在用戶實際操作中設置了多種複雜限制條件。
2024 年 3月,Epic再次起訴,指控蘋果“假合規”,要求法院強制執行禁令。
2025 年 4 月,美國加州北區法院再次做出裁決,認定蘋果故意違規,藐視法庭,需立即取消外鏈限制和“蘋果稅”抽傭。
其實回顧Epic與蘋果公司5年的法律博弈,蘋果公司一直處於優勢地位。此前,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並沒有判定蘋果公司具有反壟斷行爲,也並未像 Epic期望的那樣向第三方應用商店或應用側載開放 iOS 或 iPadOS。美國法院只是裁定,蘋果公司必須在“反引導”規則方面向開發者讓步,即蘋果應該允許應用程序製造商能夠通過應用程序內的鏈接引導客戶訪問網絡。
於是,蘋果公司在美國最高法院做出決定的當天,根據法院命令對App Store進行了“整改”:雖然允許開發者將用戶引導至外部網站完成支付交易,但附帶了許多額外條件,從技術上調整了其收費模式(將費用從30% 降至 27%),也規避了法院的全面要求。
但這一次判決有所不同:
一方面,法院認定蘋果公司在佣金設計方面不僅沒有任何根據,而且構成了“變相壟斷”:“對應用外交易徵收27%的佣金——該費率無任何依據……蘋果的目標是維持其反競爭收入流。”
另一方面,法院認爲蘋果的行爲“超出技術性違規”,構成對禁令的蓄意違抗,另外蘋果副總裁Alex Roman“在法庭上公然作僞證”,因此從刑事和民事兩個方面“藐視法庭”。這表明此次法院裁決所實施的監管將十分嚴格。
如果蘋果公司必須在美國執行這一“合規”行動——相當於取消美國的“蘋果稅”,這對全球數字市場運作將產生廣泛的影響。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極有可能要求蘋果公司遵循同等市場準入標準。
走出去智庫合夥人、《互聯網法律評論》主編張穎也提出觀點:
“Epic在美國的勝訴,其實可以爲中國開發者和消費者的反壟斷和降低“蘋果稅”的訴求提供強有力的註腳,甚至是證據線索。中國開發者和消費者可參考此案例,推動反壟斷訴訟或向反壟斷機構投訴。
美國的開發者大部分面向的是全球用戶,他們對於“免蘋果稅”的訴求,與全球其他地區的開發者和消費者利益是一致的。Epic的首席執行官 Tim Sweeney在該案判決下達後公開向蘋果提出了一項建議:“如果蘋果在全球範圍內推廣法院的無摩擦、免蘋果稅框架,我們將把Fortnite 重新放回全球的 App Store,並放棄目前和未來關於該主題的訴訟。“我們可以預期,這一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發生。”
或許中國的監管部門可以借鑑歐盟的經驗,通過持續的罰款迫使蘋果讓步。本裁決象徵着蘋果公司在應用商店領域的壟斷地位首次遭遇了實質性的挑戰,這可能會重塑全球數字貿易的規則體系。
結語:
在蘋果財報的服務業務增長曲線上,每一位中國iPhone用戶都扮演着“隱形贊助商”的角色。此次美國的裁決證明,即便是巨頭的圍牆也並非堅不可摧。或許我們所需要的,正是成爲“中國的Epic”。
你在蘋果稅上多花了多少錢?
評論區曬出你的年度訂閱賬單
(年度賬單查看教程(設置-Apple ID-付款與訂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