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晚上蘋果的Eddy Cue說了好幾個東西(safari裏面加入AI等等),最重要的增量信息,其實只有“在蘋果設備上,20年來首次出現“傳統搜索量”下降”;平時經常有很多第三方的渠道檢測去比較AI搜索 vs 傳統搜索,但是只要是第三方渠道,就天然存在着口徑問題。這次是蘋果自己的數據,所以市場對這個“敘事轉折點”大受震撼。
2/ 市場的共識(包括我們昨天公衆號+好幾家聊下來的買賣方的看法),都考慮到了蘋果這番言論的語境。這是蘋果在谷歌反壟斷審問時候的發言,所以蘋果完全有動機去“弱化谷歌形象”+“抬高谷歌對手的形象”;
3/ “AI搜索”擠壓“傳統搜索”一直都不是新鮮敘事,從GPT問世就說到嘴爛,這次只是從數據上接近“實錘”。一些多頭的看法是,google被AI搶走的那個蛋糕,從來都不是google能夠貨幣化的那部分(比如你今天可能會問deepseek,“google下跌這麼多,到底發生什麼了?”,你的這一個主觀性問題,google從來都沒有貨幣化過)。google平時貨幣化的,往往都是一些更加客觀的,比如“我要去哪一個酒店”之類的客觀問題。不過,這裏我保留觀點,多頭們的這個想法可能有點太天真了(當用戶的心智和習慣養成之後,爲什麼AI搜索不能反過頭推出一個接近傳統搜索的索引功能呢?)。
4/ 多頭還有一個說法,就是google的廣告收入仍然很高,不像是收到AI影響。這裏我引述郭明琪的說法,AI現在沒有推出廣告服務,所以廣告主沒辦法選擇,所以谷歌的貨幣化/財務報表上暫時沒有影響。這裏他還引用了生死存亡的“雅虎時刻”;這個角度,有道理的。
5/ 如果是生死存亡的“雅虎時刻”,拿一個參考點,那就是22年底meta的PE,大概是9x PE (VS 現在谷歌的PE還在15x);22年當時,meta被質疑會被tiktok取代,還有元宇宙的鉅額資本支出。空頭現在是反過來思考了,谷歌的其他業務值多少錢,走了一下SOTP估值後,看看能把搜索的估值擠壓到多低。如果google只剩下youtube + cloud + 其他,那可以擠壓到多少?
6/ Open AI們的搜索產品做的還比較一般,但是如果這個效果繼續提升呢?
7/ google搜索廣告,google的競爭meta們的廣告更加值錢?而且你花在搜索找東西的時間變少了,花在娛樂類meta業務的時間變多了。
8/ 如果谷歌搜索衰退,隨着谷歌搜索建立起來的一系列SEO/SEM業務,比如旅遊平臺(booking / 攜程們),是不是也要重新思考了?因爲通過搜索導流的那套邏輯已經行不通了。接下來是類似黑暗圖書館的AI搜索時代(參考我們公衆號這篇微信 + Deepseek? AI Agent的第一步...(2月16日));以後應該圍繞AI搜索去做“SEO/SEM”,引導AI去給用戶抓取能貨幣化的信息。
9/ 關於蘋果也有類似的多空討論,
10/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把這個邏輯放到百度上面去做個空頭。。。邏輯是沒錯,但是百度這麼殘,我其實是下不去手的,感覺空間不會非常大。
盤末也出現了一些關於AI芯片擴散的新聞,我們今天會繼續跟進討論。
其他的一些,歡迎來星球微信羣裏繼續討論。
有新的機構/買賣方反饋會第一時間發到星球;
星球這兩天上傳了不少乾貨,比如 機器人大報告 + AI供應鏈 + 數據中心 等等;
還更新了一些大行的交易臺 + 科技日報(e.g TMT總結 + 業績期的一些preview);
星球微信羣和繼續幫大家篩選“重要且有敘事的信息”+“每天覆盤” + “實時信息討論”。
最近市場各種事件,各種小作文...星友們看到有用的東西都往微信羣裏扔,反饋速度加倍,闢謠速度也加倍。
本文來源:180K,原文標題:《暴跌-7.5%...谷歌的“雅虎時刻”?(5月8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