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國消費洞察:勞動節假期消費超預期 消費觸底回升但後續或持續波動

智通財經
05-08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年勞動節假期期間,高盛收集的中國零售和消費行業數據顯示,儘管基數較高,但假期消費支出仍實現穩健增長。尤其是在4月美國關稅引發的悲觀情緒下,這一表現好於預期。這再次證實了高盛的觀點,即消費已觸底回升,不過高盛也認識到消費可能仍會持續波動,假期後的消費持續性也需密切關注。在高盛覆蓋的重點品類中,餐飲和家電錶現相對突出;重點旅遊城市在勞動節期間繼續保持強勁表現。

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較春節假期的同比增長4.1%有所加快。旅遊業數據也好於預期,遊客流量同比增長6.4%,帶動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8%,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136%/123%(春節假期爲126%/115%)。

勞動節假期消費的要點如下:

按品類劃分: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家電、汽車、電信設備(重點企業銷售額分別增長15.5%、13.7%、10.5%)和餐飲(增長8.7%)等品類表現突出。各品類表現分化,一方面,客流量大以及消費者對體驗消費的支付意願較高,使餐廳(尤其是快餐、現制飲品店)、綜合零售商、戶外服裝等品類受益。同時,由於基數較低,以及金價波動下消費者對黃金飾品的購買情緒改善,珠寶首飾品類也出現環比增長。另一方面,高盛預計服裝、白酒等品類的增長可能較爲溫和;票房收入同比大幅下降約50%,部分原因是片源供應問題。

消費保持理性,企業促銷更有節制:高盛觀察到人均旅遊消費實現了1.5%的同比增長,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酒店和機票價格相比春節假期有所改善且好於預期,這得益於旅遊客流量的回升,以及企業在促銷策略上更加剋制。頭部餐飲企業保持理性促銷。不過,中高端白酒需求依然疲軟,折扣力度加大;運動服飾的折扣趨勢則參差不齊。

按地區劃分:今年勞動節假期,不同層級城市的消費支出增長更爲均衡。重點旅遊城市在勞動節期間繼續保持強勁表現,低線城市受益於客流量的增加,而高線城市也實現了穩健增長(北京、上海的消費增長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這得益於國內旅遊市場的發展,以及單方面免籤政策帶動的入境消費。

勞動節假期主要消費趨勢

客流量帶動旅遊總收入,恢復至疫情前123%的水平:旅遊支出同比增長8.0%,略快於客流量6.4%的同比增速,不過人均消費仍低於疫情前水平。

勞動節假期國內旅遊收入同比增長8%(按高盛的計算,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123%),主要由客流量同比增長6.4%(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136%)推動。儘管人均消費僅溫和增長1.5%(約爲疫情前水平的90%),但這表明消費者保持理性,追求性價比高的旅遊體驗。高盛發現,勞動節旅遊增長速度相比2025年春節假期有所加快(春節假期旅遊總支出增長6.3%,客流量增長5.9%)。

據高盛的休閒旅遊團隊分析:1)出境遊方面,增長勢頭依然強勁,同比增長21%,相比之下,春節假期受農曆新年時間變動以及旅遊模式變化(如今年假期後旅遊長尾效應更明顯)影響,增速較緩,僅爲5%。按目的地來看,香港(同比增長22%)和澳門(同比增長41%)領先進境遊增長;2)由於免籤政策,入境遊需求持續旺盛。3)低線城市的體驗式旅遊繼續表現出色。據攜程數據,其平臺上國內縣域級旅遊預訂訂單同比增長20%。

在高盛覆蓋的重點品類中,餐飲和家電錶現相對突出

運動服飾:從全國範圍來看,體育用品和休閒娛樂用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5%,高盛認爲這得益於良好的旅遊客流量、戶外活動的增加,以及整體宜人的天氣。從企業層面來看,不同的品類佈局將繼續導致企業表現分化。例如,波司登受益於旅遊需求、高品質產品以及線下渠道的佈局,假期期間防曬服表現強勁。特步集團表示假期銷售增長符合內部預期,並強調庫存狀況保持健康。

中國白酒:高盛的區域渠道調研顯示,居民宴會(主要是婚宴)數量同比有所增加,但每桌的消費量和開瓶率(尤其是中高端白酒)並未同比改善。經銷商指出,爲了在婚宴市場獲取份額,中高端價格區間(即300-400元人民幣)的折扣力度加大。同時,由於4月以來貿易不確定性增加,經銷商對商業禮品需求可能受到的影響持謹慎態度。過去一週,超高端白酒的批發價格基本持平。面對淡季依舊疲軟的商業需求,大多數白酒企業避免給渠道增加壓力,今年第二季度至今的預付款進度與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落後。勞動節假期的白酒消費量通常僅佔全年的一小部分(約爲全年銷量的5%),高盛認爲端午節(禮品需求更多,通常佔全年銷量的10%)和中秋/國慶假期(約佔全年銷量的40%)將是更重要的觀察節點(更多詳情見白酒市場追蹤報告)。

餐飲:從地區來看,在已公佈數據的省市中,廣州、湖南和陝西表現突出,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從企業和品類層面來看,現制飲品與客流量相關性較高,且受益於外賣平臺補貼,表現穩健。古茗茶百道堂食和外賣渠道均實現增長;奈雪的茶假期期間單店日均銷售額增長20%,外賣銷售額增長77%,彌補了堂食的下降。九毛九的太二酸菜魚和慫火鍋品牌在勞動節假期同店銷售額下滑幅度環比收窄,且與節前相比,銷售額環比增長明顯強於去年。太二酸菜魚的新門店在假期期間平均翻檯率約爲7次。

IP零售商:強大的IP影響力和產品動力應會繼續支撐泡泡瑪特的業績,Labubu毛絨玩具的二級市場價格近期有所上漲。名創優品推出了IP快閃店(4月下旬推出《明日方舟》主題店),勞動節假期期間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表現環比改善。

家電: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支持下,家電品類依舊錶現突出,同比增長15.5%。據商務部數據,重點線上平臺的智能家電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0%。

珠寶首飾:高盛的渠道調研顯示,勞動節期間珠寶首飾銷售數據相比4月有所改善,主要得益於基數較低,以及金價波動下消費者對足金產品的購買情緒改善。周大福4月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5%,5月1-5日轉爲同比增長中單位數;周大生在部分地區可比門店實現了高單位數的同比增長,而4月僅爲低單位數增長;六福珠寶可能由於在東部地區佈局較爲集中,該地區行業表現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銷售額同比仍有10%以上的降幅。

票房:勞動節假期票房收入爲7.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下降51%,主要原因是缺乏爆款電影。平均票價爲39.5元,同比下降2%,而春節假期同比增長3%。排名前二的新電影表現尚可,但許多其他新片表現未達預期。

不同層級城市消費支出增長均衡:重點旅遊城市在勞動節期間繼續保持強勁表現,而高線城市也在國內旅遊和單方面免籤政策帶動的入境消費的推動下實現了強勁增長。重點旅遊地區的零售和餐飲銷售額呈現出強勁增長,陝西同比增長15.3%,湖南增長9.4%,重慶增長6.5%。主要高線城市的消費增長也十分顯著,上海同比增長13.1%,北京增長7.0%,杭州增長9.0%。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入境消費同比增長超過一倍,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和深圳引領增長。

附錄:

 澳新銀行:強勁假日消費顯示抵禦關稅衝擊韌性

澳大利亞最大國際投行澳新銀行發佈最新報告稱,中國強勁假日消費顯示出抵禦關稅衝擊的韌性。報告寫到:

中國勞動節假期高頻數據表明,儘管有關稅衝擊,國內消費仍持續復甦。我們追蹤了旅遊、電影、零售和餐飲數據。其中,僅電影票房因檔期影片質量問題下滑。延長的假期週末可能激發了人們的出遊意願。部分高校從4月26日(週一)至5月4日(週日)放較長假期,鼓勵學生參加研學旅行。對於普通員工而言,請假4天拼成11天長假的做法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

這一強勁數據得益於中國支持國內消費的政策。這些政策旨在短期促進增長,也着眼於長期增長模式轉型。消費品以舊換新舉措推動了零售額增長。地方政府發放價值數十億元的消費券助力消費者。針對海外遊客的免籤政策和即時退稅政策,支撐了強勁的入境遊。

爲抵消關稅衝擊,我們對今年國內消費並不悲觀。相關部門政策儲備充足,比如取消住房或汽車限購、對服務業財政補貼、向低收入家庭發放現金等。未來幾個月若增長勢頭放緩,這些政策將適時出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