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作爲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在2025年第一季度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顯著特徵。隨着全球科技創新格局加速重構,我國半導體企業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和技術攻關,在關鍵領域形成突破性進展,推動行業整體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但與此同時,產業結構性分化態勢愈發明顯,市場正在通過價值重估機制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行精準定價。
從企業經營質量維度觀察,銷售毛利率的分化圖譜清晰勾勒出行業"強者恆強"的發展邏輯。臻鐳科技以87.40%的毛利率領跑全行業,芯動聯科、成都華微等企業同樣以超過75%的毛利率穩居前列。這類企業的共性特徵在於,通過構建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體系,在射頻芯片、MEMS傳感器等細分領域形成技術壁壘,進而掌握產品定價主動權。以成都華微爲例,其在可編程邏輯器件領域的技術突破,不僅打破國外壟斷局面,更使其產品附加值較傳統半導體器件有較大提升。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部分企業受制於同質化競爭和技術迭代滯後,毛利率持續承壓,這種結構性分化倒逼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A股半導體行業銷售毛利率前十名企業/數據來源:同花順
資本市場對行業變革的反應更爲敏銳直接,股價漲幅的劇烈波動折射出投資者對產業發展方向的預判。寒武紀337.73%的年度漲幅與樂鑫科技近三個月17.36%的跌幅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市場選擇本質是對企業技術路線和發展前景的投票。值得關注的是,人工智能芯片企業集體表現搶眼,寒武紀、恆玄科技等企業的市場表現驗證了AI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這背後的商業邏輯在於,隨着通用人工智能向垂直行業深度滲透,定製化AI芯片的需求缺口持續擴大,提前佈局相關領域的企業已進入技術變現期。但資本市場的過度追捧也需警惕,部分企業估值水平已顯著偏離當前盈利能力,這種矛盾現象反映出市場預期與現實業績的階段性錯配。
A股半導體行業近股價上漲前十名企業/數據來源:同花順
行業利潤分配格局凸顯產業鏈價值重構趨勢。北方華創以15.81億元淨利潤登頂利潤榜,這一成績單印證了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的突破性進展。特別是電容耦合等離子體刻蝕設備(CCP)、原子層沉積設備(ALD)和高端單片清洗機等多款新產品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工藝覆蓋度顯著擴大。目前,北方華創成功進入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頭部晶圓廠的採購體系。
此外,汽車智能化浪潮下,新能源汽車對車載 CIS 的需求大增,推動了韋爾股份業績增長,其利潤增長曲線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高度吻合。這種產業鏈協同效應在瀾起科技身上同樣顯著,DDR5內存接口芯片的市場佔有率突破40%,直接受益於數據中心建設浪潮。這些案例共同揭示出,深度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精準把握產業升級需求的企業,正在收穫創新紅利。
A股半導體行業淨利潤前十名企業/數據來源:同花順
市值排行榜單則勾勒出行業生態的全新圖景。中芯國際以4415.07億元市值穩居榜首,作爲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是市場對中國半導體制造自主可控能力的信心投射。海光信息、寒武紀等企業的市值表現,則反映出資本市場對算力基礎設施的高度期待。值得關注的是,市值前十企業中海光信息、寒武紀、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瀾起科技的研發投入強度均超過了20%,這種"以創新換空間"的發展模式正在重塑行業估值體系。但需清醒認識到,與國際頭部企業相比,我國半導體企業在覈心技術、專利儲備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部分環節的"卡脖子"風險尚未完全解除。
A股半導體行業市值前十名企業/數據來源:同花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