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筷玩思維 李雲龍
進入4月份、臨近夏日,小龍蝦斷崖式下跌的市場行情開始被廣泛關注。
由於貨源穩定供應,小龍蝦價格較往年同期明顯回落,市民家庭自制熱情高漲,餐飲店堂食需求也同步攀升,由此形成了“買回家”與“下館子”並重的消費熱潮。
據筷玩思維(www.kwthink.cn)調研,4月底,小龍蝦的批發價已從上市初期的30元/斤降至約13元/斤;中規格的從40元/斤降到約17元/斤,大規格的從58元/斤下滑至32元/斤左右。不僅小青、中青這種基礎款遭殃,就連“炮頭”這種高端類型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價格下跌。
記者從多位湖北養殖戶處瞭解到,最近幾天“小青”的價格已經跌到10元上下,甚至有養殖戶報價跌破10元,而“中青”價格則在12-14元左右。“5月中旬後,可能跌到幾塊錢一斤”,有商家如此表示。
小龍蝦的價格爲啥越來越低?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分析認爲,隨着小龍蝦養殖面積的擴大和產量的增長,市場供應量顯著增加,這是直接導致市場價格下滑的原因之一。其次,產區小龍蝦出貨量加快,“特別是湖北、湖南等主產區即將進入集中上市期,這進一步增加了市場供應量,對價格形成下行壓力”。
另外,小龍蝦的價格受季節性因素影響顯著。“每年4月至6月是上市高峯期,價格相對較低,而進入深秋後,小龍蝦進入冬眠期,市場供應量減少,價格則會上升”。
在價格波動之下,作爲供應鏈後端的小龍蝦餐飲品牌算是最不得勢的,採購成本的大幅下降使得賣小龍蝦的餐廳越來越多,很多餐廳更是把小龍蝦作爲吸引顧客到店的引流款產品,加上後來的淡季以及長期的競爭影響,多數小龍蝦餐飲門店的利潤稍不注意就要被拉平或者導致虧損。
怎麼辦呢?魔高,道也高,局內餐飲門店一方面只能弱化小龍蝦產品的佔比,另一方面又持續開發新品、嫁接其它品類,唯有敢於嘗試、突破品類週期陷阱的具備深度認知能力的品牌才能在行業風生水起。
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小龍蝦產業正在向高品質、品牌化、標準化方向發展,一些企業也開始探索小龍蝦的深加工和預製菜領域,以此拓展市場空間和增加附加值。
唯有深度研究才能透視迷霧。
除了好喫、優質蛋白質等標籤外,小龍蝦產品真正的強勢之處在於“百搭”
從時間來看,小龍蝦產業在我國已經發展了超20年,遙望過去,2001年,盱眙縣人民政府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龍蝦節,至今已舉辦24屆。作爲盱眙的兄弟,潛江龍蝦節也舉辦了10多屆。不僅是盱眙、潛江,一些大的小龍蝦養殖地也有自己的小龍蝦節,比如合肥龍蝦節跟進較早,從2002年就開始了。
在供應端,2003年小龍蝦的養殖產量僅有5.16萬噸,2017年,小龍蝦養殖產量突破百萬噸量級達到了112.97萬噸,到了2023年,中國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2950萬畝,產量高漲到316.1萬噸。
20多年來,小龍蝦的需求一路高歌。有評論指出,小龍蝦沒有發展勢頭上的高低,它只有一往無前的場景發展。
比如在早前,小龍蝦是按斤賣的,夜宵攤100元三斤起賣,三五好友點上小龍蝦、啤酒、花生、毛豆、拍黃瓜,這就是一頓正餐。產品路線之後是服務路線,剝蝦師、剝蝦服務也成爲一些小龍蝦消費的亮點。
好喫、長得好看又有好名字以及優質蛋白質等標籤,這些還遠不是小龍蝦的全部核心優勢,實際上,小龍蝦產品真正的強勢之處在於“百搭”。
在一人食場景,小龍蝦能從按斤賣變成按份賣。在懶人場景,小龍蝦能從整蝦變成蝦尾、蝦球、蝦滑。在菜系場景,小龍蝦能從單品蝦變成小龍蝦比薩、小龍蝦水餃,再到小龍蝦杯麪、小龍蝦苕皮、小龍蝦鍋貼等新產品,隨着產品的多樣化,小龍蝦能進入大小餐廳以及一衆小喫攤。在電商端,小龍蝦產品有着高度的味覺復原屬性,它還能隨着標準化、工業化進入預製菜場景和零食場景。
更值得關注的是,多個小龍蝦場景還能混搭,比如餐飲小龍蝦店除了賣龍蝦餐飲產品,還賣龍蝦電商產品,又比如小龍蝦零售店擺幾張桌椅,再配個微波爐就能有“小龍蝦堂食”。
在筷玩思維看來,我們與其強調小龍蝦產品的多樣化發展,還不如迴歸其本源:小龍蝦的經濟發展價值其實是餐飲創業者、電商創業者以及整個產業鏈共同的思維湧現。
躍身“九大菜系”,中餐已離不開小龍蝦?
在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江湖夜雨”篇章,講述湖北時,小龍蝦作爲主角出場,文案寫道:“小龍蝦,四十年前,中國人還很少見到的奇特物種,湖北是小龍蝦的盛產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也造就了小龍蝦餐飲業的宏大競爭”。
對於小龍蝦僅幾十年的巨大餐飲變革,《風味人間》指出:有已經站穩腳跟的店鋪始終堅守傳統的做法與口味,也有新加入這個戰場的年輕人正在嘗試原創味道,選擇用“改變”來開拓自己的疆土。在這場“紅色江湖”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武漢是湖北的省會,這裏也是小龍蝦繁榮與發展的一處大觀測臺,這座城市有“重慶蝦王”、“黃師傅香辣蝦”作爲小龍蝦價格的天花板,它們將小龍蝦的價格賣到了300-350元一份,高價或許是老闆應對食材價格無端漲落的生存之道。
在小龍蝦品質不佳的時候,敢於下架也是一種魄力,而在魄力之外,還得看老闆的解釋能力,顧客到店,如果沒有小龍蝦,老闆會給顧客推薦基圍蝦、香辣蟹以及其它武漢菜。
我們可以看到,小龍蝦供應端的不穩定把小龍蝦店培養成了多元餐飲能手,門店不光會做小龍蝦,其它產品也必然要做得好,還得有強大的解釋、留客能力,這是發展的不二法則。簡單來說,能夠以小龍蝦作爲特色招牌菜,又能在脫離小龍蝦產品的情況下獲得顧客認可,這是時下小龍蝦門店不得不具備的發展實力。
小龍蝦食材在湖北的常見和大需求也使得它處處逢緣,湖北菜有小龍蝦很正常,燒烤、私房菜、滷味店、烤肉、自助餐、酒吧有小龍蝦也毫不奇怪,就連外來的粵菜、川菜、湘菜、新疆菜,甚至是日料、西餐、法餐等國際化品類也紛紛賣起了小龍蝦。
可以說在湖北,走出家門到餐飲店不用看招牌喊一聲“來一份小龍蝦”就能用餐,如果門店確實沒有賣小龍蝦,老闆也能會心一笑推薦其它產品。
不僅是餐飲老闆離不開小龍蝦,顧客對之也是十分依賴,如果沒有消費者的持續追捧,小龍蝦在商家心中哪來的高超地位?
再從數據來看,牛肉、羊肉在中餐地位不低,據相關數據報告統計,2024年牛肉、羊肉的年產量爲779萬噸、518萬噸,而小龍蝦在這一年的推算產量爲300多萬噸,牛、羊、小龍蝦屬於近乎同一個百萬噸級的需求量級,這也難怪有人笑稱,小龍蝦已經成了中國的第九大菜系。
小龍蝦在餐飲業的魅力和影響力依然勢頭不減
“第九大菜系”或許只是一個“笑談”,而在新餐飲門店,小龍蝦確實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好產品。
1)、在餐飲業,小龍蝦只有賣不好,沒有賣不動
我們來關注小龍蝦產品的可玩性。
在某小龍蝦專門店,除了經典產品,品牌還推出了龍蝦杯麪、龍蝦臭豆腐、龍蝦包飯。“紅盔甲·小龍蝦”的一份小龍蝦賣到了150元以上,有酒醉、十三香、鹹蛋黃、蒜香、麻辣、冰鎮等多種口味,在品類搭配上,門店加入了羊蠍子火鍋、燒烤、牛蛙煲、大閘蟹、烤魚等產品,其屬於顧客喫不喫小龍蝦都能進店的品牌(這是多數小龍蝦門店的生存能力)。
在一些創意餐廳,小龍蝦也進入了海鮮陣列,比如海鮮意麪產品也加入了小龍蝦,還有餐廳用小龍蝦肉來配牛排,水陸交接,兩種優質蛋白質的融合也給顧客帶來了獨特的味覺體驗。在“茸梅路右拐龍蝦館”,菜單上有 的版面是給小龍蝦的,除了尋常口味,品牌還開發了白灼、啤酒、咖喱、椒鹽等非常見口味來給小龍蝦消費附上一份新奇感。
在上海人均最高可達5888元的“名軒和合1885”,廚師用飛天茅臺來熟醉小龍蝦,有598元和1288元的套餐,顧客認可度也不低。
此前很多人說小龍蝦太貴了賣不動,顧客也喫不起,這其實都是價格和價值失衡的表現。
我們再來看“康氏龍蝦城”,它是食堂的“定位”,一份乾鍋手撕包菜只賣28元,定價中規中矩。而該店的小龍蝦則是被當成了“鎮館之寶”,御品皇上皇(黃燜小龍蝦)賣到了988元一份,顧客要消費還需要提前預定,從點評來看,不少顧客慕名而來,多次消費的顧客也有看到評價(同樣有給差評認爲不值的)。可以說,如果沒有了小龍蝦,康氏餐飲城或許會失去別樣的魅力。
2)、無論電商還是養殖,小龍蝦經濟都有相應的發展屬性
不同於餐飲店,電商小龍蝦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某品牌7盒小龍蝦只要96.6元,不到100元可以買到200多個小龍蝦球,該品牌在京東銷量不錯,評價數超過了50萬+。
在生鮮方面,養殖戶在京東、淘寶、天貓、拼多多售賣鮮活小龍蝦,快遞到家、死蝦包賠。不會做小龍蝦?沒關係,品牌方會給出烹飪視頻,還贈送祕方調味料。
一些蝦農提供了釣蝦娛樂等服務方式,從釣蝦到農家樂全打通,消費者釣完蝦還能在蝦塘的餐廳用餐,廚師也會幫顧客烹飪小龍蝦。
對於小龍蝦的經濟盛況,有評論指出,外國人不喫小龍蝦,小龍蝦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品類,能發展出來簡直是奇蹟。
其實並不然,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是小龍蝦的原產地,它有着比中國還早的喫蝦史,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布羅布裏奇(被譽爲小龍蝦之都),這裏每年5月都會舉行龍蝦節(始於上世紀60年代),消費者進場需要門票,會場不僅有各類小龍蝦飲食,還有樂隊表演、小龍蝦遊戲等小龍蝦娛樂節目。
愛喫小龍蝦是一個世界級行爲,小龍蝦也可以說是世界級食材,從報告來看,中國的小龍蝦也已經出口到丹麥、瑞典、荷蘭、英國、比利時、德國、菲律賓等國家,從需求範圍來看,小龍蝦是一個熱門賽道,所以小龍蝦消費確實沒有所謂的火與不火、喫與不喫,它已經像豬牛羊雞鴨鵝一樣成爲人類食譜的核心食材。
對於深耕小龍蝦品類的產業從業者而言,面對採購端的價格不穩定和下降趨勢,如何站在顧客需求端角度來重新思考和審視小龍蝦品類,這點就顯得尤爲重要。
小龍蝦食材價格都跌破10元了,餐廳推出的小龍蝦產品還能賣到百元甚至幾百元,顧客依然願意去消費,要想實現這一點,這裏面的門道和玩法纔是真本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