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利好推動股市貼現率下行,看好 A/H 股前景
近期,中國股市迎來重大利好。5月7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與證監會負責人共同發佈了一攬子旨在穩市場、穩預期的金融政策。此次政策呈現出兩大顯著特點:一是政策密集度遠超以往,二是政策力度強勁且覆蓋面廣泛。不僅着重強調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還格外關注穩定資產價格以及推動資本市場改革。
這一系列政策清晰地展現了決策層的堅定立場,即“錨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以及“持續穩定與活躍資本市場”。在中美競爭長期化的背景下,中國股市的估值預期關鍵在於內部因素而非外部環境。
積極且恰當的政策起到了關鍵作用,它讓市場形成了連貫、可預期的政策前景,有效穩定了風險前景,塑造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確定性優勢”,降低了股市的風險溢價。更爲重要的是,積極的金融政策顯著推動了無風險利率的降低,這直接意味着投資中國股市的機會成本快速下降,從而促使增量資金積極入市。至此,投資者對於中美競爭嚴峻性以及決策層扭轉形勢決心的疑慮得以消減,這一過程既釋放了風險,也成爲了檢驗市場的重要試金石。
可以明確判斷,中國股市的貼現率已進入系統性下移的通道。基於此,我們繼續堅定看好中國 A/H 股市的投資前景。
二、貨幣政策明確支持經濟,股市風險溢價下降
4月底的高層會議明確提出,“適時降準降息,加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同時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工作”。在5月7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一系列數量型、價格型和結構型政策同步出臺,構成了一套力度空前的金融組合拳:
1、降準政策:全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0.5個百分點。
2、利率調整:分別將政策利率和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10bp、25bp。
3、專項再貸款:設立 5000 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並降低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存款準備金率。
4、額度增加:增加 3000 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
這一整套政策的實施,有望顯著擴大市場流動性投放,有效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同時,金融支持工具將對大宗耐用品消費與服務消費起到積極的提振作用,強化對科技領域的支持導向。整體來看,科技創新與內需政策進一步明晰,有利於改善企業盈利的不確定性,降低股市風險溢價。
三、推動資本市場改革,降低投資機會成本
今日的新聞發佈會對資本市場支持的積極表態意義重大,各方通過合力穩市場、穩預期,凸顯了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一攬子政策精準聚焦於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和中長期資金入市兩大核心方面。
一方面,該政策在關鍵時期能夠有效穩定投資者信心;另一方面,積極推動資本市場投融資協調生態的形成,增強權益的中長期配置價值。具體措施如下:
1、提升政策工具便利性:央行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額度合併使用,使政策工具的使用更加便捷高效。
2、擴大保險資金投資力度: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範圍,同時調降保險公司股票投資風險因子,這將促使保險資金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投入。
3、明確市場穩定底線:證監會明確表態,全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並全力支持中央匯金發揮好類似“平準基金”的作用,從而明確市場穩定底線。
這些舉措無疑將推動投資中國股市的機會成本下降,無風險利率進一步降低。
四、投資建議
目前,中國股市的升勢遠未結束,新興科技是核心主線,金融週期相關領域則具備成爲“黑馬”的潛力。在當前外需壓力驗證的關鍵時間窗口,決策層再次明確了扭轉經濟形勢和支持資本市場的堅定決心。在中國政策具有連續性的有力支撐下,風險前景將保持穩定,我們繼續堅定看好 A/H 股。
1、金融與高分紅板塊
受益於無風險利率下降以及增量資金入市,疊加公募基金改革帶來的潛在增配空間擴大的有利因素,我們推薦重點關注券商、保險和銀行等子行業。
2、新興科技成長板塊
聚焦於具備產業趨勢且外需敞口較低的領域,我們推薦港股互聯網、傳媒遊戲、國產算力和醫藥等細分行業。
3、順週期迴歸板塊
關注國內供需偏緊的週期品以及新興消費領域,推薦地產鏈、有色金屬、化工、汽車和化妝品等行業。
風險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