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看客:美英協議還值得歡呼?反正市場先信為敬

環球市場播報
05-09

  如果之前還有任何懷疑,現在應該已經很清楚了:對於關稅究竟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各國央行其實和普通人一樣心裏沒底。鮑威爾領導的美聯儲承認雙重使命目標面臨上行風險,但他們也說不清這些風險何時會來、強度多大,所以美聯儲選擇按兵不動。

  英國央行那邊的局面更混亂些,有人呼籲大幅降息,有人主張微調就好,還有人建議乾脆不動。美英好歹談出了一份貿易協議,只用了……整整五年。從這個角度看,接下來輪番登場的那些重磅協議可能更多是花架子,形式大於內容。不過,短期內恐怕也沒人在意內容是不是空的,只要能給這場“瘋狂”關稅潮畫上句號就行。

  英國央行這次利率會議上,主張大幅降息、小幅降息,按兵不動的人都有,這正說明貿易戰已經把央行搞得暈頭轉向。雖然各自的應對方式會有所不同,但貨幣當局集體回到風險管理或少做少錯的狀態。

  這兩年不管是GDP還是PMI等高頻數據,美國經濟整體都比英國強。但英國央行直到現在才把基準利率壓到聯邦基金利率以下,節奏上的確慢了一步。當然,美國最近的數據也開始軟了,美聯儲在聲明中明確提到了失業風險上升。但如果美聯儲此時搶先降息可能會讓行政當局更加無法無天。鮑威爾一直很謹慎地不對行政部門或立法機構的政策做價值評判,但有時候,什麼都不說或什麼都不做本身就是種響亮的表態。

  週四上午市場被“美英即將宣佈達成協議”的消息點燃,市場反應熱烈,不少人直呼“這次可真快!”但其實完全不是那回事,英美這場談判從2020年5月就開始了,那時候還在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彼時雙方確實都有更緊急的事,比如剛從疫情中恢復,但要說這就意味着接下來會迅速迎來一大波真正有內容的經貿協議?恐怕有點太樂觀了。

  要說哪兩個國家最容易談出協議,美英大概是最沒理由談崩的一對。雖然“特殊關係”這幾年已經有點褪色了,但雙邊貿易的平衡還算過得去(這正是特朗普最在意的)。兩邊甚至都能聲稱自己對對方是順差方,在這種情況下,維持原有狀態其實就已經是個可以接受的結果,真要達成協議本不該太難。即便如此,最新泄露出來的消息顯示,即使簽了協議,美國對英國仍然會維持10%的關稅。那到底變了什麼?

  如果美英之間都只能這樣,那些跟美國存在明顯逆差的國家在幾周時間裏還能達成什麼成果,大家心裏大概也有數。但眼下這屆政府顯然是有很強動機去“宣佈點什麼”的——哪怕內容乏善可陳,也得發個消息出來。如果和英國談五年,最後還是10%關稅,那和其他國家談個幾周很難期待會有更好結果。

  上個月的新一輪關稅已經讓全球有效關稅率回到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前的水平。以後這一指標只會繼續往上,這也解釋了美聯儲爲何對雙重目標越發謹慎。

  美英協議細節泄露後,市場反應頗有意思。美國股指期貨穩穩走強,英國富時指數則幾乎回吐漲幅,回到持平位置。看起來,“別讓事實妨礙好故事”的原則在紐約比在倫敦更受歡迎。

  或許,市場短期內可以因爲各種空洞協議和漂亮包裝而自我感動,但如果有效稅率真的越來越高,而貿易結構本身不變,影響遲早會顯現。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鈺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