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追浪
在公募行業改革正在大刀闊斧推進的當下,一場關於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與上市公司股東的“特殊”換購正在悄然發生。
從上市公司股東的“巧妙”減持,到ETF換購模式的“顛覆”,再到監管紅線下的隱祕操作,這一事件似乎正在挑戰傳統金融邏輯與投資者的公平性。追浪帶你深入剖析這一事件背後的資本迷局。
公告背後
ETF 作爲資本市場的重要投資工具,一直以來有着明確的認購規則。
通常情況下,投資者可選擇網上現金認購、網下現金認購、網下股票認購三種方式參與處於首次發行期的ETF認購。其中,網下股票認購雖非主流認購方式,但玩法較多。
網下股票認購,即在ETF發行認購期,除了用現金認購以外,如果持有指數成分股或公告的備選成分股(可以是單一個股),就可以通過股票換購的方式置換成等值的對應指數的ETF份額,而無需賣出股票後再認購。
不過,追浪近期發現,一隻已經成立多年的ETF,居然也能進行單一股票的網下換購,這一操作無疑顛覆了本浪的傳統認知。而這一事件的主角,正是匯添富基金旗下的中證上海國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匯添富上海國企ETF”)。
2025年1月24日,上海電氣發佈了一則股東權益變動的公告,其股東上海國投將持有的7.85億股上海電氣流通股中的630萬股換購了匯添富上海國企ETF。若以1月24日當天上海電氣的收盤價7.74元/股來計算,該筆交易的金額約爲4876.2萬元。
此次交易完成後,上海國投的持股比例從5.04%降至4.99%,不再屬於持股5%以上的股東行列。
(圖片來源:上海電氣公告)
緊接着,2月8日,上海電氣再次發佈公告稱,截至2月7日,上海國投總計將持有的7790萬股上海電氣流通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50%)換購了匯添富上海國企ETF,換購總金額達5.98億元。此次換購完成後,上海國投的持股比例進一步降至4.54%。
(圖片來源:上海電氣公告)
這一系列操作看似普通,但深入探究後卻令人不禁疑惑:匯添富上海國企ETF是一隻成立於2016年7月、已經運作了近9年的老基金,按常理,網下股票換購通常只適用於ETF發行期。
於是,追浪特意查了一下近期是否有新發行的跟蹤於上海國企的ETF,發現在上海電氣公告的1月至2月發生換購期間,除了科創綜指ETF、少數自由現金流ETF正在發行,並未有其他上海國企ETF在發售。
與此同時,此期間正在發售並接受網下股票換購的ETF也並未出現上海國投持倉的相關信息。
所以,中證上海國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名稱僅可能爲匯添富上海國企ETF。
是否違規?
但在上海國投進行換購交易的1月至2月,匯添富上海國企ETF並未公告任何關於開放網下股票換認購的相關信息。
(圖片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海電氣公告完成股票換購的前一日(2月6日),匯添富上海國企ETF發佈了一條調整最小申購、贖回單位的公告,將基金最小申購、贖回單位自100萬份調整爲130萬份,並從2月7日起正式生效。
(圖片來源:匯添富上海國企ETF公告)
這一時間點上的巧合不禁令人浮想聯翩,難道這只是一種巧合,還是另有隱情?歡迎大家評論區一起討論。
爲何一隻已上市多年的ETF能夠進行單一股票的網下換購?
更重要的是,該ETF並未公告網下股票換購的開放信息和時間,這種“隱祕的角落”究竟是如何操作的?
從換購的規模來看,上海國投的兩次換購,總計將7790萬股上海電氣流通股換購匯添富上海國企ETF,換購總金額爲5.98億元。對於一隻規模爲75.5億元的ETF來說,這一比例約爲12.54%,顯然已經超過了該基金所跟蹤的指數成分股權重。
然而,根據匯添富上海國企ETF發佈的一季報,上海電氣爲該基金的第六大權重股,持股數量爲3364萬股,持有市值2.57億元,佔基金淨值比例爲3.43%,並未超過所跟蹤指數的成分股權重。
根據該基金2024年年報,彼時上海電氣並未在前十大權重股之列,而是位列第12位,被基金持有的股數爲2339萬股,持有市值1.90億元,佔基金淨值比例爲2.49%
由此可以粗略推算出,上海國投在換股後到3月底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需要賣出約6700萬股、市值約5.31億元的股票,才能與該基金一季報的持倉相符。
此外,追浪發現,匯添富上海國企ETF與國有企業換股操作的淵源頗深。
時間拉回到2016年夏天,匯添富上海國企ETF正式發行,發行總規模爲152.20億元。彼時恰逢國企改革的重點推動時期,匯添富與上海國資相關部門一拍即合確定了產品思路。
當時的運作模式是,國有企業在ETF發行期間將所持股份參與換購,同時ETF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通過市場化運作,原本由國企超額認購而需減持的部分股份,得以由社會資本承接吸納。
這一操作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既能解決減持問題,也能實現股份管理。
上海國企ETF的運作思路所帶來的規模效應和管理費收入,無不爲基金行業所眼紅。也由此拉開了上市公司股東通過ETF換股的序幕。
不過,該玩法止步於2019年,彼時監管層曾對上市公司股東以所持股份超額換購ETF份額的情形進行過窗口指導,並要求換購規模不得超過ETF成分股在指數中的權重,目的是打斷ETF幫助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的利益鏈。
如今,這種現象不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出現了更爲隱蔽的玩法。追浪從業內多位知情人士處瞭解到,目前運用這類玩法的機構不止匯添富一家,並集中於少數的“高端玩家”。
而匯添富基金在未充分披露網下股票換購相關信息的情況下,卻爲特定股東開闢網下股票換購的“特殊”通道,這一行爲不僅嚴重偏離公募產品作爲投資工具的本質屬性,更是違背了投資者公平性原則。
就這樣,普通投資者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面臨着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投資風險,這對市場的健康發展無疑是一種傷害。
當下,公募基金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其中強調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要求基金公司提高透明度,這些措施如同給基金行業裝上“探照燈”,讓暗箱操作無處遁形。我們該如何平衡創新與合規、效率與公平,是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還想知道更多ETF的隱匿玩法,關注追浪不迷路。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