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阿姨登陸港交所首日飆漲:差異化路徑能否破局行業紅海?
本文爲美港探案(MGresearch)原創
作者:舟木
編輯:探長X
2025年5月8日,滬上阿姨(HK:02589)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報189.8港元,較發行價113.12港元暴漲67.8%,市值一度突破200億港元。
這場被市場稱爲“迷你IPO”的資本盛宴,卻在首日以驚人的漲幅刷新了投資者對茶飲賽道的認知。然而,在一片歡呼聲中,爭議也隨之浮現:主打下沉市場的滬上阿姨,究竟是被低估的區域龍頭,還是“夾縫求生的跟風者?
迷你IPO背後的資本狂歡
滬上阿姨此次全球發售僅241.134萬股H股,募資總額約2.73億港元,遠低於同期上市的蜜雪冰城(34.55億港元)、古茗(18.13億港元)及霸王茶姬(4.11億美元)。這種“小步快跑”的募資策略,反而激發了市場的炒作熱情——首日孖展超購達509倍,創下近期港股新股認購紀錄。
資本的狂熱並非全無邏輯。截至2024年末,滬上阿姨門店總數達9176家,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其中50.4%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單店初始投資成本(約27.5萬元)顯著低於行業平均水平(35萬元)。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使其在北方中價現製茶飲市場穩居第一,全國排名第四。尤其在2023年,其GMV增長率高達60.4%,一度超越古茗、茶百道等競爭對手。
然而,表面的繁榮難掩隱憂。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下降1.9%至32.85億元,淨利潤下滑15.2%至3.29億元,單店日均GMV從4270元跌至3753元,降幅達12.1%。相比之下,古茗同期單店日均GMV高達6500元,蜜雪冰城更以44.5億元淨利潤碾壓同行。滬上阿姨的“量增價跌”困境,恰似一面鏡子,映照出下沉市場茶飲生意的真實底色。
加盟模式的雙刃劍
滬上阿姨的故事始於2013年上海弄堂裏的一家小店。創始人單衛鈞夫婦以“血糯米奶茶”切入市場,憑藉“五穀+茶”的差異化定位,迅速在三四線城市打開局面。截至2024年底,其加盟店佔比超99%,GMV的97%依賴加盟商貢獻。這種輕資產模式看似完美——既規避了直營店的高成本,又通過向加盟商銷售原材料(佔收入79.7%)實現穩定現金流。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失控的風險。2023年,北京多家門店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責令停業,黑貓投訴平臺累計超2000條投訴直指“水果茶只有五塊西瓜”“收取10元白水費”等亂象。更致命的是加盟商矛盾激化:2024年,寧波加盟商因私自採購原料被罰款1.5萬元,憤而掛出“加盟要謹慎,已傾家蕩產”橫幅,引發輿論譁然。這些事件暴露出加盟模式下品控薄弱、利益分配失衡的痼疾。
資本市場的反應同樣分裂。一邊是盈峯集團、華寶股份等基石投資者豪擲921萬美元認購,另一邊卻是創始人夫婦在IPO前突擊分紅1.77億元。這種“上市募資補血”與“大股東套現離場”並行的操作,難免讓投資者心生疑慮。
“五穀茶”能講出新故事嗎?
面對增長瓶頸,滬上阿姨試圖通過多品牌戰略破局。2022年推出咖啡品牌“滬咖”,2023年孵化下沉市場專供的“輕享版”(後升級爲“茶瀑布”),2024年更推出“茶瀑布2.0”試圖複製蜜雪冰城的極致性價比策略。但現實骨感:“滬咖”單店日均GMV從307元跌至123元,“茶瀑布”客單價僅15元,盈利能力遠不及主品牌。
數字化轉型或許是另一條出路。公司計劃將IPO募資的45%用於供應鏈升級,包括自建原料基地、智能化倉儲等。參考蜜雪冰城通過垂直供應鏈將毛利率提升至30%以上的經驗,滬上阿姨若能降低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目前爆爆珠主要來自華寶股份),或可緩解成本壓力。
但行業天花板已隱約可見。灼識諮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現製茶飲市場規模增速降至6.4%,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僅3.1%。當蜜雪冰城以1.5萬家門店、44.5億元淨利潤築起護城河,古茗、茶百道在中端市場貼身肉搏,滬上阿姨的“中間路線”顯得愈發尷尬——既無法像蜜雪冰城靠規模壓成本,又難以在品質上與喜茶、奈雪抗衡。
投資者該“喝下這杯茶”嗎?
首日暴漲之後,滬上阿姨的估值爭議浮出水面。按發行價中位數103.37港元計算,其對應2024年市盈率達62倍,遠超古茗(38倍)、茶百道(20倍)。即便考慮新股炒作因素,當前股價也已透支未來2-3年的增長預期。
對激進型投資者,短線博弈仍有機會。茶飲板塊近期熱度高漲,古茗、蜜雪冰城上市後漲幅均超100%,市場情緒可能繼續推高滬上阿姨股價。但需警惕破發風險——奈雪的茶上市至今暴跌86%,茶百道較發行價腰斬,前車之鑑猶在眼前。
對長期主義者,則需關注三大信號:一是單店GMV能否止跌回升,二是供應鏈優化帶來的毛利率提升幅度,三是加盟商糾紛是否系統性解決。若滬上阿姨能兌現“2026年門店破1.2萬家”的承諾,同時將單店日均GMV穩定在4000元以上,或許能在紅海市場中殺出血路。
滬上阿姨的上市,標誌着新茶飲行業進入“後資本時代”。當跑馬圈地的野蠻生長落幕,真正的較量纔剛剛開始——比的是供應鏈的韌性、產品的創新力、管理的精細化。首日68%的漲幅固然耀眼,但資本市場從不同情弱者。這杯“五穀茶”是成爲投資者的甘露,還是泡沫,時間會給出答案。
- END -
免責聲明:本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衆公司屬性,美港探案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美港探案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