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參與:新思科技硬件加速驗證技術日即將登陸成都、南京、杭州
大基金減持中芯、華虹
5 月 8 日晚間,國內兩大晶圓代工巨頭中芯國際與華虹公司,同時披露了 2025 年一季報。令人意外的是,在業績數據背後,大基金的減持動作成爲市場焦點。
2025年一季度,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旗下鑫芯(香港)分別減持中芯國際6597.72萬股、華虹公司633.3萬股;同時,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減持華虹公司1237.96萬股 。
點擊看:中芯、華虹,Q1 業績來了!
一、中芯國際:淨利大增下的減持
中芯國際 2025 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163.01 億元,同比增長 29.4%;歸母淨利潤爲 13.56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166.5%。淨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源於晶圓銷量上升以及產品組合變化。與此同時,第一季度產能利用率提升至 89.6%,相比 2024 年一季度的 80.8% 與四季度的 85.5%,均有顯著提升。不過,公司預計二季度收入環比下降 4% 至 6%,毛利率預計在 18% 至 20% 之間。
目前,中芯國際的第三大流通股股東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孫公司鑫芯(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一季報顯示,鑫芯香港在一季度減持約 6597.72 萬股。在公司業績向好的背景下,大基金的減持引發市場諸多猜測。從過往經驗看,大基金作爲投資基金,有着資金回籠與再投資的需求。或許此次減持是爲了將資金重新配置到半導體產業的其他關鍵環節,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華虹公司:增收不增利
華虹公司在 2025 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39.13 億元,同比增長 18.66%,然而歸母淨利潤僅爲 2276.33 萬元,同比大降 89.73%。公司將淨利大減歸因於研發投入增加、所得稅抵免減少以及外幣匯兌損失上升。對於二季度,公司預計主營業務收入約在 5.5 億美元至 5.7 億美元之間,主營業務毛利率約在 7% 至 9% 之間。
值得關注的是,在業績表現不佳的情況下,華虹公司的股權結構也出現了較大變動。今年一季度,華虹公司第七大流通股股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減持該公司 1200 多萬股;而在 2024 年第二、三、四季度連續減持之後,公司第四大流通股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孫公司鑫芯香港繼續減持 633.3 萬股。大基金的持續減持,無疑給華虹公司的股價和市場信心帶來一定壓力。
三、減持背後,大基金進入回收期?
大基金對中芯國際與華虹公司的減持,並非孤立事件。大基金一期自 2014 年成立以來,按計劃已進入回收期和延展期,減持部分已投項目股份屬於正常資金運作。從行業角度看,半導體行業技術迭代迅速,資金需求巨大,大基金通過減持回籠資金,能夠爲更具潛力的項目提供支持,促進產業持續創新與升級。
對於中芯國際和華虹公司而言,雖然大基金減持可能在短期內影響市場情緒,但長期來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仍在於自身的技術創新、產能擴充以及市場拓展能力。中芯國際在先進製程研發上不斷突破,華虹公司在特色工藝領域持續深耕,只要它們能保持戰略定力,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結構,依然有望在複雜多變的半導體市場中佔據優勢。而對於投資者來說,大基金的減持行爲提示着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企業的短期波動與長期價值,關注行業趨勢與企業基本面的實質性變化,才能在半導體行業的投資浪潮中把握機遇。
國產全鏈路 2025模塊化測試儀器大會
上海站5月15日13:30 上海建國賓館4層
掃描免費下載:DC/DC Buck降壓電路設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