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和它曾經的最大金主,關係撲朔迷離。
據外媒最新報道,OpenAI和微軟正在討論修改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作伙伴關係條款,涉及OpenAI未來的IPO、微軟所佔股權以及雙方的分成調整等關鍵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知情人士透露,微軟與OpenAI談判的一個關鍵問題在於,微軟在OpenAI新的營利性業務中所佔的股權比例。據悉,微軟提出願意放棄部分股權,以換取其能夠在2030年後使用OpenAI開發的新技術的權利。
微軟與OpenAI此次討論修改合作伙伴關係條款,主要源於一週以前OpenAI的重組計劃。5月6日,OpenAI宣佈放棄全面營利性轉型,一方面公司將繼續由其非營利母公司控制,另一方面將推進調整其營利部門結構的計劃,現有的營利部門將成爲公共利益公司(PBC)。
作爲一種既能營利、又能兼顧社會公益的組織架構,PBC形式在傳統公司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公共利益的追求和責任,也是Anthropic和xAI等OpenAI的主要競爭對手所採取的公司形式。據OpenAI發言人史蒂夫·夏普所述,轉型爲PBC後將取消利潤上限結構,PBC將採用傳統的資本結構,允許員工、投資者和非營利組織直接持有股權,這有助於OpenAI籌集到更多資金,跟上人工智能競賽的步伐。
這也意味着,營利部門若順利變更爲PBC,OpenAI就可以向投資者提供股權,這爲其未來首次公開募股提供了實現條件。OpenAI在其官方聲明中就表示,將與主要支持者微軟、監管機構以及新任命的非營利組織委員合作,敲定更新後的計劃。
然而,一旦OpenAI推進重組,首先涉及的問題就是微軟在其營利部門中能夠佔據多少股份,從而能夠最大化其向OpenAI投入的超百億美元投資收益。
微軟對OpenAI的投資始於2019年。這一年,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剛剛退出OpenAI不久,OpenAI正面臨着資金與計算資源不足等困難。爲了獲得更多投資,最初定位爲“非營利組織”的OpenAI創建了一個營利性子公司“OpenAI LP”,隸屬於非營利組織之下,用以籌集投資資金並以初創公司的股權吸引人才。但爲了保證不盲目追求利潤,OpenAI精心設計了一套複雜的“利潤上限限制”——第一輪投資者的回報上限爲其投資的100倍,任何超出這個數額的回報都歸原來的非營利組織實體所有。
在這一轉型後,OpenAI很快就獲得了來自微軟的10億美元投資。根據雙方當時簽訂的協議,微軟向OpenAI提供包括現金和Azure雲計算資源在內的總計10億美元,用於支持OpenAI的研發和模型訓練。另一方面,OpenAI則要將其服務遷移至微軟Azure雲平臺,微軟將成爲其獨家雲提供商;此外,微軟擁有OpenAI技術的獨家使用權,並從OpenAI的收入中獲得20%的分成,協議有效期至2030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10億美元投資後,微軟對OpenAI的投資額不斷增加。公開資料顯示,微軟至今對OpenAI的投資已達到130億美元。
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曾稱,OpenAI與微軟是“科技界最強的合作關係”。雙方的“牽手”在前期無疑是雙贏的,OpenAI憑藉微軟的這筆投資及充足的計算資源,成爲生成式AI領域最炙手可熱的明星公司,而OpenAI打造的前沿生成式AI工具,也讓此前在與谷歌競爭中逐漸落後的微軟,股價在近年來接連大漲。
短暫的“蜜月期”後,微軟與OpenAI之間的關係卻日趨緊張。據外媒報道,雙方在微軟爲OpenAI提供的計算能力、OpenAI給予微軟對其模型的訪問權限,以及OpenAI是否即將實現類人智能等問題上,分歧日益加深。此外,隨着AI競爭的白熱化,微軟也希望減少對OpenAI的依賴,加速自研AI模型,致力於打造自己的AI系統,雙方的合作關係逐漸讓位於博弈競爭。
儘管關係日趨緊張,但對於OpenAI這個日後可能上市及持續研發前沿AI模型的“香餑餑”,微軟依然不願意輕易放手,更不願意讓此前的鉅額投資“打水漂”。在OpenAI向PBC轉型的當口,微軟與其洽談數十億美元的全新融資與合作,旨在讓OpenAI能夠在未來實現IPO上市,同時保護微軟對前沿AI的訪問權限。
據悉,圍繞這次的數十億美元的全新融資與合作,雙方本次談判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股權結構調整、技術使用權期限、雲服務合作以及收入分成比例等。在股權結構及技術使用權期限方面,微軟提出願意放棄部分股權,以換取在2030年後開發的新技術的使用權;在雲服務合作方面,主要圍繞微軟是否繼續作爲OpenAI的獨家雲服務提供商;在收入分成比例方面,OpenAI計劃將微軟的收入分成比例從此前的20%降低至10%,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OpenAI自身還面臨着轉型失敗的風險。如果未能將營利部門成功轉型爲公共利益公司,其融資能力和IPO前景將受到巨大影響。據外媒報道,OpenAI要想推進重組計劃,最關鍵的一方是其最大外部股東微軟。目前只有OpenAI內部人士、微軟和其他早期投資者擁有重組批准權,而OpenAI目前也只與微軟進行談判,雙方仍在就股權、收益分成等方面進行洽談。
(文章來源:創業資本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