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是與巴菲特智慧相當的人生合夥人,他們共同締造了伯克希爾超半個世紀年複合增長率近20%的投資奇蹟。他們年輕時相識,彼此欣賞,價值觀高度一致,巴菲特毫不諱言地說:沒有芒格,我會比現在貧窮很多。我對他的感激無以言表。
今天推薦的書是芒格唯一授權的傳記《芒格傳》,截止5月13日中午,我們將結合留言質量和點贊量從留言的粉絲中,隨機選出三位贈書。
北京時間5月3日晚,伯克希爾哈撒韋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在美國奧馬哈召開。2025年是巴菲特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60週年,也是94歲“股神”巴菲特第60次全程參與股東大會,他談及貿易、美國財政、投資、人生感悟等多個話題,大會尾聲,他宣佈將在年末交棒,由伯克希爾哈撒韋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接任CEO。
巴菲特開場即深情緬懷查理·芒格,稱“沒有查理就沒有今天的伯克希爾”,他形容芒格是“建築師”,而自己更像“總承包商”。巴菲特還放映了一個特別製作的視頻回顧芒格生前在股東大會上的精彩片段,現場多次掌聲致敬。
芒格是與巴菲特智慧相當的人生合夥人,他們共同締造了伯克希爾超半個世紀年複合增長率近20%的投資奇蹟。他們年輕時相識,彼此欣賞,價值觀高度一致,巴菲特毫不諱言地說:沒有芒格,我會比現在貧窮很多。我對他的感激無以言表。
以下摘自巴菲特親筆作序,芒格唯一授權的傳記《芒格傳》(百年紀念版)
最初伯克希爾 - 哈撒韋的股東大會出席人數很少。
巴菲特曾開玩笑說:“我們就當是開個董事會吧(實際上像是一個午餐會),讓大家都來吧,湊個熱鬧。”
1970年的股東大會,包括巴芒在內,現場只有 6-8 個人,等聊完了,幾個人一起去喫飯。
1985 年,參加股東大會的人數是250人。
到 1999 年時,達到了 11 000 多人。奧馬哈的大部分人都會爲伯克希爾 - 哈撒韋的週末盛會做好準備,巴菲特最喜歡的格瑞牛排店會專門訂購 3 000 磅的菲力牛排和 T 骨牛排,以供預計中的 1 500 人在那裏用餐。
參會人數不斷增加,對此巴菲特樂見其成,他喜歡看到股東們踊躍前來,並且努力做好展示。在會上,關於公司業務的討論實際上只有5 ~ 10 分鐘,但是問答環節經常持續6 個小時,有時股東會提出多達 80 個問題。在會上,芒格通常是巴菲特的配角,扮演着毒舌的角色。
比如,在會上,曾有一位股東抱怨說再也沒有像可口可樂那樣具有強大特許經營權的企業,這意味着伯克希爾 - 哈撒韋在未來的發展越來越難。芒格回答說:“你爲什麼會覺得遇到這樣重大的機會是容易的呢?一輩子如果能抓住兩三次這樣的機會,就足以讓你的家庭變得非常富裕。”
巴芒組合——“他真的是一個完美的合作伙伴”
在芒格身上,巴菲特找到了一個可以與之分享價值觀和目標的人,他可以與之進行天馬行空般的交流。
這兩個人最大的相似點之一是他們的幽默感,和許多美國中西部人一樣,他們學會了通過開玩笑來應對不適、壓力、驚訝甚至悲傷。幽默能打破緊張氣氛,提供心理保護,並使他們處於支配地位。
對於巴菲特而言,芒格帶來的不僅僅是志同道合的理念,還有事業上的幫助。伯克希爾 - 哈撒韋早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收購了藍籌印花、喜詩糖果以及加利福尼亞的其他公司,其中大部分是由芒格和他的西海岸投資圈好友發現的。
在巴菲特與芒格這個組合中,芒格爲這個組合帶來了豐富的商業法律方面的觀點。在他對商業世界的獨立探索中,芒格對企業是如何運作的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對此,巴菲特評價道:“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交易,他都能比其他任何人更快、更準確地進行分析和評估。他能在 60 秒內有效地指出優劣所在,他真的是一個完美的合作伙伴。”
隨着他們研究和收購的零售業務以及公司越來越多,例如藍籌印花和喜詩糖果,芒格和巴菲特一直在不斷挑戰自我,進入門檻更高的領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己也在學習如何成爲更有效的合作伙伴。
芒格解釋說:“一個理想的合作伙伴應該有能力獨立工作,在合作中,你或是一個主動的合作伙伴,或是一個被動的合作伙伴,或是一個雙方平等的合作伙伴,這三種角色我都扮演過。瞭解我的人或許無法相信我在與巴菲特的合作關係中會突然成爲那個居於被動位置的合作伙伴。但是你應該相信,總會有一些人在某些事情上比你做得更好,在成爲領導者之前,你必須學會做一個追隨者。人們應該學會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你可以與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分工合作。”
有個朋友曾這麼說:“他們兩人非常相像,巴菲特的特長之一是說‘不’,芒格在這方面更厲害。巴菲特會將芒格當作最後的把關者,如果芒格想不出不做某事的理由,他們就會去做。”
巴菲特曾經將芒格稱爲“可怕的否定者”,但蓋可保險投資部的負責人盧•辛普森表示這個說法可能更多的是一個玩笑。芒格並不只有消極的一面,他的思維往往超越常規、與衆不同,這使他經常會得出一些有趣的結論。他極爲專注,能夠對重要的事情做出良好的判斷;他會提出很多的反面意見,但最終他會和巴菲特得出方向一致的結論。
對於二人的思維趨於一致這個問題,芒格認爲這並不總是一個優勢。他說:“如果一臺過濾器漏掉了一個錯誤,很可能另一臺過濾器也會漏掉。”
然而,芒格和巴菲特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一種商業關係。儘管芒格可能固執己見、心思縝密、直截了當,但巴菲特說:“他就是那種最值得擁有的朋友。”
芒格對格雷厄姆的超越
——“從格雷厄姆的觀點中走出來需要強大的推動力,芒格就給了我那股推動力。”
芒格表示:“格雷厄姆存在盲點,他對某些企業值得支付高額溢價的事實認識不足。”
然而,對於格雷厄姆最基本的底層邏輯,芒格是贊同的,並且從一開始就將其納入了巴芒成功方程式當中。芒格說: “以內在價值而非價格作爲投資參考,我認爲這種基本的價值概念對個人投資者來說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芒格對格雷厄姆提倡的“撿菸蒂” 這種老舊的股票投資方法不感興趣,他仍然保持謹慎,在購買資產時不願意支付過高的價格。芒格說:“除非有像巴菲特這樣的人親自經營,否則我從不願意爲股票支付超過內在價值的價格。有時候基於投資對象的長期經濟優勢可以支付高一些的價格,但值得這樣做的對象非常少。投資遊戲始終是對質量和價格的綜合考量,而訣竅在於獲得的價值一定要超過支付的價格。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巴菲特與當初學習格雷厄姆的朋友們保持着長期聯繫,他認爲這些人後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格雷厄姆。巴菲特說:“當時雖然他們也都算過得不錯,但如今他們都成了富翁。他們沒有發明聯邦快遞或其他什麼東西,只是一步一個腳印前進而已。格雷厄姆將一切都寫在了書上,就是這麼簡單。”
儘管巴菲特對格雷厄姆的思想依然尊重,但芒格幫他拓展了自己的投資方法,跨出了重大的一步。
當芒格遇到巴菲特時,他已經對好企業和壞企業之間的差距形成堅定的觀點。他擔任過萬國收割機公司經銷商的董事,目睹了修復本質上平庸的企業的困難;作爲洛杉磯人,他也見證了《洛杉磯時報》的輝煌;他也不受所謂 “便宜貨”桎梏的影響。因此,在多年與巴菲特的交流中,他不斷強調優秀企業的價值。
1972年,伯克希爾 - 哈撒韋控股的藍籌印花以相當於3倍賬面價值的價格收購了喜詩糖果,巴菲特投資好企業的時代就此拉開序幕。
巴菲特說:“購買便宜貨是格雷厄姆教給我的投資方法,但芒格幫我開拓了新思路。這是芒格對我真正的影響,讓我從格雷厄姆的狹隘觀點中走出來。繼續前進需要一種強大的推動力,芒格就是那股思維的推動力,他拓寬了我的視野。”
巴菲特表示,他在許多事情上逐漸接受了芒格的觀點。他說:“我是逐漸進化,並沒有以一種完美平穩的方式從猿類進化成人類,或者從人類退化成猿類。”
此外,巴菲特還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我只聽格雷厄姆的話,今天的身價肯定會低很多。”
爲什麼芒格對“技術行業”很謹慎
通過工作,芒格逐漸積累起一些資金,於是開始了股票投資。他常常會和朋友、客戶一起去尋找商機,其中一些經歷也很曲折,就像是學習研究生的課程一樣。
他爲一家小型變壓器公司提供過一些法律服務,該公司位於帕薩迪納。由於與客戶相處得不錯,芒格希望有機會再次合作。一天早上,在開車去工作的路上經過該公司時,芒格覺得自己太過委婉,不應該總是等客戶找上門來,而是應該親自登門拜訪。於是,他在路上掉頭回去,找到公司老闆聊了一會兒。後來,他果然得到了更多的業務。再後來,他還獲得了這家公司的一些股權,用於投資的錢還是借來的。
在投資方面,這家變壓器公司的老闆就是芒格的第一個正式合夥人,名叫埃德•霍斯金斯,他現在已經 90 多歲,住在加州中部一個小城中帶有高爾夫球場的社區。
“他是個很棒的人,創建了這家變壓器公司。後來,他與公司的風險投資人產生了分歧,他們想要換掉他。於是他找到我,我們達成了一項協議,讓他買斷對方持有的股份,併爲此大量借款。這是一項我們早期進行的槓桿收購,是一個用非法律的方案去解決看起來像是個法律問題的案例。”
該公司主要從事定製生產,專門爲軍用火箭等軍工設計製造高度專業化的變壓器。由於當時正值朝鮮戰爭,南加州有大量的軍工製造廠。儘管戰爭帶來了機遇,但該公司卻飽受困擾。其中關鍵崗位的一名年輕高管患上了絕症,他的合作伙伴在他慢慢離世期間挑起了他的經濟重擔。
然而,該公司必須迅速擴大規模以償還槓桿收購所帶來的債務。與此同時,競爭對手也發現了戰時機遇,也在迅速擴張。很快就出現了很多的廠家,同業競爭使得商業環境變得糟糕,這也是芒格在離婚時承受很大經濟壓力的原因之一。共同的壓力使霍斯金斯和芒格成爲好朋友。
芒格回憶道:“霍斯金斯一週會工作 90 個小時,在早期,每一款變壓器都是他設計的。我無法描述我們的關係有多好,他證明了自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我們遇到了讓他頭髮掉光的麻煩,苦苦地掙扎。最嚴重的麻煩來自收購了威廉•米勒儀器公司,那是個糟糕的主意。那家公司生產複雜的陰極射線記錄示波器,那項業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見效。”
最終,等到產品終於可以銷售了,兩人賣掉了那家公司,一切來得正是時候。隨着更先進的磁帶技術的出現,原有技術很快就被淘汰了。
芒格說道:“最後,我們留下的只有變壓器業務,戰爭結束後這不是一門好生意,我們在財務上也感到緊張。在財務總監哈里•博特爾的幫助下,最終通過甩掉那些令我們賠錢的客戶,並縮減公司規模來挽回局面。這是一場艱苦的鬥爭,存在很多壓力,我們幾乎一無所有。最終,公司起死回生,但談不上出色。不過,我們最終還是獲得了非常可觀的投資回報。”
在參與這家變壓器公司的那幾年,芒格開始了自己的商業之旅,並於 1960 年和 1961 年漸漸退出這項投資。
這段經歷對他是有影響的,後來他再也沒有回到所謂的技術行業中去,他說:“我已經嘗試過一次,發現它有很多的問題。就像馬克•吐溫筆下的貓一樣,有了一次不愉快的經歷後,我再也不會坐在滾燙的爐子上,哪怕爐子是冷的,我也不會坐上去。”
芒格用從他爺爺那裏學到的原則來指導生活。第一個原則是專注於手頭的工作,並全力以赴,相信這是成功建立業務的最有效方式。第二個原則是量入爲出,在收入的範圍內節儉地生活,並儲備一筆可投資的現金,以便未來創造更多的財富。他非常重感情,同時又具有強大的心理控制力,這是一種獨特的情緒性格組合。
本文摘編自美國著名的財經記者和暢銷書作家珍妮特•洛爾所著《芒格傳》,《芒格傳》重現了芒格從律師成長爲具有深刻洞見的投資家的人生經歷,全面展現了芒格的投資和人生智慧,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全面提升思維決策水平的必讀讀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5年5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