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D-1跟隨到多款ADC領先,樂普生物-B(02157)迎價值重估?

智通財經
昨天

作爲腫瘤治療領域的新秀,樂普生物-B(02157)以PD-1爲資本市場所熟知,也因上市初期僅PD-1進展最快,因此自上市以來,樂普生物股價表現並不如意。據wind顯示,樂普生物當前股價較2022年上市初期仍處於腰斬狀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樂普生物股價重新吸引資本市場的注意,年初至今股價累計漲幅近78%,在香港生物科技板塊中處於領先位置。

那麼樂普生物重新獲得資本關注的點是什麼呢?其股價後續是否還值得期待?

多款ADC進展順利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樂普生物成立於2018年,成立後通過“併購+引進”,收購泰州翰中及泰州奧科、上海美雅珂, 分別獲得PD-1抗體、ADC藥物等核心管線,又從CG Oncology引進了溶瘤病毒後形成3大產品管線,並於2022年成功登陸港交所。

樂普生物的研發布思路主要爲通過併購獲得PD-1切入腫瘤治療領域,搭建完備的臨牀和商業化平臺;再以PD-1藥物作爲腫瘤治療的基石,引進ADC和PD-1聯用產生更優的臨牀效果;然後前瞻性佈局TCE和溶瘤病毒,在腫瘤治療領域向着精準化的方向發展。

目前,樂普生物在研管線形成以ADC爲主,腫瘤免疫療法爲輔的局面,其中PD-1(特普利單抗)已獲批上市。

得益於PD-1的商業化,2024年樂普生物實現營業收入3.68 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63.21%。其中普特利單抗銷售收入達3.00億元,較2023年銷售額的1.01億元增長約3倍;BD收入0.22億元,來自CMG901里程碑付款;CDMO服務收入0.46億元。

雖然樂普生物收入增長明顯,但年內仍虧損4.24億元,且貨幣資金餘額基本上與2023年持平,爲4.01億元。

目前樂普生物的在研管線中核心藥物爲MRG003。據瞭解MRG003由抗EGFR的IgG1單克隆抗體、可裂解肽鍵VC-PABC連接子和微管抑制劑MMAE組合而成。單藥治療複發性/轉移性鼻咽癌已遞交NDA,並被CDE納入優先評審,同時該適應症已獲FDA授予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頭頸鱗癌III期臨牀也在積極入組中。

EGFR在多種人類腫瘤中過度表達,與腫瘤生長和分級(包括增殖、血管發生、浸潤和轉移)的關鍵過程有關,已成爲抗腫瘤治療藥物的活躍靶點。上市的抗EGFR藥物主要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和抗EGFR的單克隆抗體(mAb)。爲克服對EGFR-TKI的獲得性耐藥及EGFR靶向單抗(如西妥昔單抗及帕尼單抗)的有限療效,多種EGFR靶向ADC和雙抗藥物研發變得火熱,並展現出更好的臨牀效果。

目前,全球唯一獲批的EGFR ADC藥物是Rakuten Medical研發的Cetuximab saratolacan,用於治療頭頸癌。該療法複雜且耗時:首先每天一次在2小時或更長時間進行Akalux靜脈注射給藥;在靜脈注射結束之後,通過專利研究激光器及光纖產生激光束照射病竈20至28小時。

研發進展緊隨其後的是樂普生物的MRG003以及百利天恆的EGFR×HER3雙靶ADC BLB01D1,目前均處於Ⅲ期臨牀中,前者用於治療鼻咽癌(NPC)和頭頸鱗癌(HNSCC),後者用於治療NPC、NSCLC等。除此之外,信達生物阿斯利康石藥集團復宏漢霖均有在研EGFR ADC藥物,其中雙抗ADC佔據半壁江山。

樂普生物的MRG003適應症包括HNSCC、NPC等。在針對復發或轉移性NPC的Ⅱa期臨牀試驗顯示出良好的有效性,總體ORR爲47.4%、DCR爲79.0%。值得一提的是,對於NPC,二線和三線的免疫治療的ORR一般在20-30%左右,因此MRG003的療效數據相比較表現得更好。安全性方面,在兩個劑量組中大多數不良事件爲1-2級,沒有發生治療相關的死亡案例。相比西妥昔單抗經常報告輸液反應,需要在治療前預先使用抗組胺藥和皮質類固醇來預防的弊端,MRG003 很少報告輸注反應。

在HNSCC治療的臨牀中,67例接受免疫治療和鉑類化療後失敗的HNSCC患者,結果顯示,所有EGFR陽性患者的ORR爲30.6%。在2.3 mg/kg劑量組中,先前鉑類和PD-1/L1 抑制劑失敗的2/3線患者的ORR和DCR分別爲43%和86%,mPFS和mOS分別爲4.2個月 和11.3個月,並且該研究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從2024年CSCO復發轉移NPC治療指南可以看出:晚期NPC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GP+PD-1已成爲標準一線治療。我國是NPC高發的地區,現有藥物依舊不能滿足復發/轉移NPC的臨牀需要,尤其是二線治療失敗的患者可用藥物更少。

而樂普生物的MRG003在治療復發/轉移 NPC患者時,不僅提高了療效,還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爲患者帶來長期生存獲益。也因此MRG003已獲得CDE突破性療法認定以及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證、孤兒藥認定和快速通道資格認定。

除了MRG003以外,樂普生物的ADC藥物中,後續的看點包括MRG002(HER2 ADC)以及MRG004A。其中MRG002已完成治療HER2高表達乳腺癌合併肝轉移II期關鍵臨牀,III期確證性臨牀入組中。MRG004A(TF ADC)積極探索胰腺癌適應症,I期臨牀數據優異。

單藥之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ADC對免疫治療藥物的療效敏感,將免疫治療與ADC相結合是目前臨牀實踐的趨勢。ADC 和IO兩種藥物從作用機制上具有較強的協同作用,同時不存在相互疊加的不良反應。根據Hanson Wade 數據庫(截至2023年8月13日)顯示:2022年啓動的ADC臨牀研究達到244項,聯合用藥126項超過一半,其中ADC與IO的聯合用藥達到58項,佔ADC聯合用藥的一半左右。

樂普生物的免疫療法中,普特利單抗已上市,加上公司有多款在研的ADC藥物,因此聯合療法也成了樂普生物積極佈局的方向。

就聯合療法而言,樂普生物的MRG003+普特利單抗治療鼻咽癌II期數據積極,ORR 爲 66.7%,DCR 93.3%。MRG002+普特利單抗治療尿路上皮癌II期臨牀已完成,初步療效數據良好,截至2024年4月,1.8 mg/kg 劑量組 ORR 70%,DCR 90.0%。

也就是說,在ADC領域,樂普生物還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其在研管線的數據讀出。

早研管線臨牀前數據積極,多項目即將進入臨牀

ADC藥物之外,樂普生物管線中還有一款具有FIC潛力管線溶瘤病毒CG0070的全球開發已進展至Ⅲ期階段,該款藥物由美國CG Oncology開發。樂普生物2019年引進CG0070在中國區的開發、製造及商業化權利,並於2022年11月IND獲批,目前入組已完成。

溶瘤病毒單藥使用,存在一定的侷限性。與放療、化療藥物、靶向療法、細胞療法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療法聯合應用時,具有協同效應,尤其是與PD-1聯合用藥效應更強。

免疫療法作爲腫瘤治療的基石,在免疫細胞浸潤有限的腫瘤中通常效果較差,而溶瘤病毒可促進免疫細胞募集到腫瘤微環境中,逆轉ICI的耐藥性。因此溶瘤病毒和PD-1聯用會產生更強的療效。

CG0070單藥治療高危、卡介苗不響應非肌肉侵襲性膀胱癌(NMIBC)的 Ⅲ期臨牀試驗BOND 003最新數據發佈:CG0070膀胱灌注療法75.2%(79/105)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29名患者維持完全緩解超過12個月。在CG0070 聯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BCG無應答NMIBC患者的Ⅱ期聯合試驗中,患者CR率可達83%,聯合用藥的療效進一步提升。

橫向對比其他臨牀試驗,CG0070單藥治療的有效性優於已獲批的帕博利珠單抗、新型IL-15 超級激動劑複合物Anktiva(N-803)和基因療法Adstiladrin。安全性方面,CG0070也是唯一沒有3級及以上副作用的創新療法。

基於優異的療效與安全性,2023年12月,FDA同時授予CG0070在治療高危、卡介苗無應答NMIBC適應症上突破性療法認證和快速通道資格的認證。

日前,CG Oncology在美國泌尿外科學會年會上公佈了溶瘤病毒療CG0070單藥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三期臨牀BOND-3的最新數據。此次更新的是三期臨牀BOND-3的數據,包括Cohort C(針對高危、卡介苗不響應的伴原位癌(CIS)患者)和Cohort P(針對高危、卡介苗不響應Ta/T1患者)。

Cohort C入組的多爲經過多線治療的患者,41.1%的患者接受過化療。主要終點任何時間CR率爲75.5%,12個月CR率爲50.7%,24個月CR率爲42.3%。24個月時,97.3%的患者沒有進展到MIBC,響應患者中91.3%的患者避免了根治性膀胱切除術。

Cohort P同樣表現出有潛力的療效信號,3個月、6個月、9個月的RFS率均爲90.5%。

於此同時,CG0070的安全性表現十分出色,沒有3級及以上副作用,沒有停藥事件。CG0070獲得了NMIBC疾病歷史最佳療效數據,同時也獲得了最好的安全性數據,奠定了NMIBC基石療法的地位。

除了單藥之外,CG Oncology同時也在推進CG0070的聯合療法,包括與PD-1抗體聯用治療卡介苗不響應的NMIBC患者,初步數據表明可以進一步提升療效,以及與化療聯用治療使用過卡介苗的NMIBC患者。

此外,樂普生物正通過新一代TCE(T細胞銜接器)平臺拓展早期研發邊界。基於TOPAbody技術開發的CTM012預計2025年4月進行中美IND申報;而靶向消化道癌的MRG007臨牀前數據積極,其大中華區以外權益已授權給ArriVent公司,該交易的一次性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爲 4700 萬美元,同時公司有權收取最高達11.6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銷售分成。這些佈局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差異化優勢。

結語

綜合來看,樂普生物本輪股價之所以有大的漲幅,主要源於其核心幾款ADC藥物有進展,資本市場亦對其數據讀出有所期待。不過需要一提的是,儘管樂普生物在ADC、溶瘤病毒療法均有佈局,但其管線基本上爲對外引進或者收購所得,其自身更像一個資源整合平臺,因此其自身研發實力也有待考究。除此之外,樂普生物所佈局的這些藥,市場競爭也十分激烈,且適應症多爲二線及之後,受衆亦有限。另外,目前樂普生物仍處於持續虧損狀態,且現金流並不寬裕,後續衆多在研管線仍需要“燒”不少錢,這些對於樂普生物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