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亞太(01876)2025年Q1業績再下滑:高端化“失速”,破局急不可待?

智通財經
05-11

前不久,百威亞太(01876)剛交出了一份差強人意的“年報成績單”。如今,2025年一季度銷量、營收、淨利的又雙叒叕下滑,無疑道出了這家高端啤酒巨頭當下的發展壓力。

 5月8日,百威亞太發佈2025年一季報表示,期內,公司總銷量約19.74億升,同比減少6.1%;收入14.61億美元,同比減少7.5%;毛利7.45億美元,同比減少7.5%;淨利潤2.34億美元,同比減少18.47%;正常化每股基本盈利1.78美分,上年同期爲2.26美分。

 而據4月16日公佈的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的業績也沒好哪兒去。2024年,百威亞太營收62.46億美元,同比下滑8.9%;淨利潤7.5億美元,同比下滑14.77%;銷量方面爲84.8億升,同比下滑8.8%。

 業績“失利”,百威亞太的股價近一年來也呈震盪下行之勢——2024年至今,其股價已經累跌超40%,目前百威亞太股價僅8港元出頭。

 二級市場向來都遵循“稱重機”理論,故而百威亞太業績多次“失利”的背後也不得不引起外界的思考,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公司又該如何調整呢?

高端化“失速”,換帥力挽狂瀾

作爲一家業務遍佈全球的國際型啤企,百威亞太主要在中國、韓國、印度、越南和其他亞太地區分銷其啤酒品牌組合,產品主要包括百威、時代、科羅娜、福佳、凱獅及哈爾濱等。

在這其中,中國市場是百威亞太的核心收入陣地,早在2022年中國市場就爲百威亞太貢獻了超過75%的營收。而韓國、印度市場近年來由於一直保持較快增速,也逐漸成爲公司重要收入來源地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便百威亞太韓國、印度區市場保持較快增速,但由於國內啤酒消費疲軟等原因影響,中國區市場“量價齊跌”的表現也無疑拖累了公司整體業績。

具體來看,亞太西部:2024 年中國區銷量/噸價分別內生同比-11.8%/-1.4%,主要系公司核心的即飲渠道消費疲軟及行業競爭 加劇所致,24 全年中國區市場份額減少1.49pcts。單 Q4 看,中國區銷量/噸價 分別內生同比-18.9%/-1.4%,主要系公司積極推進庫存去化(約佔銷量降幅的 1/3)疊加需求疲軟所致。

印度則延續高增勢頭,24 全年及 Q4 公司 P&SP 收 入增長均接近 20%,目前已位列全球四大市場之一。整體看,亞太西部 24Q4 銷量/噸價/EBITDA 內生同比-17.0%/-0.1%/-20.4%,利潤端承壓主要系中國區銷量降幅較大、規模效應弱化,疊加原材料成本紅利收窄所致。

亞太東部:2024 年公司 韓國市場投入效果顯現,Cass、Hanmac 等產品持續增長,帶動總份額同增 3.49pcts,疊加提價紅利兌現以及規模效應強化,亞太東部銷量/噸價/EBITDA 內生同比+3.6%/ +8.7%/+33.2%。

單 Q4 看,亞太東部銷量仍同比高增 8.5%, 噸價內生同降 0.6%,主要系 23Q4 韓國以外其他國家的一次性合約利益導致 基數較高;而利潤端銷量高增及規模效應帶動之下,24Q4 亞太東部 EBITDA 內生同增+17.0%。

而結合2025年一季報來看,中國區市場持續表現不佳也繼續拖累百威亞太最新業績。

據一季報披露。於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總銷量及收入分別減少6.1%及7.5%,主要受到中國市場持續面臨的挑戰所影響,但被韓國市場的強勁表現所部分抵銷。中國的不利區域和渠道組合使得每百升收入減少1.5%。另外,受營運去槓桿化及商業投資增加所影響,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減少11.2%,而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率則下跌140個基點。

業績接連下滑的背後,也逐漸道出了百威亞太高端化“失速”的事實。

據Euromonitor數據,百威亞太中國高端市場佔有率在2015年時將近50%,到2020年下滑到42%左右,近年下滑趨勢還在持續,目前已降至40%左右。

反之則是本土品牌的強勢突圍,譬如,2024年上半年,華潤啤酒中檔及以上產品銷量佔比首次超過50%,高檔及以上產品銷量增長超10%;燕京啤酒中高檔產品營收佔比68.54%,珠江啤酒高檔產品營收佔比61.03%。

隨着市場競爭加劇、消費需求變化、品牌吸引力下降等因素導致百威亞太的高端統治力鬆動,百威亞太也不得不通過組織架構調整強化本土決策效率,在這樣的背景下深耕中國啤酒行業40餘年的程衍俊被委以大任,接任前任CEO楊克的“CEO大棒”。

新CEO程衍俊在上任後迅速明確了新的戰略調整方向。首先,他將重點聚焦於百威和哈爾濱啤酒兩大品牌,計劃通過重新與消費者建立聯繫,推動市場份額增長。此外,從市場與渠道方面來看,百威亞太戰略重心也逐漸轉向供應鏈優化與本土化深耕。但後續百威亞太新CEO能否力挽狂瀾失速的業績,仍有待時間的檢證了。

市場競爭“白熱化”,8元檔成必爭之地

 縱觀近些年的啤酒行業發展史,結合量價覆盤,不難發現,總量啤酒格局已定,低價競爭無法帶來增量與噸價增長(通過提價),高端化升級是實現我國啤酒行業價增的長期源動力。

“量”方面,從2000年至2012年我國啤酒行業處於明顯的增量上行階段,競爭導向爲市佔率提升,到2013年至2017年的縮量調整階段,行業邁入高端化準備期,再到2018年後進入產量下行階段,高端化至今仍是發展主線 。

“價”方面,2000年至2012年,我國啤酒行業在跑馬圈地及低價競爭,行業格局加快成型;)2013~2017年:低端需求萎縮,高端化需求初現,而百威獨享高端化紅利,通過高端化快速提升份額;2018至2023年,競爭格局企穩,高端化成爲核心主線,我國啤酒行業噸價大幅提升,企業盈利能力顯著改善。

然而,伴隨着啤酒高端化進程邁入一個新的“新階段”——啤企高端化競爭更加激烈,8元價位成爲競爭主戰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啤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啤酒產量3521.3萬千升,同比下降0.6%。在這其中,中國高端啤酒市場規模仍保持攀升態勢,預計2024年將達2800億元,佔整體大盤的 40%。與此同時,伴隨着高端啤酒市場逐漸成爲行業價增的源動力,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啤酒龍頭紛紛加劇在高端化市場的挖掘。

從價格方面來看,目前8元價位成爲競爭主戰場。華潤啤酒高管在業績說明會指出,10元以上高端酒的增速更快,是因爲基數較低,而8元細分價位是擴容最快的,也是目前中國啤酒高端化競爭最激烈的。

此外,華創食飲曾在相關研報中指出,2019年至2023年間,行業銷量結構已從“大底尖頂”升級爲“金字塔形”。未來5年,高端化邁入第二階段,核心仍是8元以上持續擴容,且8元-10元取代6元價格帶是高端化確定性較高邏輯。

在這樣的背景下,百威亞太也不得撕下“高大上”的標籤,具有性價比突出的產品,加大對具有性價比的8元檔佈局。據智通財經APP觀察,百威亞太旗下哈爾濱啤酒,已經將部分市場資源針對性轉移到8-10元價格帶,以強化在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力。

然而,伴隨着公司在高端啤酒市場的“失速”,百威亞太要做的不僅僅只是加速佈局8元價格帶。

在行業分化及不斷創新的發展趨勢下,未來競爭顯然將圍繞產品創新(如精釀、聯名款)、渠道下沉(低線城市滲透)和數字化營銷展開。此背景下,百威亞太應聚焦產品創新與優化,開發更高端、更具特色的超高端啤酒產品,如限量版、精釀版啤酒,滿足市場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同時創新產品吸引更多消費羣體,擴大市場覆蓋範圍。此外,公司在鞏固傳統渠道優勢之外,還應拓展銷售渠道,加大對夜場、餐飲等傳統渠道的投入,開拓電商平臺、便利店、社區團購等新興銷售渠道。

綜上來看,百威亞太想要扭轉接連下滑業績,實現強勢突圍關鍵在於供應鏈效率提升、精準產品創新、渠道多元化及本土化深度執行上。新任管理層的戰略轉向(如程衍俊的供應鏈優化與本土化經驗)或爲關鍵變量,但需警惕本土品牌的高端化追趕與消費趨勢的快速變化。若策略執行得當,其在亞太市場的品牌矩陣(科羅娜、福佳等)仍具備長期競爭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