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申萬宏源發佈研報稱,面對關稅或將引發的滯脹風險,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存在較大分歧。美國經濟在關稅衝擊下面臨"滯脹轉衰退"風險,金融壓力或成爲美聯儲政策轉向的核心變量。當前製造業PMI持續收縮、商業地產債務風險積聚,疊加美股波動率攀升,可能迫使聯儲於2025年三季度啓動降息。該行預計,若金融壓力指數突破閾值,全年降息幅度或達75-100bp,建議關注美債收益率下行機遇及納指戰略配置窗口。
申萬宏源主要觀點如下:
一、滯脹環境下,美聯儲如何平衡“雙重使命”? 金融壓力或爲主要矛盾周
關稅衝擊下,滯脹是美聯儲決策的“難題”。關稅的經濟效應爲“滯脹”。製造業PMI、短期通脹預期等指標已表明,滯脹風險漸行漸近。“雙重使命”的平衡導致美聯儲左右爲難。5月FOMC例會表明,美聯儲或將選擇“事後反應”的立場,而非“事前防範”。
滯脹環境下,金融壓力或成爲美聯儲“轉鴿”的主要矛盾:1)脹的風險或超過滯的壓力;2)金融壓力上行或強化經濟下行風險、弱化通脹上行風險;3)綜合而言,由於關稅引發的通脹是“臨時的”,美聯儲或在“風險平衡”的考慮之後,更加關注經濟下行風險。
二、“雙重使命”之外,金融壓力如何影響美聯儲的“決策”?加劇經濟壓力,促使聯儲轉鴿
當金融壓力持續且顯著上行時,美聯儲或考慮政策對沖。金融壓力可綜合衡量融資條件、違約風險或風險偏好。一方面,金融壓力上行本就隱含了經濟下行的預期;另一方面,在“金融加速器”機制之下,金融壓力上行或進一步加劇經濟下行壓力,比如使放緩轉向衰退。
經驗上,金融壓力上行是美聯儲“轉鴿”的重要條件。1)2015-2016,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美聯儲放緩加息;2)2018年9月“鷹派”加息導致美股回撤近20%,促使美聯儲“轉鴿”;3)2020年初,公共衛生事件衝擊下,聯儲迅速降息至0,並開啓QE;4)2024年8月非農低於預期,觸發“衰退預警”,股市大幅回調。美聯儲9月選擇預防式降息50bp。
三、2025年,如何把握美聯儲降息的“節奏”?首次降息或於三季度落地
關稅衝擊之下,美國經濟的主線或將逐漸從“滯脹”轉爲“衰退”。未來1-2個季度,市場或在“滯”與“脹”、放緩還是衰退兩個問題上糾結。今年下半年,如果物價上行斜率趨緩、經濟下行保持不變,經濟基本面、大類資產和政策的主要矛盾或將逐步從“滯脹”轉向“衰退”。
2025年,仍可期待美聯儲降息,首次降息的時點或位於三季度。6月例會,如果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降息的概率或趨於下行。但往下半年看,無論是“滯脹交易”還是“衰退交易”,金融壓力仍將趨於上行,從而爲美聯儲降息鋪平道路。
風險提示
地緣政治衝突升級;美國經濟放緩超預期;美聯儲超預期轉“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