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本週四,美國特朗普政府高調宣佈與英國簽訂了所謂“首份關稅貿易協議”,將這份八字還沒一撇的半吊子框架性文件包裝成“勝利果實”,遭批實際影響有限,更接近於“政治宣示”。
當地時間9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貿易及外交人士的話報道稱,英美這份協議的背後,還暗藏針對中國供應鏈的算計。據其所說,協議中,美方對於英國鋼鐵和製藥等戰略領域設置了嚴格的所謂“安全”條款,要求相關行業必須“儘快滿足美國在供應鏈安全和生產設施所有權方面的要求”,以獲得美國關稅的豁免或減免優惠政策。
報道稱,儘管從表面上看,該條款適用於所有第三國,但英國官員向《金融時報》承認,特朗普已暗示中國是其針對目標。
英國前貿易官員艾麗·雷尼森提到,前任美國總統拜登在取消對英國的鋼鐵關稅時,也曾要求查看英國對一家中資鋼鐵公司的審計報告。她認爲,特朗普政府的這一舉措,本質上是美國政府對長期限制中國參與全球戰略性商品供應政策的進一步升級。
雷尼森說,“華盛頓希望英國和其他國家公開關鍵信息,最終切斷與中國的經貿聯繫,尤其在鋼鐵等敏感領域。”
她同時表示,如果英美最終協議顯示,爲換取關稅豁免,英國在對華貿易方面更進一步地附和了美方立場,中方很可能會以某種形式進行反制。
有外交人士進一步指出,與英國達成的這些所謂“安全條款”,可能成爲美國迫使其他盟友將中國排除在關鍵供應鏈之外的“樣板”(template),脅迫英國等盟友在敏感領域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和投資合作。
諮詢公司Flint Global的貿易主管山姆·洛(Sam Lowe)表示,他預計美英協議中的相關條款,或將被“複製”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協議中, “特別是越南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出口中心”。
兩位參與談判的歐盟貿易官員告訴《金融時報》,由於歐盟成員國在對華政策上存在分歧,難以達成統一立場,因此與中國有關的此類條款,可能阻礙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進程,歐盟將很難同意像美英協議中的這類經濟安全相關要求。
據《金融時報》報道,這份內容僅五頁的英美貿易協議,是在特朗普4月2日宣佈所謂“對等關稅”後的短短七週內倉促達成的。
綜合美英媒報道,協議內容包括,英國每年出口至美國的前10萬輛汽車關稅將降至10%,超出部分仍按25%徵收。在美國市場僅佔3.2%的英國鋼鋁產品得到關稅豁免,但10%的所謂“對等關稅”仍覆蓋大多數英國商品。
《金融時報》指出,協議文本還強調,對英國商品的關稅減免,將取決於美國“232 條款”調查結果。美方美化稱,降低對英關稅是基於兩國“共同的國家安全優先事項”和“平衡的貿易關係”。
所謂“232調查”,是指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規定的授權,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進行立案調查。這項調查允許美國總統限制被認爲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產品進口。
近年來,該條款被美國政府頻繁用於貿易保護,將經濟問題泛化爲國家安全問題,施壓貿易伙伴以獲取談判優勢。這種做法已引發多國反制,中國、歐盟等9個WTO成員曾聯合提起爭端解決程序,獲專家組裁定勝訴,美方措施被指違反非歧視原則和關稅承諾,且不符合國家安全例外條件。
據《金融時報》報道,對於這份協議內容,反對黨保守黨批評工黨允許華盛頓對英國供應鏈擁有“否決權”,斯塔默政府則反駁稱這一指控“完全是無稽之談”。
英國財政部首席祕書達倫·瓊斯在受訪時堅稱,“在這份貿易協議中,不存在對中國投資的否決權,這也不是這份貿易協議的目的。”
另一名英國官員則爲美方措施開脫。他向《金融時報》辯稱,“英國的關稅將遠低於世界其他地區,美國此舉是不希望英國成爲其他國家或企業規避美方出口規則的地方。”
這名官員稱,協議的相關細節將會逐步明確。據英國製藥行業內部人士所說,最終條款可能將取決於美國4月份宣佈的藥品進口對國家安全影響的調查結果。
對於美國無理關稅謬政,中方已作出多次嚴正聲明,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無論是打還是談,中方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決心不會改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和目標不會改變。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任何對話談判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開展。
5月7日,中國外交部宣佈,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峯作爲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對此表示,近期,美方高層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並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與中方談起來。中方對美方信息進行了認真評估。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籲的基礎上,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同時,中方注意到,一些經濟體也正在與美方進行談判。需要強調的是,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得不到尊重,堅持原則立場、堅持公平正義,纔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正確之道。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將始終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堅定不移維護以世貿組織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堅定不移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中方願與各方一道,不斷深化互利合作,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抵制單邊保護主義和霸權霸凌行徑,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推動建設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