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質量網發佈一份汽車質量榜單,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車質量排行(純電車型)共有29款車型上榜,其中平均值(含平均值)以上共有15款車型,平均值以下共有14款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值以下的車型中,排在最後的是小米SU7。
榜單提到,部分車型表現出的潛在缺陷風險相對較高,且較高的投訴銷量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部分車型的整體質量評價結果。
今年3月,小米SU7高速事故引發廣泛關注,事故發生後,該車型的“智駕”系統、電池安全性、緊急情況下車門解鎖機制等問題遭到了質疑。
近日,小米調整了SU7購車頁面中的措辭,將“智駕”更名爲“輔助駕駛”。小米汽車官網介紹稱,端到端輔助駕駛支持車位到車位,上車就能用。場景進化後可實現從車位到車位的輔助駕駛,上車僅需設置導航。ETC/閘機輔助通行,窄路/環島通行、停車場尋位泊車等都可以請輔助駕駛來完成。
(文章來源:藍鯨新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