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5月支付消費,這些數據都翻倍了

券商中國
05-09

隨着“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的收官與“五五”購物節的火熱進行,支付消費領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一系列支付數據和消費動態成爲觀察我國經濟活力與消費潛力的重要窗口。

小長假支付數據亮眼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數據顯示,2025年“五一”假期,銀聯、網聯共處理支付交易234.39億筆、金額7.64萬億元,較去年“五一”假期分別增長20.49%、3.21%。其中,境外來華人員支付交易筆數、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44.86%、128.04%。

與此同時,微信、支付寶作爲國內兩大主流支付平臺,也相繼發佈了“五一”假期消費支付數據。

微信團隊“微信派”公衆號發佈報告顯示,此次小長假期間,中國內地微信支付消費筆數較去年增長超10%,微信支付餐飲行業交易筆數同比增長12.3%。包括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海底撈霸王茶姬等本土餐飲品牌成爲熱門餐飲消費選擇。

景區門票、旅遊住宿和交通票務等方面的消費依然強勁。今年4月,僅在12306平臺上用微信支付購買的鐵路車票總金額同比就提升了10.5%。

跨境消費雙向升溫

在跨境消費方面,今年“五一”假期呈現出雙向升溫的態勢。一方面,越來越多外國遊客來華旅行和消費,來華掃貨“買買買”成爲跨境旅行的新趨勢;另一方面,內地居民在境外的支付交易筆數也有所提升。

支付寶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3天,入境遊客用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80%。其中,240小時過境免籤國家用戶通過“支付寶碰一下”消費金額環比4月同期增長近 50%。上海、北京、廣州、杭州、深圳、成都、南京、天津、西安和重慶,成爲這個“五一”外國人最愛用“支付寶碰一下”的Top 10城市。

“這一方面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同時也凸顯了入境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爲,境外來華人員支付交易的大幅增長,不僅意味着我國旅遊、消費等行業對國際遊客的吸引力不斷增強,也爲我國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事實上,“中國製造”的各式商品,包括文創紀念品、衣服鞋子以及電子產品等,都成爲來華遊客掃貨的目標。義烏小商品市場、深圳華強北、廣州國際輕紡城等特色市場也吸引着衆多外國人的目光。

出境遊方面,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五一”用支付寶境外出行消費筆數增長了53%,出境遊坐公交、乘地鐵也成爲常態;支付寶上的出境遊退稅筆單價,也同比去年提高了33%。

微信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內地用戶境外微信支付交易筆數同比增長37%,中國港澳、日韓、東南亞地區成爲熱門出境遊目的地。

“五五”購物節接棒

“五一”假期的歡樂餘韻尚未消散,“五五”購物節的熱潮便已洶湧來襲,進一步推動了五月支付消費的熱潮。

據上海商務微信公衆號披露,此次“五五”購物節同樣聚焦外貿企業拓內銷,發揮國內大循環優勢,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百聯集團首批24款外貿商品已入駐銷售。拼多多、美團、淘天、盒馬、叮咚買菜等平臺紛紛幫助外貿企業紓困。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作爲金融體系的核心力量,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從消費信貸支持、支付優惠活動、場景生態建設等多個維度精準發力,爲消費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例如,近期,隨着第六屆上海“五五購物節”的到來,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以“數幣節”爲契機,在南京路、淮海路、豫園等核心商圈,消費者使用交行數字人民幣錢包消費滿30元即可享受最高16元立減優惠,折扣力度最高達53%。

今年5月,工商銀行江蘇分行開展了一系列信用卡消費活動,比如在“愛享同程”促消費活動中,用戶可在工銀e生活小程序中領取200元、500元旅遊度假定向滿減優惠券,爲出行旅遊節省開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