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識局
4月22日,德鎂醫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於主板上市。
德鎂醫藥由上市公司康哲藥業拆分而來,專注皮膚健康業務,手裏已經有三款創新藥產品上市,2024年收入超過6億元,按照皮膚科處方藥收入計算,居國內首位。不過,公司最受關注的是一款還未上市的創新藥產品蘆可替尼乳膏。
蘆可替尼乳膏是FDA批准的首個且目前唯一用於治療白癜風的JAK抑制劑。在2023年首個完整銷售年份,蘆可替尼乳膏的銷售額就有3.4億美元。2024年9月,德鎂醫藥的蘆可替尼乳膏的新藥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不少明星大腕都治不好的白癜風,很快就能迎來首款國產特效藥,這是德鎂醫藥單飛的最大底氣。
最難治的皮膚疾病
白癜風被稱爲最難治的皮膚病,國內有超過1030萬白癜風患者,至今沒有一款特效藥。
白癜風雖不致命,但好發於面部、頸部、肢端等暴露部位,非常影響容貌。而且男女老幼都可能發病,明星大腕概莫能外,特別年輕人是主要發病人羣。斑狀的白色皮膚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
蘆可替尼乳膏是美國Incyte公司開發的一種小分子靶向藥物,作用於白癜風的關鍵致病通路,是市面上唯一一款白癜風特效藥。
臨牀研究顯示,蘆可替尼乳膏在縮小白癜風皮損面積、恢復膚色方面具有顯著療效,且耐受性良好,而且隨着治療時間的延長,治療效果將持續改善。
2023年8月,蘆可替尼乳膏獲海南省藥監局批准臨牀急需進口,在博鰲超級醫院試點使用,用於12歲及以上成人和青少年患者的白癜風局部治療。雖然一支藥價格高達6800元,但仍然吸引了大量患者慕名前來。
博鰲樂城曾報道稱,不少白癜風患者在來到樂城前,已經輾轉多地醫院,嘗試了激素藥物、光療、手術、中醫治療等各種治療方式,仍未阻止病情擴散。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底,已經有超過5000名患者用上了這款藥。保守按照每人一支推算,蘆可替尼乳膏還未在中國正式上市,一年多的銷售額就已經達到3400萬元。
商業化團隊佔員工總數超過8成
其實也有別的國內企業在開發白癜風特效藥。
德鎂醫藥招股書顯示,國內至少有4款白癜風特效藥已經推進至III期階段,包括兩款口服JAK抑制劑,分別是輝瑞的利特昔替尼膠囊、艾伯維的烏帕替尼片;以及華東醫藥開發的外用JAK抑制劑HDM3010乳膏。
除了白癜風,蘆可替尼乳膏還在開發特應性皮炎適應症,德鎂醫藥預計今年就將提交新適應症上市申請,以求進一步提升市場空間。
德鎂醫藥的銷售能力應該是有保證的。康哲藥業本身就以CSO模式起家,德鎂醫藥的核心管理團隊多來自康哲藥業的銷售老兵,商業化團隊人數已經達到650人,佔員工總數超過八成。
目前,德鎂醫藥已經覆蓋全國超過1萬家醫院、10萬家線下藥店,在國內皮膚科領域居前列。
三款已上市產品這幾年也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其中一款用於靜脈曲張硬化治療的聚多卡醇注射液,銷售增長尤爲可觀。德鎂醫藥披露,自2021年引進這一產品後,2022年至2024年間銷售額複合年增長率達到54.2%。
德鎂醫藥還有一款靶向IL-23的單抗替瑞奇珠單抗已經上市,面向銀屑病適應症,在國內僅滯後於強生的古塞奇尤單抗,2024年剛進入醫保,目前還有待放量。
管線方面,目前德鎂醫藥還有三款臨牀階段產品,包括從Incyte引進的另一款口服JAK1抑制劑Povorcitinib,從麥濟生物引進的一款長效IL-4Rα單抗等。德鎂醫藥表示,未來預計每年將新增不少於兩款創新產品。
2023、2024年,德鎂醫藥收入分別爲4.72億元、6.17億元,增速達到23.2%、30.7%。
不過,由於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還比較高,德鎂醫藥三年累計仍有1.5億元的虧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