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一】儘管在日美第二輪關稅談判中,美國表示無意與日本就汽車、鋼鐵關稅進行商談,但其上週對英國汽車和鋼鋁產品做出的些微讓步似乎又給了日本希望。
據英國路透社11日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當日在富士電視臺的一檔節目中表示,日美關於關稅談判的“討論已逐漸達成一致”,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磨合“出奇的好”,他將致力於實現零關稅目標。
石破茂認爲,美國8日與英國簽訂的“首份關稅貿易協議”提供了“一種模式”,但該協議仍保留了美國對包括汽車在內的所有進口產品徵收的10%“最低基準關稅”,而他們的協議“並不意味着10%的稅率對我們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日本貿易談判的目標是廢除汽車關稅,“我們應該以零關稅爲目標”。
尤其是汽車關稅。石破茂指出,高額汽車關稅將推高美國消費者的購車價格,“爲了美國經濟,難道不應該降低這些關稅嗎”?
美國諮詢公司安德森經濟集團此前預計,特朗普新加徵的汽車關稅可能致使新車價格上漲1.2萬美元。美國福特汽車公司5月7日宣佈將3款車型的價格上調2000美元,成爲首批調整售價的大型汽車製造商之一。
日本首相石破茂 共同社
目前,日本不僅面臨着美國對汽車加徵的25%的關稅、對所有進口產品加徵的10%“最低基準關稅”,還有24%的“對等關稅”。在5月初的第二輪關稅談判中,日方提出的取消所有美國對日本加徵的關稅的要求被美方拒絕,美方稱僅考慮根據談判情況下調或延長暫停期。
汽車製造業是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美國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不僅會對日本的汽車業造成影響,還可能會給其經濟帶來衝擊。
2024年,日本對美國出口汽車約137萬輛,佔到其總出口量的三成以上。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24年美國乘用車進口額按國別劃分,日本是除墨西哥外美國的第二大汽車進口來源國。
據野村綜合研究所測算,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導致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59%。5月1日,日本央行宣佈,將2025年度GDP增長率預期從今年1月預估的1.1%下調0.6個百分點至0.5%。
爲了應對美國關稅帶來的經濟衝擊,共同社11日報道稱,日本正在考慮削減消費稅來支持國內經濟,但石破茂似乎對這一舉措持謹慎態度。他表示,此類稅收的減少可能會“引發對國家財政的質疑”,“我們需要徹底討論是否還有其它方法可以爲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支持”。
報道稱,最大反對黨立憲民主黨已提議暫停徵收食品消費稅一年,但石破茂政府高級官員、自民黨及聯盟夥伴公明黨之間就此事充滿分歧。
當地時間5月1日,日美舉行第二輪關稅談判。 視覺中國
石破茂同時也承諾,“不會爲了汽車而犧牲農業”。此前,有消息稱,面對美方在第一輪關稅談判中提出的購買更多美國汽車和農產品的要求,石破茂政府打算在第二輪談判中以向美國大米提供更高的免稅配額作爲籌碼,遭到國內強烈反對。《日經亞洲》日前報道稱,一名代表農民的自民黨成員也發出警告稱,“如果自民黨政府敢染指大米,他們就會垮臺”。
“日美關稅談判陷入拉鋸戰,雙方均面臨壓力,”《日本新聞》3日分析稱,日本計劃於5月中旬推進部長級談判,爭取最早在6月達成協議,希望能借此成果爲執政黨在今年夏天舉行的國會參議院選舉中獲取更多支持。
報道稱,至於美國方面,特朗普挑起全面關稅後,美國金融市場陷入動盪,支持率也隨着下降。美國顯然希望與日本的談判能取得成果來重獲選民支持,並以此作爲成功案例在與其他國家的關稅談判中佔據優勢。“鑑於兩國各自的國內情況,關稅談判難以預測。”
《日本新聞》指出,關稅暫停期將於7月9日結束,兩國在此之前都將面臨着艱難的談判。一位日本外交官員感嘆,談判“完全是碰運氣”。另一位政府高級官員也稱,“很難說我們已經看到了達成協議的希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