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費主張/cici
截至2025年4月30日,絕大多數服飾服裝上市公司已完成2024年度財報的披露,對此我們挑選了25傢俱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進行業績比對分析。在我們所選25家上市公司中,僅有7家實現了營收、歸母淨利潤雙增,5家增收不增利、3家公司不增收增利。其中,5家增收不增利的上市公司,就包括行業龍頭李寧。
在國產四大運動品牌,即安踏體育、李寧、特步國際、361度中,李寧的業績表現墊底。2024年,李寧共實現營收286.76億元,同比微增3.9%;共實現歸母淨利潤30.13億元,同比下降5.5%,營收微增、歸母淨利潤下降,除李寧外其他三家均實現了業績雙增。
業績增收不增利、業績墊底國產四大運動品牌 門店、經銷商均淨減少
2024年,在國產四大品牌中,361度、安踏體育、特步國際均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雙增,僅李寧一家增收不增利,且營收增幅極其微弱。
其中,安踏體育的營收、歸母淨利潤規模最高,共實現營收708.26億元,同比增長13.6%;共實現歸母淨利潤155.96億元,同比增長52.4%;361度的營收增速最高,共實現營收100.7億元,同比增長19.6%;共實現歸母淨利潤11.5億元,同比增長19.5%;特步國際共實現營收135.77億元,同比增長6.5%;共實現歸母淨利潤12.38億元,同比增長20.2%;李寧共實現營收286.76億元,同比微增3.9%;共實現歸母淨利潤30.13億元,同比下降5.5%。
李寧的歸母淨利潤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在對2023年底“買樓”買單,2023年12月10日晚,據港交所文件顯示,李寧將以22億港元收購恆地旗下北角物業港匯東,物業的一部分用作集團於香港的總部。2024年受房地產市場需求低迷、市場情緒疲軟影響,該公司對持有的部分公允價值出現下降的房地產項目計提了減值準備3.33億元。
除之外,李寧門店淨減少,經銷商淨減少。截至2024年底,李寧牌(包含李寧核心品牌及李寧YOUNG)常規店、旗艦店、中國李寧時尚店、工廠店、多品牌集合店的銷售點數量爲7585家,較2023年12月31日淨減少83家;經銷商41家(包括中國李寧時尚店渠道),較2023年12月31日淨減少5家。
2022年至2024年,李寧銷售費爲73.14億元、90.80億元、91.99億元。銷售費用率爲28.34%、32.90%、32.08%。
除了業績增收不增利之外,李寧的庫存狀況似乎也難容樂觀,2024年上半年公司存貨規模及存貨佔總資產的比例同步增長。
李寧存貨規模增長至26億 存貨週轉效率下降
報告期內,李寧的存貨規模爲25.98億元,同比增長4.21%,存貨佔總資產的比例爲7.28%。
除此之外,公司的平均存貨週轉天數較去年同期的63天延長至64天,對應的存貨週轉效率進一步下降。
李寧2024年的財報揭示了其在品牌轉型與市場適應性上的深層風險。面對直營門店收縮、庫存壓力加劇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多重挑戰,李寧亟需在產品創新、渠道優化與品牌定位上做出更精準的調整。短期來看,需優化庫存結構、降低負債壓力;長期而言,必須聚焦專業運動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力,提升產品附加值與市場滲透率。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品牌老化與資源錯配的問題,李寧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運動服飾市場中重拾增長動能。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