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心智觀察所】
“我們注意到,芯片走私嘗試已變得日益複雜,包括通過空殼公司、僞裝運輸(如假孕肚或龍蝦包裝)等荒誕手段。BIS應投資於先進檢測技術,如AI驅動的供應鏈分析,以識別和攔截此類行爲。……AI正在重塑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美國在算力基礎設施和AI模型開發上的領先地位是其國家安全和經濟競爭力的基石。然而,外國實體——包括潛在對手——正通過合法和非法手段尋求獲取這些技術。”
2025年5月3日,英偉達對美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Anthropic發出激烈批評。此前,Anthropic公開支持美國政府的《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主張加強對中國的AI芯片出口限制,上面這段話就來自Anthropic的公開聲明。
英偉達對此的回應聲明毫不留情:“中國擁有全球一半的AI研究人員,在AI技術棧的每一層都有頂尖專家。美國無法通過操縱監管機構在AI領域取勝。美國企業應專注於創新與迎接挑戰,而不是編造荒誕不經的謠言。”
這場爭端再次暴露了Anthropic在中美AI博弈中赤裸裸的立場,也將這家由前OpenAI研究人員創立的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要理解Anthropic的動機,我們需要回溯它的成長軌跡,剖析其創始人——尤其是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的理念,才能透過他大放厥詞背後的傲慢與偏見,窺探中美AI競爭的未來走向。
Anthropic的起點是2021年,一羣對OpenAI商業化方向不滿的研究人員選擇另起爐竈。達里奧·阿莫迪和他的姐姐丹妮拉·阿莫迪領銜創立了這家公司,團隊還包括賈裏德·卡普蘭(Jared Kaplan)和政策專家傑克·克拉克(Jack Clark)等人。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人工智能的潛力巨大,但若不加以約束,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Anthropic註冊爲公共利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承諾開發“負責任”的AI,造福人類長遠利益。
達里奧,這位少年時期便在伯克利修讀數學課程的天才,喜歡在公司白板上勾畫AI智能增長的曲線,也熱衷於通過“願景探索”激發靈感。丹妮拉則帶來了文學背景的人文視角,試圖打造一個低自我、高信任的團隊文化。這支深受有效利他主義哲學影響的團隊,不僅開發AI技術,更把思考AI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作爲使命。
2023年,Anthropic推出了Claude系列大語言模型,直接挑戰OpenAI的ChatGPT。Claude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憲法AI”框架,通過內置倫理準則確保輸出的安全性與價值一致性。這一創新讓Anthropic迅速嶄露頭角。
早期,Anthropic獲得58億美元融資,包括來自FTX的5億美元。儘管FTX後來的崩盤令人唏噓,但Anthropic的資金鍊並未受阻——亞馬遜投入125億美元(計劃總計400億),谷歌追加50億美元(承諾再增150億)。這些資源推動了Anthropic的技術飛躍。
2024年,Claude 3系列(Haiku、Sonnet、Opus)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超越對手;同年6月,Claude 3.5 Sonnet發佈,新增實時代碼預覽功能,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Anthropic不僅在技術上與巨頭抗衡,還通過獨特的公司治理結構——長期利益信託(Long-Term Benefit Trust)——確保商業利益不凌駕於公共福祉之上。到2025年11月,這一信託將掌控董事會多數席位,以彰顯Anthropic對使命的執着。
然而,Anthropic的野心遠不止技術突破。它的創始人將AI視爲地緣政治的角力場,關乎民主與威權價值觀的較量。這種信念在Anthropic支持美國芯片出口管制時表現得淋漓盡致。
達里奧在《論DeepSeek與出口管制》(On DeepSeek and Export Controls)一文中寫道:“出口管制並非爲了規避競爭,而是爲了確保民主國家在AI發展中保持領先,以捍衛自由與透明的價值觀”。
他特別提到中國的DeepSeek公司,其R1和V3模型以低成本和高性能挑戰西方AI。儘管DeepSeek在代碼生成和對話細膩度上稍遜一籌,但其開源模式和價格優勢讓達里奧感到不安。
他指出:“中國在低成本基礎設施上的AI擴展能力令人敬畏,但出口管制有效限制了他們獲取尖端芯片的渠道,爲美國保留了關鍵優勢”。在達里奧看來,限制中國獲取先進芯片和模型權重,不僅能減緩其技術進步,還能防止“AI被用於生成生物武器信息或破壞民主價值觀”。
這一立場激怒了英偉達。作爲全球AI芯片的龍頭,英偉達依賴包括中國在內的廣闊市場。Anthropic關於芯片走私的描述如“藏在假孕肚或龍蝦中”顯然含沙射影,被英偉達斥爲“荒誕不經”。
英偉達認爲,中國的AI人才(佔全球47%)和技術實力意味着監管無法完全遏制其發展,過度管制反而可能削弱美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這場爭執也讓我們看到了美國AI產業鏈的內部分歧:芯片供應商如英偉達重視市場開放,而模型開發者如Anthropic更擔憂技術擴散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Anthropic與亞馬遜的深度合作使其更多依賴後者的Trainium芯片,而非英偉達的GPU,這或許讓它在面對英偉達的批評時更有底氣。
Anthropic爲何如此堅定地支持出口管制?從戰略上看,這家年輕的AI公司面臨OpenAI和谷歌的巨大壓力。中國的DeepSeek等企業若憑藉低成本模型席捲市場,Anthropic的生存空間將被壓縮。通過支持管制,Anthropic得以延緩中國競爭者的步伐,爲自身爭取發展時間。
但戰略考量只是冰山一角。達里奧的文章揭示了更深層的意識形態驅動。他將中美AI競爭框定爲“民主AI”與“威權AI”的對決,警告中國模型可能因倫理標準不同而生成“非法或有害內容”。他寫道:“如果我們失去領先地位,AI可能被用來放大控制而非自由”。這種信念與Anthropic自認爲關注倫理與公共利益定位一脈相承,也可能是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尋求政策支持的策略,以提升其在華盛頓的影響力。
當前,中美AI競爭呈現出複雜的圖景。美國目前佔據優勢——其企業掌控先進芯片、龐大數據中心和前沿模型,但中國正在迎頭趕上。DeepSeek R1、Qwen2.5、Doubao-1.5-Pro、GLM-4-Plus和Yi-1.5等一系列模型在開源排行榜名列前茅,華爲的升騰芯片也初步顯示出自立能力。出口管制即使短期內奏效,但長遠來看,只會加速中國自主研發。
英偉達預計其H20芯片因出口管制損失55億美元,這正是出口管制對美國企業的經濟代價。達里奧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對此則表示:“管制必須精準,以免激發中國繞過的決心”。但他仍堅持,出口管制是防止AI濫用的必要手段,並強調尤其是在生物武器或大規模監控等風險上。
Anthropic試圖將AI競爭框定爲“民主與威權”的對決,實則掩蓋了其背後的戰略焦慮和技術保護主義。這種立場不僅缺乏事實依據,還低估了中國AI生態的韌性和全球技術合作的不可逆趨勢。
Anthropic對DeepSeek等中國AI企業的技術評估同樣充滿偏見。達里奧在文章中承認DeepSeek V3模型在性能上“接近美國最先進模型”,卻試圖通過強調其成本符合行業趨勢來淡化其創新意義。這一論調忽略了中國在算力優化和工程效率上的突破。例如,DeepSeek通過混合專家模型(MoE)和高效鍵值緩存技術,以較低成本實現了高性能,訓練費用僅爲Claude 3.5 Sonnet的十分之一。這種效率優勢並非“行業常態”,而是中國AI企業長期深耕算法和基礎設施的結果。
達里奧所謂“中國依賴非官方渠道獲取芯片”的指控,更是缺乏證據,試圖將中國的技術進步歸因於“走私”而非自主創新。中國算力自給率和國產芯片在AI訓練中的應用佔比已經顯著提高,Anthropic的這種說辭,實質是掩飾其對美國AI企業成本高企、技術迭代放緩的擔憂。
Anthropic支持的出口管制戰略,從長遠看將適得其反。達里奧聲稱管制是“確保民主國家領先”的必要手段,但這種單邊主義思維低估了中國AI生態的全球影響力。中國開源模型如DeepSeek V3,不僅在性能上媲美西方,還以低門檻和高可訪問性贏得發展中國家的青睞。相比之下,Anthropic的Claude模型因高昂的訂閱費用和封閉的生態,難以在全球市場普及。
而Anthropic將AI競爭框定爲“民主與威權”的意識形態對決,是一種充滿偏見的誤導。2024年,美國某主流模型被曝因缺乏有效過濾,生成大量種族歧視內容,引發廣泛爭議。
最重要的是,Anthropic將AI競爭框定爲“民主與威權”的意識形態對決,是一種充滿偏見的誤導。達里奧警告中國AI模型如DeepSeek可能因開源設計生成“有害內容”,卻忽視美國AI模型在偏見和倫理上的問題。研究表明,某些西方模型在微調時可能生成反人類內容,包括種族主義觀點,顯然,安全機制的侷限性與開發者的意識形態無關。Anthropic的“憲法AI”雖強調安全性,但其倫理標準深受西方價值觀影響,同樣被批評缺乏對非西方文化的適應性。
新加坡AI產品高級總監Leslie Teo博士在推出面向東南亞語言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EA-LION時表示:“西方的大型語言模型帶有非常明顯的美國西海岸偏見——它們非常‘覺醒’(woke)。”而DeepSeek通過多語言支持和低成本API,在東南亞和非洲市場廣受歡迎。
達里奧所謂“威權AI”的指控是對非西方技術路徑的污名化,試圖以意識形態標籤掩蓋美國在全球AI治理中的霸權意圖。中國始終倡導AI發展的普惠性,2023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2024年通過聯合國和金磚國家峯會等平臺推動技術共享與多邊合作,獲得多個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相比之下,Anthropic支持的出口管制政策將加劇全球AI生態的碎片化,阻礙知識共享,違背技術造福人類的初衷。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