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億元!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大增,原因是?

市場資訊
05-14

  來源:期貨日報

  近期,面對外部衝擊和市場劇烈波動,實體企業如何對沖風險、平滑波動受到廣泛關注。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下稱監控中心)5月12日發文稱,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場外衍生品交易業務規模自2025年年初以來增長了8.8%,爲滿足實體企業個性化、精細化的風險管理需求,幫助其應對美國發動的關稅戰、貿易戰,發揮了應有的、獨特的作用。

  不少業內人士紛紛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在今年貿易環境的急劇變化下,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提供的定製化金融衍生工具,成爲實體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關鍵武器”。

  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大增

  據監控中心交易報告庫(TR)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18日,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商品類場外衍生品總持倉名義本金爲2280.3億元,較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增長185.3億元,增幅約8.8%。

  記者採訪瞭解到,今年4月以來,不少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的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實現增長。浙期實業副總經理藍旻透露,4月浙期實業的場外衍生品業務累計成交名義本金較上月增長2.29%。這主要是受今年年初特朗普上臺及其隨後的關稅政策影響,國內權益市場和部分大宗商品期貨品種波動加劇,相關產業鏈貿易商及終端客羣對套期保值的需求增加。

  上期資本場外衍生品部經理劉家豪也告訴記者,4月以來,上期資本的商品場外衍生品頭寸規模出現顯著增長,環比增幅約40%。增量主要集中在受進出口因素影響較大的期貨品種領域,如螺紋鋼農產品以及化工品等。“我們深切感受到,在當前環境下,企業藉助場外衍生工具規避風險的理念愈發深入。”

  監控中心稱,實體企業是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場外衍生品交易業務服務的第一大客戶羣體,其中95%以上爲民營中小微企業。記者瞭解到,究其原因,是因爲傳統期貨合約的標準化模式難以滿足中小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而場外衍生品可以靈活設計,能夠針對特定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匯率風險提供精準的對沖方案。

  “現貨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持續性,不能輕易停止或減量。無論市場行情多麼極端,現貨企業都要被動地持有頭寸,因此面臨着諸多風險,對企業的風險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中,民營中小微企業在面對風險時往往更爲‘脆弱’。”恆力衍生品學院院長管大宇告訴記者,在此情況下,場外衍生品可以爲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據管大宇介紹,今年4月中旬,一家石化企業通過運用香草期權和累沽期權,實現了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銷售現貨,並鎖定了更高的加工費;4月底,一家民營鋼廠在原料採購上運用期權鎖定遠期價格,成功避免了後期因價格反彈而導致採購成本上升的風險。

  定製化工具破解企業“避險難”

  據記者瞭解,對不少實體企業而言,直接參與期貨市場存在資金門檻高、專業人才匱乏等難題。不過,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的場外衍生品業務可以爲實體企業解決上述“煩惱”,通過“一對一”服務,有效降低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難度。

  華泰長城資本公司總經理於成剛告訴記者,華泰期貨憑藉專業實力與創新能力,聯合旗下子公司華泰長城資本,運用“易系列”“寶系列”等場外衍生品服務方案,滿足實體企業個性化、精細化的風險管理需求。

  “‘易系列’是結合企業個性化的經營需求與現貨市場特性,幫助企業提前鎖定採購或銷售價格,平抑原材料的成本波動。‘累進寶’是通過‘累購’與‘累沽’兩類結構,幫助企業應用場外衍生品增厚收益等。”於成剛說。

  劉家豪也表示,爲了實現低價採購原材料、高價銷售成品,增厚收益,企業可與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開展含權貿易。具體表現爲,在採購與銷售過程中將累購期權或累沽期權嵌入現貨合同,以規避價格風險。

  劉家豪舉例說,今年以來,房地產需求走弱對鋼材價格影響較大,鋼材類的期貨價格較長時間貼水現貨。在此背景下,爲幫助某大型螺紋鋼現貨貿易商將庫存快速去化,以及規避價格下跌風險,上期資本與其簽訂了含有累沽期權的場外衍生品業務協議。雙方約定,在淡季期限內,螺紋鋼期貨價格在3000~3300元/噸波動時,該貿易商每日可以以3300元/噸的盤面價格對現貨進行套保。“通過累沽期權結構,貿易商不僅規避了價格下跌風險,還實現了高位套保,增加了現貨銷售利潤。”

  場外衍生品市場進一步擴容可期

  “在今年商品需求與商品價格受宏觀貿易環境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大部分企業紛紛降低盈利預期,採取更爲穩健的發展策略。”劉家豪告訴記者。

  “對現貨企業來說,每一波極端行情都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運用場外衍生品來優化風險管理和生產經營,已成爲實體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管大宇認爲,在衍生品領域練就過硬的基本功,對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融入全球市場和應對全球風險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期貨公司也在努力做好金融服務,通過創新產品與專業服務,與企業一道構築穩健、高效的金融防線。”於成剛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着越來越多的產業人才加入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期貨行業對實體企業的真實需求和業務風險的瞭解也更加全面。”劉家豪建議,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可以將衍生品頭寸與客戶現貨頭寸、訂單合同、銷售合同等納入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的設計中,爲客戶提供一攬子的金融服務。同時,還需時刻提醒客戶買入價格保險,規避認知外的價格風險。

  展望未來我國場外衍生品發展,管大宇十分有信心。他表示,以場外期權爲代表的場外衍生品,在風險管理領域具有期貨等線性工具無法比擬的獨特優勢。它不僅是唯一能夠實現事前風控的金融工具,還能更好地滿足實體企業個性化、精細化的風險管理需求,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隨着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持續增加,預計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並有望向更多領域拓展。

  記者觀察:善用場外衍生工具 構築風險防控“護城河”

  2025年,全球貿易環境進一步惡化,全球性的關稅調整導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被迫重構、各國匯率波動頻繁,實體企業宛如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的船隻,面臨着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企業亟須解決如何提升市場競爭力、維持資金鍊穩定、保障原材料供應、拓寬銷售渠道等諸多難題,若僅依賴傳統的經營模式,無異於在風險洪流中“裸泳”,隨時面臨“溺亡”的風險。對企業而言,當下,期貨工具無疑是其在風險裹挾中最好的“救生圈”,有助於企業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守住生存底線。

  面對複雜多變的貿易局面,企業能不能靈活應變是關鍵。場外期權憑藉獨特的靈活性與定製化優勢,已展現出幫助實體企業對沖風險的能力。場外期權的魅力在於“量身定製”,其突破了傳統金融工具的“標準化桎梏”,通過高度靈活的條款設計,爲企業與投資者提供“量體裁衣”式的解決方案。這種定製化特性不僅體現在合約條款的靈活調整上,更在於其能夠精準匹配不同場景下的複雜需求,以“樂高思維”進行風險管理,通過模塊化組合風險收益單元,重構企業經營決策的主動權。

  我國場外期權業務的演進,也是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進化”過程中的一個典型例證。近年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模式發生了深刻轉變,逐步從單一的對沖功能向構建生態賦能體系邁進。我國期貨市場已經進入創新發展的快車道,從提供基礎性套期保值工具,逐步拓展至構建全產業鏈的風險管理生態。

  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通過倉單服務、基差貿易、場外衍生品定製、供應鏈金融創新等多樣化形式,爲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風險解決方案。這些創新舉措不僅降低了企業進行套期保值的門檻,而且將風險管理融入企業採購、生產、銷售等各個鏈條,助力企業從“被動止損”轉變爲“主動創效”。

  近期,關稅擾動這場“壓力測試”讓不少實體企業深刻意識到,風險管理的本質是生存智慧的升級。企業不應再侷限於“避險即成本”的傳統思維定式,而應將期權、期貨等工具視爲優化經營模式的戰略資源。未來,隨着更多期貨、期權品種及相關創新工具推出,實體企業將獲得更安全、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也期待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善用金融工具,構築風險防控護城河,將風險意識融入戰略基因,化危爲機,駛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藍海。

新浪合作大平臺期貨開戶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趙思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