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美股情報站)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對蘋果公司計劃將其部分iPhone產能轉移至印度的舉動表達了明確的反對態度。在與蘋果公司CEO庫克的談話中,特朗普敦促其停止在印度的發展計劃,強調希望蘋果公司能夠將更多的生產活動留在美國境內。
特朗普在談話中指出,印度擁有全球最高的關稅壁壘之一,使得美國商品在該國市場上較難銷售。然而,他也透露,印度提議取消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作爲兩國就進口稅協商的一部分。這一表態暗示出在地緣政治和關稅問題上,兩國關係或許將迎來新的變化。
蘋果公司本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從印度進口其在美國銷售的大部分iPhone,這一計劃被視作蘋果意圖多元化其生產佈局、減輕對中國過度依賴的措施。然而,特朗普的言論無疑爲蘋果的這一戰略增加了不確定性。當前的大部分iPhone仍主要在中國生產,而美國本土則沒有設有iPhone的生產線。
近年來,受到中美緊張關係加劇以及在疫情期間供應鏈中斷的影響,蘋果公司和一些供應商加快了從中國轉移生產重心的步伐。印度便成爲其重要的替代選擇之一。特別是富士康和塔塔集團等蘋果供應商在印度的投資建設,使得該地區的iPhone產能迅速提升。
據悉,蘋果公司在截至3月份的十二個月內,在印度的iPhone組裝價值達到了220億美元,顯示出這一市場的重要性和增長潛力。隨着蘋果在印度的業務逐步拓展,印度工廠產量同比增幅接近60%,這一數據無疑爲蘋果在印度的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撐。
然而,特朗普堅持“美國製造”的政策主張,使得蘋果這樣的跨國公司在全球戰略佈局中面臨更大壓力。在應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同時,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優化生產佈局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與風險,正成爲蘋果及其供應商所要面對的長期挑戰。
對於蘋果公司來說,如何在特朗普與印度政策間找到平衡點,以既滿足短期生產需求又實現長期戰略目標,恐怕將成爲庫克及管理層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無論如何,美國總統的這番言論無疑引發了業界對蘋果未來生產戰略的關注與討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