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港股“藝人管理第一股”樂華娛樂(02306.HK)再度放量大漲,截至發稿前,漲幅達31.13%,報1.98港元/股,成功甩掉了“仙股”標籤。自5月9日反彈迄今,該股累計漲幅約2倍。
消息面上,樂華娛樂於5月9日斥資29.57萬港元回購43.5萬股。同日,樂華娛樂還宣佈,利用公司閒置資金,認購1億港元星光新經濟產業有限合夥基金權益,以豐富公司的投資組合,提高盈利能力。
這些舉措向市場傳遞出了公司的信心,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情緒,推動股價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股價飆升之下,樂華娛樂最新市盈率(TTM)也飆到33.56倍,但其乏善可陳的基本面可能難以支撐如此高的估值。
資料顯示,樂華娛樂是一家藝人管理公司,旗下藝人包括王一博、範丞丞等。公司業務包括藝人管理、音樂IP製作及運營,以及泛娛樂業務三大板塊。
2024年,得益於線下娛樂市場復甦,樂華娛樂實現收入7.6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歸母淨利潤4694.2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1.41億元,同比扭虧爲盈。
然而,這種回暖的可持續性存疑。市場擔憂,2024年樂華娛樂業績改善更多依賴外部環境修復和財務技巧,而非內生競爭力的提升。
樂華娛樂的業務結構“偏科”十分嚴重,主要依託藝人管理收入維生,該板塊營收比例常年超過90%,其他業務(音樂IP製作、泛娛樂業務)加起來還不到10%。
而最近幾年大火的王一博,毫無疑問就是樂華娛樂的“一哥”。作爲現今頂流藝人,王一博具有強大的變現能力,長期貢獻樂華娛樂超6成營收。
不過,高度依賴頭部藝人,存在極高的風險。據瞭解,樂華娛樂與王一博的合約在2026年10月到期,但目前能頂上王一博的藝人仍未出現。這也就意味着,一旦王一博出現解約的可能,樂華娛樂將面臨業績斷崖式下跌風險。
此外,樂華娛樂的造星體系早就出現斷裂。隨着《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偶像養成類網綜落幕,樂華娛樂至今仍未找到穩定“捧人”渠道,新生代藝人難以接棒。
爲了破局,樂華娛樂曾積極佈局虛擬偶像、元宇宙等新興賽道,但這些戰略的成效尚未顯現。關鍵原因就在於,虛擬偶像的運營需要持續的技術研發和內容製作投入,成本高企,且現階段的變現能力遠不及真人藝人。
可見,樂華娛樂的基本面似乎不足以支撐股價的狂飆。出於種種擔憂,投資者對於樂華娛樂的信心明顯不足,此前該公司股價長期徘徊於1港元以下,淪爲“仙股”。而此輪股價上漲能否延續,仍存較大的未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