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4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美國政府官員在全球範圍內尋求談判貿易協議時,不會在貿易協議中尋求美元貶值。
外匯市場投資者擔心特朗普政府可能以“貿易換匯率”,推動美元走弱。週三,亞洲貨幣市場神經緊繃,韓元兌美元上漲近2%,日元也同步升值。本月稍早,新臺幣兌美元創數十年來最大單日漲幅。
報道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是特朗普政府中唯一一位負責匯率事務的經濟官員。知情人士透露,貝森特並未授權其他官員在與貿易伙伴磋商時討論匯率問題,而且任何相關議題只有貝森特本人在場時纔可談判。
“強勢美元政策依然不變”
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元已下跌約8%。特朗普本人長期以來一直批評其他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通過壓低本幣匯率來獲取貿易優勢。其政府已對全球大多數國家加徵關稅,並在與多國展開談判時釋放“關稅可退讓”的信號。
貝森特反覆對市場強調美國並未有意壓低匯率。他自2月以來多次公開表示,“強勢美元政策依然不變”。即使在特朗普4月2日宣佈新一輪關稅病導致美國資產遭遇大規模拋售後,貝森特仍在不同場合重申上述立場。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期間,貝森特對到訪華盛頓的多國財政官員明確表示支持美元走強的態度。在Milken Institute年會上,他對投資者表示美國仍是全球資本的“首選目的地”。上週末參加中美貿易會談後,貝森特透露雙方“並未討論匯率問題”。
閉門貿易談判時美方立場與貝森特所說一致:美國希望各國避免操縱匯率貶值,但不會在任何可能涉及調降關稅的協議中明確寫入匯率條款。
儘管貝森特公開強調強勢美元反映的是強勁經濟,但特朗普本人及其一些幕僚的過往言論讓市場感受到政策轉向並非沒有空間。例如,特朗普提名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phen Miran曾撰文討論“如何緩解作爲全球儲備貨幣發行國所面臨的負擔”。
這促使市場參與者越來越傾向於認爲,無論官方如何表述匯率政策,特朗普的經濟目標——包括縮小貿易逆差、重振美國製造業——都指向更弱的美元匯率。(國際財聞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