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綠茶集團五次遞表港交所再過聆訊 翻檯率暴露隱憂
來源:標點財經
從客單價、翻檯率、同店銷售額三項核心指標來看,綠茶集團的經營數據已有下滑趨勢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 董琳
5月16日,餐飲業“初代網紅”——綠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綠茶集團,06831.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自2021年3月首次遞交招股說明書以來,綠茶集團先後歷經四次遞表折戟,終於在第五次如願。不過,在首個交易日綠茶集團股價表現並不理想。盤初公司股價跌近7%,一度跌破7港元/股,低於發行價7.19港元/股。截至上市首日午間休市,該公司股價報6.79港元/股,跌幅爲5.56%,市值爲46億港元。
據悉,綠茶集團此次發售1.68億股,其中8名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發行股份的55.57%,認購金額約6.73億港元,基石認購後持股13.57%。其中,紫燕食品(603057.SH)、正大食品、華寶股份分別認購3500萬美元、709萬美元和624萬美元,安吉國際地方國資以及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沈國軍分別認購1300萬美元,另有數家綠茶餐廳的供應商參與了基石認購。
但同時,IPO中約有30%的發售股份爲現有股東減持的老股,而非公司增發新股。對於上市首日上午股價表現,業內有分析認爲,公司因籌碼過度分散,加之老股出售等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場對公司的信心。
上市首日上午綠茶股價走勢情況(港元/股)
數據來源:Wind
綠茶集團成立於2008年,由王勤松、路長梅夫婦在杭州西湖畔創立,最初以“綠茶青年旅舍”起步,後轉型爲休閒中式餐飲品牌。IPO前,王勤松夫婦作爲控股股東共持股65.8%,上市後,二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54.29%。
招股書顯示,綠茶集團的餐廳數量從2022年底的276家,增長至2024年底的465家,複合年增長率爲29.8%。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綠茶集團實現收入分別爲23.75億元、35.89億元及38.38億元,年內利潤分別爲0.17億元、2.96億元及3.50億元。
據灼識諮詢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內地休閒中式餐廳品牌中,綠茶集團以0.7%的市場份額位列其中,按餐廳數量計排名第三,按收入規模計排名第四。
儘管業績表現尚可,但從客單價、翻檯率、同店銷售額三項核心指標來看,綠茶集團的經營數據已有下滑趨勢。
據招股書數據,2022年至2024年,綠茶集團每家餐廳日均接待人數分別爲444人、516人、477人;對應的客單價分別爲62.9元、61.8元和56.2元;公司翻檯率分別爲2.81次/日、3.30次/日和3.00次/日。同時,綠茶餐廳的同店銷售額和同店銷售增長率在2024年均有下滑。其中,公司同店銷售額從2023年的22.69億元下滑至2024年的20.35億元;公司2024年同店銷售增長率爲-10.3%。
2022年至2024年綠茶集團核心經營數據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此外,隨着餐飲外賣流行,各大餐飲品牌店紛紛開通並大力發展外賣業務。目前來看,綠茶集團的外賣業務收入佔比較低。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該公司的外賣業務收入分別爲3.97億元、5.17億元和7.23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爲16.7%、14.4%和18.8%。
面對競爭加劇與消費疲軟的雙重壓力,綠茶集團接下來欲從下沉市場擴張與提升數字化能力兩方面尋求業績增量。
從募資金額來看,以7.19港元/股發行價計算,綠茶集團此次募資淨額約爲7.46億港元。公司計劃其中的4.72億港元用於擴展餐廳網絡,2億港元用於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4030萬港元用於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3730萬港元用於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從門店網絡建設來看,綠茶集團計劃在2025年、2026年、2027年分別開設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廳,目標在2027年將總門店數增至1200家,重點佈局下沉市場及海外。
責任編輯:王若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