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業績會|利潤增速放緩,但騰訊仍全業務線加速All in AI

藍鯨財經
05-15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5月15日訊(記者 朱儁熹)5月14日港股收盤後,騰訊發佈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一季度財務業績。財報顯示,騰訊Q1營收達1800億元,同比增長13%,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746億元;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14%至478億元。雖然營收增速創下三年多以來的新高,但利潤增速開始放緩,部分原因在於騰訊正在加大對AI的投資,包括資本支出和運營費用。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電話會上解釋稱,一些GPU和AI投資屬於較長週期性質,從投入到開始帶來顯著收入之間存在自然的時間滯後期,成本會抵消基礎業務的經營槓桿。但部分投資已開始幫助帶來收入,例如藉助AI來改進廣告投放精準度、內容推薦算法;在長青遊戲中應用AI技術以提高用戶參與度;在計算基礎設施中部署定製化的AI。

談及美國商務部本週新出臺的AI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劉熾平稱目前的情況非常動態。“我們只能在遵守規定的前提下,盡力管理好這種局面。一方面要完全合規,另一方面還需要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確保我們的AI戰略能夠繼續執行。”

據劉熾平闡述,騰訊此前購入了一批相對強大的AI芯片,並用在了廣告等能夠帶來即時回報的業務方面。就模型訓練而言,目前較小的集羣也能實現較好的訓練效果,評估現有的高端芯片庫存,確保有足夠的芯片支持至少未來幾代模型的訓練。同時可以通過提升推理效率、定製不同規模模型等手段,節省GPU的推理使用。此外,還可以使用國產或其他合規的進口芯片。

“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滿足不斷擴大的業務需求,而不僅僅是購買GPU。”劉熾平稱。但在GPU供應緊張的情況下,騰訊目前已將GPU租賃在雲業務中的優先級調低。

從收入板塊上看,一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至921億元,本土市場及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增速均錄得回升。營銷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至319億元,來自大多數重點行業的收入均有所增長,騰訊將其歸因於用戶參與度提高、廣告平臺持續的AI升級以及微信交易生態系統的優化。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則同比增長5%至549億元。

騰訊表態稱,在AI in All的策略下,旗下全業務線正加速AI化迭代。依託其產品矩陣、使用場景和商業生態,來展開AI戰略佈局。其中,作爲國民級APP的微信仍然是騰訊在AI之戰中最大的底牌,與AI相關的一舉一動亦備受公衆矚目。

當季,騰訊加強了微信與AI助手元寶的聯動。元寶APP正式入駐微信,支持微信用戶直接在聊天界面中體驗元寶AI服務。劉熾平在電話會上介紹稱,目前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確實觀察到用戶在逐漸增加對元寶的使用,場景包括向AI提問、財務分析、圖片分析等。“未來肯定會進一步加強微信生態系統與元寶之間的關聯”,但還要等待幾個季度才能進行系統性的總結。

劉熾平指出,經過前一個季度,騰訊證明了自己有能力留住元寶的用戶。AI產品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將是增加更多的新功能,在留住用戶的同時吸引新用戶。更關鍵的是,充分利用騰訊獨特的生態系統,爲用戶提供與市場上其他AI產品不同的差異化體驗。

以市場中火爆的AI Agent(智能體)爲例,劉熾平直言目前騰訊所提供的產品和其他同行並無太大區別。但藉助微信生態系統,騰訊有機會打造出一類特有的智能體,可以連接社交、內容、小程序等組件,來獲取各種信息、整合交易能力,覆蓋多個垂直領域。相較於智能體,這將成爲一個極具差異化的產品。

相似的思路也適用於騰訊對微信電商業務的推進。劉熾平表示,微信電商當前的重點是通過直播來增加流量,這是其他平臺已跑通的模式,對騰訊來說更像是一個補足項。從長遠來看,騰訊更希望能夠基於微信生態系統建立一些獨特的功能,通過小程序、朋友圈、搜索等各種模塊將用戶與產品連接起來。管理層反覆強調,要以長期眼光看待電商業務,因此沒有明確設定短期的KPI指標。

對於微信事業羣成立電商產品部的最新調整,劉熾平稱屬於小變動,不必過度解讀。他表示,微信電商團隊最初就是從開放平臺部門孵化出來的,隨着其規模不斷擴大,現在只是正式將兩者分開,讓電商團隊成爲獨立的部門,但實際上仍由同一位管理者負責。

週三港股騰訊收報521港元/股,較前一日漲2.96%。財報發佈後,美股騰訊控股ADR當日收漲3.46%。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