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層會議之前,BABA -5.6%
和幾個買方的朋友快速校對了一下,業績其實不賴;
電商CRM (+12% vs 9-10%, 超預期),take rate驅動;雲計算( +18% vs 20% bogey,不及預期),現在留在BABA的買方,對雲期待很高;capex (24.6b vs 35-40b cons,不及預期),這裏甚至低於騰訊的27b,有些人表示失望,尤其是算力圈的老師們;管理層的指引+表述很重要。
管理層彙報時候,一些重點
1/ CRM 和 take rate其實是非常強勁的,很多人太關心雲/ capex忽視了;
2/ AI的“3位數”增長(triple-digit growth)有點模糊;如果真的夠猛,可以考慮披露更加詳細一些,100%-999%都是三位數;
3/ 彙報階段有點單調,沒什麼“AI產品/AI路徑”的指引。
分析師Q&A
180K:(+)/(=)/(-)的符號,代表我聽到的第一反應,正面/普通/負面;
#1 來自大摩:以前中國雲計算比較難變現,現在AI時代有沒有什麼大的改變呢(尤其是管理層上次說90% tokens都是從雲計算走)?有沒有不上雲的人,因爲AI上雲呢? + 電商的市場份額+貨幣化會不會因爲AI有上升空間?(180K:第一個gary問的很好,大家都最想知道的問題。)
管理層:
1/ 雲計算+18%主要就是AI帶動來的;以前雲客戶是互聯網,教育,金融,汽車這些;但是現在確實有看到其他行業/場景的企業,因爲需要AI,來到了阿里雲。比如義烏那些,以前用服務器的,搬到了雲計算。簡單的業務大家就調用API,但是需要複雜的業務AI調動,就需要做“後訓練”(通過百鍊);(180K:(=)簡單來說,有。但是指引/數據給的不是非常強烈,都是大家比較能夠想象到的)
2/ 現在看到的行業趨勢,傳統CPU轉AI計算,我們對雲計算增速上升通道,抱有比較強的信心。(180K:(+)這裏很不錯,敢於給指引;我第一反應,之後會把18%當做一個地板增速/floor)
3/ 第二個關於電商的問題,
AI對於用戶體驗的提升,重新構建搜索廣告的體系,這是我們最近的優先級;我們也看到了一些“顯著”的結果;對於客服+商家的提升;整體生態效率有幫助;AI帶來新的交互方式;我們繼續“嘗試”
(180K:(=)類似昨天騰訊的思路,大家都是聊體驗,把用戶體驗搞好,但是不去提太多AI對於產品+生態的細節;這裏的增量信息也不多;其實廣告效率就是AI現在變現最明顯最有效的,這條路徑騰訊meta都在跑,其他的探索產品,大家暫時都難看到明顯的數字彙報)
#2 JPM:淘天變現,有沒有變現率的指引?佣金提升的效果,過去幾個季度體現了;但是中長期,你們怎麼想?友商變現率大幅提升 vs 你們的變現率“穩中有跌”,而且全行業最低,你怎麼看?(180K:這個問題...問的很尖銳)
管理層:
1/ 首要目標是穩定份額,商業化率是市場份額+商業效率的體現。以前的白牌賣家沒商業化到,現在開始有,未來也是這個趨勢。用戶體驗好,GMV高,再說新的商業化嘗試,比如AI看看有沒有什麼變現的機會。(180K:(=)普通,沒什麼特別)
#3 高盛:之前春節你們說推理需求爆發性增長,那麼二月/三月是增速更快,還是更慢?;你們給了各個規模的qwen模型,AI模型大小,如何對雲增長,推理增長產生影響?(180K:問的好)
管理層:
1/ 1-3月份vs其他月份的節奏不平均,參考性其實沒那麼大;1月份我們看到很大的需求,但是從需求到落地,可能需要2月3月4月5月纔看到,畢竟春節還有一些放假什麼的(180K:(++)劃重點,這裏可以理解爲,這個財報沒有完全體現推理需求的爆發;BABA在這裏也有一個很明顯的拉昇,雖然後面又掉下去);
2/ 3B小模型可以在端側跑(手機玩具之類),所以不會對雲計算產生太多影響;但是因爲他們用了我們的Qwen,其實進來了Qwen生態;32B以上模型,雖然在消費級可以跑,但是要到雲上才能更好的適配彈性。所以小模型 vs 大模型是一個相互配合的效果,會提高用戶的依賴度(180K:(+)回答的不錯,這裏不止回答了問題,甚至有點小模型帶動大模型的飛輪表述)。
#4 UBS:100億餓了嗎即時零售,你們會投資在哪幾個地方,如何影響本地生活的利潤率;
管理層:
1/ 我們不是第一天進入即時零售,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未來是10億用戶的需求,大賽道;我們的優勢,就是淘寶/餓了麼,有現成的商戶+基建。所以我們的體驗,商業效率都好。(180K:(-),沒什麼新的表述,大賽道=大競爭)
2/ 過去兩週,淘寶閃購是超過我們的預期的,不論是規模還是效率;這裏對於淘寶APP,閃購高頻場景能給淘寶帶來活躍度;未來我們的重心是把淘寶用戶,轉變成即時零售的用戶,然後升級商業模式;(180K:(+)有比較好的表述,淘寶閃購的“規模”+“效率”超管理層預期,這裏BABA也有明顯拉昇;)
#5 美銀:今年618有沒有什麼新的戰略?618 + 即時零售,未來一兩個月有沒有什麼聯動(180K:這個問題比較無從下手,黑話來說,“沒有抓手”);
管理層:
1/ 618我們沒有特意去和即時零售打通;今年還是有一些新的“玩法”,“節奏”;出發點還是給消費者一個好的體驗(180K:(-)問題軟綿綿,回答自然也軟綿綿,合理。)
#6 CITI: CRM這次這麼強,多少是來自於GMV,多少來自於全站推?對手的競爭,對於利潤率有沒有啥影響。
管理層:
1/ 全站推+軟件服務費,未來還有相當的一段時間來給增量。一開始的優惠政策,以後也會變成整體的take rate上升;全站推的滲透率,還是增量,新的財年也會有一個正面的影響。(180K:(+)不錯。)
2/ 我們還是在穩定我們的市場份額,所以還會有很多投入,利潤率/ebitda不是我們這段的重點(還是投入期),會隨着競爭變化會有利潤的波動;整體預期淘天的EBITDA還是波動(180K:(-)競爭大不是第一天知道,所以還好)
總結 + 市場反應
1/ 我給管理層的回答分別標註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整體來說,管理層表述還是挺積極的。
2/ 這次的AI側重,比上次低了一些;淘寶主站+淘寶閃購的問題多了;其實是好事,主業務強勁後,用AI帶估值更輕鬆一些(參考北美那幾家);
3/ AI留了個尾巴,我可能會把18%當做一個基準,聽起來“似乎”“好像”之後季度可能會向上走。所謂的推理爆發,能不能在下一個季度出現,這個應該也關鍵。
3/ 截止業績會結束這個時候,BABA盤前 -4.3%,回來一點;
總結,業績不錯,上次太猛,這次預期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