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連續七月下滑;比亞迪巴西工廠將全面投運

Ofweek維科網
昨天

撰文/ 李躍

出品/ 五星評車

鉅額虧損!日產宣佈裁員關廠

面對持續惡化的經營困境,日產汽車於2025年5月13日公佈2024財年財報,淨虧損達6709億日元,創下歷史新高。爲扭轉頹勢,公司宣佈到2027財年全球裁員2萬人,約佔員工總數的15%,並計劃將工廠數量從17家縮減至10家,同時關閉日本國內部分工廠。

此前,日產已取消11億美元電池廠投資,並關閉泰國等地的三家工廠。新任CEO伊萬·埃斯皮諾薩將面臨巨大挑戰,需在新能源轉型遲緩、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通過裁員關廠等措施實現降本增效,以拯救這家陷入危機的汽車巨頭。

豐田收購哪吒汽車 雙方闢謠

2025年5月12日,一則“豐田汽車擬收購哪吒汽車”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引發汽車行業高度關注。

傳聞稱,豐田將以戰略投資形式控股哪吒汽車,以加速其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進程。然而,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品牌溝通部部長徐一鳴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回應:“這個事吧,真沒聽說哈!”同時,哪吒汽車高層也向媒體否認了該消息,稱“我都不知道這個消息”。儘管雙方均否認收購傳聞,但哪吒汽車近期深陷資金鍊危機,其自救措施及未來走向仍備受市場關注。

4月新能源汽車廠商銷量榜鴻蒙智行跌出前十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車廠商銷量榜單揭曉,比亞迪以26.88萬輛的銷量穩居榜首,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緊隨其後。新勢力車企中,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小米汽車、零跑汽車均進入前十,其中小米汽車同比增長305.0%,表現亮眼。然而,鴻蒙智行卻意外跌出前十,4月銷量僅2.78萬輛,排名第11。旗下問界M9雖銷量過萬,但整體表現不佳。

此外,特斯拉中國也出現下滑,同比降幅達8.6%。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各車企需不斷創新,以應對市場變化。

索賠千萬!

某博主正式被阿維塔起訴

2025年5月13日,阿維塔科技法務部發布聲明,正式對自媒體博主“蘇黎世貝勒爺”提起民事訴訟,索賠1000萬元。此前,該博主質疑阿維塔12風阻係數造假,引發輿論關注。

儘管博主已發佈道歉視頻,但阿維塔認爲其視頻中仍存在斷章取義、偷換概念的行爲,將量產車說爲原型車,誤導公衆,進一步侵害了品牌形象。阿維塔表示,將堅決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公司及用戶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傳謠抹黑的網絡用戶與自媒體,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奇瑞全球開源計劃

海外協同中心落地

2025年5月12日,奇瑞全球開源計劃迎來重要里程碑,其首個海外協同創新中心在安徽蕪湖正式落地。該中心由開陽實驗室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建立,雙方將圍繞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如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並推動相關領域的人才培養。

這一舉措標誌着奇瑞在全球化戰略上邁出了堅實一步,通過匯聚全球頂尖智慧與資源,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爲中國汽車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奇瑞向全球科技公司轉型。

特斯拉中國產電動汽車

4月銷量同比下滑6%

2025年4月,特斯拉中國產電動汽車銷量遭遇挫折,批發銷量達58459輛,同比下降6%,連續第七個月同比下滑。這一數據反映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嚴峻挑戰。分析認爲,銷量下滑的原因包括市場競爭加劇,國內新能源品牌迅速崛起,產品迭代速度滯後,以及馬斯克個人政治活動引發的品牌爭議。

此外,特斯拉在歐洲市場也遭遇銷量重挫,進一步加劇了其全球銷量壓力。面對困境,特斯拉需加快產品更新迭代,優化售後服務,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比亞迪巴西工廠

預計明年底將全面投運

據巴西巴伊亞州勞工部長透露,比亞迪在巴西的新工廠預計將於2026年12月全面投入運營。該工廠原計劃於2024年初開始量產,但因勞工調查及強降雨天氣影響,建設進度有所延誤。

比亞迪方面表示,工廠將於2025年啓動整車組裝生產,並逐步實現暢銷車型的本地化生產。整個項目預計將直接和間接創造2萬個就業崗位。比亞迪在巴西的投資計劃是中國境外最大規模的海外投資項目之一,旨在通過本地化生產,進一步拓展其在拉丁美洲市場的份額。

小鵬汽車宣佈進入意大利市場

2025年5月,小鵬汽車在2025米蘭設計週上正式宣佈進入意大利市場,成爲首批登陸該設計周的中國新勢力車企,也是唯一在米蘭設計周示範場地ADI Design Museum展示的中國汽車品牌。

意大利作爲歐洲電動化轉型先鋒市場,正通過政策激勵加速新能源革命。小鵬此次進入意大利,不僅豐富了其歐洲市場佈局,也進一步推動了全球化戰略。此前,小鵬已成功進駐歐洲十餘國,此次進入意大利將助力其覆蓋整個南歐市場,加速全球市場佈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