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五宗罪:奇富科技的合規危機浮出水面

財中社
05-13

  奇富科技(03660/QFIN)以信貸科技平臺爲名,卻因涉嫌五類非法催收行爲引發超4.4萬條投訴,面臨監管重罰與整改壓力。頻繁爆出的催收亂象,也讓這家金融科技巨頭的合規能力備受拷問。

  截至2025年5月上旬,黑貓投訴平臺檢索“360借條”顯示相關投訴高達42998條,“奇富借條”相關投訴1261條,另“奇富科技”相關投訴60條。

  隱私泄露:債務信息“誤傷”家人同事

  奇富科技被指在催收中擅自向借款人親屬、同事披露債務信息,嚴重侵害隱私。2024年3月,一用戶在黑貓投訴平臺稱:“我只是遇到困難了,360借條(現在奇富借條)在我逾期沒多久對我本人威脅恐嚇,還給我身邊親戚朋友打電話發信息爆我通訊錄,泄露我個人隱私,請求有關部門介入調查這些暴力催收違法行爲。”

  截至2025年5月上旬,黑貓投訴平臺“360借條+隱私泄露”關鍵詞檢索顯示相關投訴達557條。

  奇富科技回應稱: “嚴格遵守《個人信息保護法》,對違規員工或外包方追責”,但未公開具體處罰案例或整改措施,引發用戶質疑其合規誠意。

  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2024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數據,金融隱私泄露案件上升19.7%。

  騷擾轟炸:晝夜電話短信壓垮借款人

  用戶投訴奇富科技委託的催收人員高頻撥打騷擾電話、發送恐嚇短信,甚至凌晨聯繫借款人親友。一用戶在黑貓投訴平臺反饋:“360借條,一直暴力催收威脅恐嚇,一直高頻撥打我和我家人電話,一直微信恐嚇我家人我朋友,還有我,和平臺反饋過也不處理,還是一直這樣騷擾,曝光我通訊錄,現在一直打一直打,客服工作人員也不處理解決問題,已經嚴重影響我的生活了,我父母身體也不好,這樣搞得我要活不下去了。”還有用戶投訴:“因逾期奇富借條(原360借條)app貸款,遭到惡意催收,頻繁打騷擾電話給本人,並且打電話發短信給親人,朋友,甚至冒充本人親屬打電話給公司領導同事,造成嚴重惡劣影響。導致本人心煩胸悶,心情抑鬱,工作生活都收到嚴重影響,得抑鬱症了。”

  黑貓投訴平臺“360借條+電話騷擾”投訴累計3736條。

  奇富科技表示,“已上線催收合規系統,限制撥打頻次,外包公司需籤責任協議”,但未披露違規外包公司的解約情況,合規系統效果存疑。

  假借法院公安恐嚇還款

  奇富科技催收人員被指冒充“法院執行局”或“公檢法人員”,以立案、拘留威脅借款人。用戶反映:“360借條暴力騷擾,冒充公檢法人員,打擾到正常生活。”還有用戶稱:“360借條冒充公職人員,暴力催收騷擾我家人,導致我家人生病住院,我已經明確表示我會盡快還款,催收人員依舊不管不顧騷擾我家人,包括我的聯繫人,簡直喪盡良心。並且威脅恐嚇我家人,我要求立刻停止騷擾我和我家人。”

  類似投訴在黑貓平臺超270條,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禁止欺詐性陳述的規定。

  奇富科技回應稱:“未授權冒用國家機關名義,一經發現嚴肅處理”,但未提供已處理的案例或內部監管機制,回應空洞。

  徵信高壓:協商期未滿即“黑名單”

  多位用戶反映,在協商還款期間,奇富科技提前將其列入徵信逾期記錄。2025年4月19日,用戶“網友保保_3AhlnZqP”在消費保平臺投訴:“奇富借條未經同意扣取會員費導致徵信逾期:奇富借條無故亂收取會員費用,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系統自動借款158元作爲會員費於次月還款,導致本人因158元會員費用逾期上徵信,請銀監會嚴查此類企業,在當今社會狀態下利用如此手段詐*!”

  黑貓投訴平臺統計,“360借條+協商期徵信”投訴達151條。

  一用戶在360借條上借款55400元,償還一半後因生意失敗無力繼續償還,逾期前聯繫客服協商還款被告知需先逾期,逾期後遭遇違規催收。首次投訴後客服表示會停止催收,讓用戶有錢再還,但用戶要求一次性結清時,發現已被上報徵信。再次投訴後,客服態度惡劣,只願開具結清證明,並否認銀監會關於協商還款的規定。用戶質疑360借條不受銀監會監管,並強調客服前後說法不一致,未曾提及上報徵信。

  奇富科技回應稱: “上傳徵信前有告知流程,提供申訴渠道”,但未澄清告知是否充分,申訴成功率數據缺失,難解用戶疑慮。

  虛假宣傳:誘導用戶借款多收費

  奇富科技被指通過頻繁推送借款優惠、寬鬆審批誘導用戶借款,甚至誘導老用戶多次借款,一旦逾期則強力催收。

  一位360借條的老用戶投訴,發現其借款合同與官方宣傳利率不符,存在多收費情況。用戶與客服溝通未果,客服稱利率以特別提示函爲準,且收費合規。

  還有用戶投訴稱,360借條的客服以“免息券”爲誘餌,引導其下載並申請借款,但實際放款來自第三方平臺“攢錢花”,免息券未生效,利息反而更高。用戶申請取消放款被推諉,最終無法撤銷,提前還款還需支付高額費用且操作失敗,質疑平臺存在虛假宣傳、誘導借款和人爲拖延還款以增加利息的問題。

  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360借條+誘導借款”投訴超600條。

  奇富科技回應稱:“借款用戶有自主選擇權,授信基於風控規則”,但未解釋爲何頻繁推送高額借款,風控規則透明度不足。

  利潤飆升,合規失守?奇富科技的風險縫隙

  《財中社》梳理發現,奇富科技脫胎於360集團的互聯網借貸業務——360借條,該業務2018年以360數科的身份從360集團獨立,當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22年11月360數科又在香港二次上市,2023年4月更名爲奇富科技,同月,還宣佈將其核心產品“360借條”階梯式升級爲“奇富借條”,主打輕資產模式。

  2024年,奇富科技盈利能力實現顯著增長。全年總撮合及發起貸款規模3219.7億元,較2023年的3691.3億元減少12.8%;平臺服務的貸款撮合規模爲1705.89億元,較2023年的1643.21億元增加3.8%。公司全年淨收入171.7億元,同比增長5.4%;淨利潤達62.6億元,同比增長46.18%。

  收入結構顯示,信貸驅動服務收入117.2億元,佔比68.2%;平臺服務收入54.5億元,佔比31.7%。其中,轉介服務費收入28.4億元,同比激增199.2%,主要得益於ICE(智能信貸引擎)平臺貸款撮合規模增長。全年在貸餘額1370.1億元,其中輕資產模式及技術解決方案貢獻796億元,佔比58%,較2023年提升8.6個百分點。

  高利潤背後,是合規問題如影隨形。

  儘管名稱更換爲“奇富借條”,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奇富借條將與360借條並行,360品牌仍在大量使用,易誤導用戶將其視爲“360官方產品”,暴露品牌責任與監管混淆風險。

  根據《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銀行需明確與第三方機構的權責,禁止對無關第三人清收。《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規定,催收不得向債務人外的其他人透露債務信息。然而,奇富科技的催收行爲頻頻越界,暴露監管漏洞。

  互聯網金融的催收亂象和監管紅線

  奇富科技的催收問題並非孤例。多年來,互聯網金融行業因高利貸、暴力催收頻遭詬病。

  中消協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金融服務類投訴共計6778件,並明確指出除了違規薦股現象多發外,投訴集中在隱性收費抬高貸款成本:一些消費金融機構以擔保費、會員費、諮詢費、服務費等名目收取隱性費用,實際貸款利率遠超國家規定;提前還款難和不合理收費:消費者向消費金融機構申請提前還款時遭遇推諉或收取不合理費用;不正當催收行爲屢禁不止:部分催收機構冒充執法人員,或通過騷擾通訊錄親友等手段進行“暴力”催收,對消費者名譽和精神造成損害。

  在奇富科技2024年財報中,催收逾期貸款能力被列爲影響業績的重大因素。

來源:奇富科技2024年報

  監管收緊下,奇富科技可能面臨整改與罰款雙重壓力。

  近年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禁止非法催收行爲。奇富科技涉嫌違反以下法規,面臨行政處罰風險:

法規名稱條款/內容機關出臺時間
銀行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禁止未經授權向第三方披露客戶信息,最高罰款1000萬元銀保監會2022年1月
《關於進一步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爲的通知》禁止虛假或誤導性營銷及恐嚇催收,最高罰款500萬元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2021年12月
《個人信息保護法》不得向無關人泄露借款人信息,最高罰款5000萬元全國人大常委會2021年11月
《徵信業管理條例》上傳徵信需真實、必要,違規者罰款50-100萬元國務院2013年1月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禁止騷擾、威脅借款人及其親屬,最高罰款200萬元原銀監會2016年8月

  奇富科技的催收亂象不僅損害用戶權益,也暴露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漏洞。在合規紅線日趨嚴厲的背景下,這家信貸平臺是否願意正視問題、主動整改,還是會繼續在模糊地帶遊走,終將由時間和監管來驗證。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