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國華爾街以及全球股市再次迎來新一輪強勁漲勢,金融市場的整體表現彷彿唐納德·特朗普的“解放日”關稅衝擊從未發生過。最新統計數據顯示,“Buy America”(買入一切美國資產)的風潮再度席捲全球,週一美股市場以及美國WTI原油等大宗商品可謂“喜迎”中美貿易會談積極進展,中美經貿高層經瑞士日內瓦經貿會談後談達成積極共識,宣佈將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
截至週一美股收盤,標普500指數大漲3.3%,有着“全球科技股風向標”稱號的納斯達克100指數重新進入牛市行情。自4月以來遭遇持續拋售的美元也出現積極反彈,美元指數上漲逾1%,創下自11月6日特朗普在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勝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美國國債價格則下跌,隨着美聯儲官員們持續釋放維繫當前利率的信號,交易員們在4月CPI與PPI等經濟數據出爐前下調今年美聯儲降息預期。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超預期緩和,爲全球投資者們提供了迄今最清晰的看漲信號,顯示出掀起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特朗普政府正在對幾周前顛覆全球金融市場的激進關稅政策採取更加溫和且理性的態度。隨着市場寄望美國經濟能夠在中美日內瓦貿易共識的驅動下避免陷入滯脹與經濟衰退,利率期貨交易員們目前預計美聯儲在2025年僅會降息兩次,而不是一週前所定價的4次。
中美貿易超預期緩和,4月以來陷入劇烈動盪的美國資產又“牛起來了”
“人們正在解除此前的衰退定價交易。”來自BlueBay的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馬克·道丁表示。“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爲此前確實存在一種擔憂,認爲我們最終可能迎來某種懸崖式的事件,美國經濟會因佔據全球GDP重要份額的中美貿易突然停滯而受到嚴重打擊。而現在這一擔憂情緒可謂大幅緩和。”
蘋果、亞馬遜、英偉達以及特斯拉等美國大型科技巨頭(即所謂佔據標普與納斯達克100指數高額權重的“Magnificent 7”)的股價在此前的美國資產拋售浪潮中遭受重創,在週一中美貿易層面達成積極共識後普遍大漲,領漲美股市場。在中美貿易積極共識推動下,週一,港股與A股、日韓以及歐洲、澳大利亞股市均大幅上漲。
美國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7)指數週一收漲5.35%,在七巨頭帶動下納斯達克100指數收漲4.02%,重新踏入所謂的“技術性牛市行情”。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4月9日於社交媒體上表示“現在是買入股票的好時機”後(幾個小時後,他暫停了大部分對等關稅政策),標普500指數在當月反彈逾16%,這也是標普500指數在特朗普兩屆美國總統任期內取得的最大階段性漲幅(按21天滾動基準計算,即從兩次言論之間的交易天數),該數據不包括疫情時期的反彈。
隨着“Buy America”(買入一切美國資產)的風潮再度席捲全球,美股看漲情緒大幅升溫,標普500指數週一大漲3.3%,報收5844.19點,成功突破關鍵技術點位——200日移動均線,這是該指數30多個交易日以來首次站上這一長期趨勢指標。
根據SentimenTrader統計,從1929年以來的統計看,每當標普500指數從三年高點回落,並在200日均線下方徘徊超過30個交易日,之後的表現反而常常不錯,接下來的三個月內,標普500的中位數漲幅爲4.1%;未來12個月的回報率中位數爲兩位數增長。
與此同時,避險情緒出現集體退潮信號,避險資產集體大跌,黃金、日元和瑞士法郎同步走弱。4月以來強勁的歐元匯率大幅下跌,創下今年以來最差單日表現。
降息預期方面,隨着美國經濟“軟着陸”預期在週一迅速升溫,與美聯儲會議掛鉤的掉期定價交易目前傾向於定價美聯儲在9月降息25個基點。作爲對比,上週,市場預期今年將會有四次降息,最早可能在7月。
週一美股盤前,中國商務部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美國將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二)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
根據多家金融機構測算,最新貿易共識意味着當前對絕大多數商品而言,美國對華今年的新增關稅從145%大幅降至30%(芬太尼20%+對等關稅10%)。若加上特朗普在第一任期(2018年)加徵的某些商品關稅,美國對華實際稅率介於40%-50%之間。
“過去六週只是場噩夢嗎?週末日內瓦共識以及暫停大部分中美關稅後,貿易政策突然看起來更像是四月初的樂觀預期。”來自Bloomberg’s Strategists的宏觀策略師卡梅倫·克賴斯表示。
BNY Mellon宏觀策略師Geoffrey Yu認爲:“我們懷疑市場會忘記4月發生的事,但最壞情況的可能性現在已經成爲遙遠的記憶,人們將據此進行資產配置。”
在全球股市大漲之際,謹慎立場仍然存在
不過,仍然有一部分投資者對週一公告缺乏細節以及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再度爆發貿易摩擦的風險保持高度警惕。
特朗普表示,他可能在本週稍晚與中國方面進行對話。兩國有三個月時間來全方位解決貿易分歧,但這並不是談判複雜貿易爭端的充裕時間。目前也不清楚冷靜期結束時的目標是什麼。當被問及90天結束後如何避免關稅重新上調時,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暗示有可能進一步延長貿易冷靜停戰期。
在此期間,美國進口商們可能會利用這段時間向美國運輸更多中國商品,加劇所謂的貿易失衡。
來自Singular Bank 的策略主管羅伯託·斯霍爾特斯表示,美國股市不太可能很快回到創紀錄的歷史最高位附近。他警告稱,即使達成積極協議,企業仍將因美國經濟政策的混亂和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而遭受經濟損失。
“我們確實逢低買入了,”他在採訪中表示。“但是現在,我們暫時觀望,並且在權衡是否逢高賣出。”
作爲美元資產的重要代表,“彭博美元指數”截至週一收盤上漲1%,創下特朗普在總統選舉中獲勝以來的最佳表現。
來自富國銀行的策略師埃裏克·尼爾森與阿魯普·查特吉在週一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美國貨幣政策預期上移將助推美元走強,再加上美元空頭持倉已相當極端”。
數據顯示,美國貿易壓力已開始衝擊美國企業,聯合包裹服務公司、福特汽車和美泰等美國企業均因關稅不確定性而撤回2025年業績展望指引,稱經濟形勢與關稅不確定性已難以把握與應對。
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標普500指數中的成分公司整體有6.1%的平均營收來自中國市場或向中國企業銷售產品。
對於多數投資者表示,市場情緒的大幅轉變足以驅動全球金融市場新一輪牛市。
“對於股票投資者而言,已經沒有更多的低位可供逢低買入了,所以如果你之前沒有佈局,現在要入場就非常困難。”來自La Financiere de L’Echiquier的交易主管大衛·克魯克表示。“對於錯過大部分反彈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場真正的痛苦交易。”
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首席市場策略師卡莉·考克斯表示:“200日均線是過去市場復甦中的極其重要‘分水嶺’,如果能守住這一水平,市場纔有可能走向新高,否則,這只是一次情緒主導的短期反彈。”
她也提醒投資者不要忽視企業與經濟基本面預期:“衰退往往帶來的是長期而破壞性的下跌,源自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的縮水。雖然目前尚未完全進入這一階段,但是衰退可能性不能被排除。”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