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新臺幣暴漲引發亞洲匯市震盪,5月初USD/TWD連續兩日暴跌7-8%,創歷史波動紀錄,引發亞洲整體匯率波動放大。中國臺灣央行稱未受美方施壓升值,主要由出口商集中結匯推動。股市資金流入與VaR衝擊(風險值波動)進一步強化升勢。高盛將USD/CNY12個月預測下修至7.0,並認爲隨着中美貿易談判重啓,人民幣或獲更多支持。
臺灣壽險機構短期內不太可能拋售美元資產:儘管新臺幣升值和對沖成本上升擠壓利差,但由於美債仍是稀缺的長久期資產,臺壽險暫無替代投資標的。外匯準備金消耗殆盡或將促使其提高避險比例,但整體資本充足率仍遠高於監管要求。
下一輪亞洲貨幣可能的異動焦點:
(1)新臺幣、馬幣:因擁有高比例美元存款且出口結匯潛力大,TWD與MYR有望繼續受益
(2)韓元:美元及人民幣下行趨勢下,KRW因與USD/CNY高度聯動(高B值)具補漲空間。
(3)新加坡元:受益於央行資產多元化配置與AAA信用評級,SGD長期表現堅實。
人民幣將穩中趨強:儘管受關稅壓力與資本外流風險限制,但政策制定者仍偏好穩匯率路徑。高盛將USD/CNY12個月預測下修至7.0,並認爲隨着中美貿易談判重啓,人民幣或獲更多支持。
港幣維持在聯繫匯率制度下偏強一端:強勁南向資金流加劇港幣升值,香港金管局連續注資,導致結餘大增至1740億港元,HIBOR大幅下跌。但高盛不預期港元匯制短期內發生變化。
印度盧比承壓於地緣政治與儲備回補:印巴局勢緊張影響市場情緒,加之印度央行或重啓外匯儲備積累,INR短期難以跑贏其他高收益貨幣。
印尼盾被低估,有望補漲:財政赤字風險可控、油價走低減少補貼支出,IDR在後續應有補漲空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