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深入一線參與業務創新 京東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創近三年新高

證券日報
05-13

  5月13日,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發佈202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京東收入爲3011億元,同比增長15.8%,創下近三年來的最高同比增速。

  據接近京東的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年來,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明確戰略聚焦的基礎上,直接坐鎮一線業務快速部署決策,全面提升團隊戰鬥力並持續關注人才培養。僅2024年,劉強東就給京東管理層做了1800人次的培訓,幾乎每週至少講4天課,每天講10個多小時,從各業務打法,到團隊能力建設,劉強東都會給予直接、細緻的方法論指引。

  有電商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劉強東把握戰略航向、坐鎮業務一線,對京東最大的影響可能在於人心的提振。在劉強東的直接領導下,京東正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帶動用戶增長、下單頻次增加、品牌商家盈利、京東效率提升、社會流通成本下降、多方共贏的良性增長通道。

  服務多元需求

  商品收入同比增長16.2%

  一季度,京東的商品收入爲2423億元,同比增長16.2%;服務收入爲588億元,同比增長14.0%。一季度,京東的季度活躍用戶數實現連續6個季度同比雙位數增長,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戶數和訂單量保持同比雙位數增長。

  記者瞭解到,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將在今年實現6萬款新品年銷售破百萬元、6000款新品年銷售破千萬元、600款新品年銷售破億元。“京創雙百計劃”將以構建全域內容生態爲核心,在今年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助力10萬商家成交量同比增長超100%。

  同時,京東面向香港消費者推出了自營全品類商品“買貴就賠”服務,面向香港商家推出“全年0佣金免年費”政策。隨着京東快遞港島運營中心正式投入運營,京東在香港的快遞網絡覆蓋能力和服務效率邁上新臺階。

  日前,京東宣佈將推出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未來一年內,將大規模採購不低於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商品。截至4月底,已有上萬家企業與京東採銷進入到實質性採購洽談階段,既幫助外貿企業快速開拓國內市場,也爲消費者帶來更多外貿商品。

  記者從京東內部瞭解到,劉強東每週都會參與多個零售、物流等板塊的日會,並在這些會議上一再強調“要關注用戶的用戶體驗”。

  一方面,京東不斷鞏固自營業務在產品、價格與服務上的優勢,另一方面通過降傭等舉措扶持第三方商家,以豐富商品種類、降低商品價格,其核心目標是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同時,京東藉此重塑高速增長飛輪:提升體驗吸引新用戶、提高下單頻次與整體訂單量,形成規模效應,進而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成本,獲得更多讓利空間回饋用戶與商家,進一步優化體驗,形成良性循環。

  零售電商行業專家、北京百聯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莊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商平臺正通過差異化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優勢品類和技術投入,與優質商家一起,共同爲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和服務,然後不斷開發新品;平臺則因爲技術創新讓優質商家的經營更簡單高效,並建立良性競爭的生態體系。

  持續向技術轉型

  8年來研發投入累計達1456億元

  自2017年全面向技術轉型以來,截至2025年一季度京東體系的研發投入已累計達1456億元。

  隨着智能體成爲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京東智能體正走向深度應用階段,截至目前,京東內部已有超過1.4萬個智能體在運行。京東雲基於京東實戰經驗,探索出協同辦公、專業助手、客戶服務、營銷推廣和數據應用五大核心場景,並通過京東雲JoyAgent智能體平臺向行業輸出AI生產力,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

  一季度,依託國內首個全面開源的醫療垂類大模型“京醫千詢”,京東健康發佈了基於線上全場景的大模型全系產品“AI京醫”,和業內第一個面向醫院全場景的大模型產品“京東卓醫”。在物流行業京東物流基於人工智能驅動的數據治理與建模分析一體化解決方案,在一季度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

  在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看來,京東深度挖掘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內在潛力並應用於業務場景,對供應鏈管理流程實施了全方位優化,大幅提升各業務運營效率,從而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環境中進一步鞏固了自身的領先地位。

  “技術投入和創新能夠優化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供應鏈方面,技術賦能可實現更精準的庫存管理、更高效的貨物調配,降低運營成本;物流領域,創新技術能優化配送路線、提升自動化水平,加快商品流轉速度;用戶體驗上,藉助技術可提供個性化推薦、便捷的售後服務等。這些努力不僅有助於京東鞏固現有優勢,還能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開拓新機遇,持續爲用戶創造價值,爲行業發展樹立標杆。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