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證券:政策擾動下醫療器械短期承壓 長期持續看好創新+出海機會

智通財經
05-13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泰證券發佈研報稱,國內醫療器械行業依然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短期醫保控費在醫療器械領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但依然看好創新驅動下的進口替代以及全球化發展,預計多重負面正在充分釋放,未來趨勢有望邊際向好。該行持續看好國產企業在政策扶持以及技術驅動下,競爭力不斷提升,加速進口替代;另一方面建議結合國際化、行業競爭、公司經營節奏、主題投資等,積極佈局具有邊際向好趨勢、長期增長確定的優質個股邏輯標的。

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新冠影響逐步出清,多重政策擾動致院內診療短期承壓,國際化有望帶來新增長點。2024年醫療器械上市公司收入2542.67億元,同比增長0.19%,扣非淨利潤272.49億元,同比下降13.82%,不同子板塊分化明顯:2024年收入增速從高到底排序爲低值耗材(+12.86%)、高值耗材(+3.58%)、醫療設備(-1.38%)、體外診斷(-6.13%),扣非利潤增速從高到低排序爲低值耗材(+114.83%)、高值耗材(-4.09%)、醫療設備(-17.93%)、體外診斷(-47.04%)。

其中低值耗材在2023年行業下游去庫存的背景下,自2024年初開始,已恢復快速增長趨勢,疊加出海提速,行業比較優勢凸顯;高值耗材板塊不同細分受集採節奏影響分化顯著,集採出清品類如骨科、電生理等均有不錯增長表現;醫療設備大部分公司受招投標放緩和渠道去庫存影響,短期繼續承壓;體外診斷在疫後診療高基數、疊加DRGs、集採政策影響下,收入利潤均呈現下降趨勢。

24Q4加速包袱出清,25Q1耗材板塊表現相對穩健。2024Q4和2025Q1醫療器械板塊整體收入同比分別下降1.94%和6.12%,扣非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28.96%和16.48%,壓力主要來自體外診斷和醫療設備板塊,也是當前政策擾動較爲集中的細分,其中25Q1體外診斷板塊在上一年流感高基數影響下,表觀業績也有負面影響;利潤波動較大的原因一方面是醫保控費帶來的持續降價,另一方面也是部分企業在年底計提了資產或信用減值,進一步減輕包袱,在未來行業底部上行階段希望可以輕裝上陣。子板塊來看,收入同比增速從高到低排序爲低值耗材(24Q4爲+12.37%,25Q1爲+2.37%,下同)、高值耗材(+2.68%,+0.25%)、醫療設備(-0.74%,-5.27%)、體外診斷(-9.34%,-15.39%)。伴隨去庫存完成和集採進度加速,耗材板塊於25Q1率先企穩。

體外診斷:新冠影響逐步出清,DRGs 、集採、檢驗互認等政策對量價帶來持續影響。2024年子板塊收入下降6.13%(+52.78pp,相較2023年收入同比變化,下同),扣非利潤同比下降47.04%(+42.38pp),新冠影響較2013年同期大幅減弱,基本回歸常態化狀態,利潤下降高於收入一方面是DRGs、反腐等政策對終端樣本量帶來負面,規模效應下降,另一方面集採在生化端快速擴面執行,價格下行趨勢顯著;2025Q1,板塊收入同比下降15.39%(-6.89pp),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40.27%(-28.51pp),同比下降趨勢較2024年基本相近,一方面政策端進一步疊加檢驗互認等因素影響,集採在發光領域也開始執行,另一方面主要是流感高基數效應。

結合當前政策環境、競爭格局等,雖然行業短期承壓,但依然看好2條投資方向:1)出海,建議重點關注出海佈局早、持續海外中高端客戶突破的頭部企業。2)創新特色項目,如自身免疫、阿爾茨海默、IgA腎病等有望帶動企業實現差異化競爭,建議重點關注深度佈局創新特色項目的領先企業。

醫療設備:設備更新持續落地驅動24H2招投標陸續恢復,企業渠道庫存有望加速消化。2024年子板塊收入下降1.38%(-11.45pp),扣非利潤同比下降17.93%(-29.50pp),2025Q1設備板塊收入下降5.27%(-3.67pp),扣非淨利潤下降14.10%(-6.32pp),2024年醫療設備板塊受反腐、設備更新落地節奏等政策影響,終端招投標有所滯後,對企業收入利潤均有負面影響;2025Q1雖然招投標有所恢復,但考慮企業渠道庫存仍需時間消化,業績端拐點可能較招投標有所延後。

高值耗材:多細分進入後集採階段,創新驅動下看好管線豐富、有持續增長動力標的。2024年子板塊收入增長3.58%(+7.39pp),扣非利潤同比下降4.09%(+6.93pp),2025Q1高值耗材板塊收入增長0.25%(+0.39pp),扣非淨利潤下降6.15%(-9.32pp),在器械板塊下表現相對穩健,不同細分賽道受集採出清節奏差異,業績表現略有不同。考慮到國內“應採盡採”趨勢下,目前常用高值耗材大多已陸續納入國家或地方集採範圍,降價壓力持續釋放,相關品種國產中標份額提升顯著,多細分陸續進入後集採階段,通過推陳出新+出海等方式實現中長期持續增長。

低值耗材:低基數下增長表現亮眼,看好出海打開增長空間,重點評估地緣風險。2024年低值耗材子板塊收入增長12.86%(+20.18pp),扣非淨利潤增長114.83% (+169.70 pp),收入端板塊內大部分公司在下游去庫存完成後均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模效應提升下,利潤表現更加亮眼;25Q1板塊收入增長2.37%(-1.47pp),扣非淨利潤增長7.19%(-32.16%),低基數效應逐步消除後,迴歸常態增長趨勢,板塊內部逐步分化,具備新市場、新產品、新客戶邏輯的企業表現出更持續的增長趨勢。考慮到低耗板塊企業出海較多,這裏需要重點評估地緣風險,因此更看好具備客戶積累和海外產能的低耗企業,尤其是國內OEM/ODM爲主的企業不斷進入外資龍頭供應鏈體系,有望帶來中期持續高成長。

風險提示:產品市場推廣不達預期風險;政策變化風險;行業數據進行了一定的篩選和劃分,存在與行業實際情況偏差風險;研報信息更新不及時的風險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