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盈利,一家續虧,“鋰電雙雄”為何同境不同命?

藍鯨財經
05-13

文|華夏能源網

華夏能源網&華夏儲能(公衆號hxcn3060)獲悉,近日,“鋰礦雙雄”雙雙公佈2025年一季報。

天齊鋰業(SZ:002466)營收25.84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淨利潤1.04億元,已實現扭虧爲盈。

贛鋒鋰業(SZ:002460)營收37.72億元,同比下滑25.43%,虧損3.56億元,同比雖然收窄18.93%,但卻還在虧損泥潭中。同時,贛鋒鋰業一季度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暴跌1422%。

2024年,兩大鋰礦龍頭均以虧損收尾,但在2025年一季度,業績爲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

兩大鋰礦巨頭走上分叉路

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的成長軌跡曾高度重合,兩家公司都是鋰礦領域的巨頭,早期都從事鋰化工產品生產銷售,而後向上下游拓展。隨着公司規模擴大,行業快速變化,兩家公司走上了不同的發展之路。

天齊鋰業更聚焦於鋰電產業鏈的中上游,通過收購拿下鋰礦資源控制權,並將精力投入低成本高品位鋰精礦提取,專注鋰礦開採與鋰鹽加工。公司目前有兩大業務板塊,分別是鋰化合物及衍生品、鋰礦,2024年營收佔比分別爲61.8%和38.1%

贛鋒鋰業則佈局全產業鏈,不僅涵蓋鋰資源開採、鋰鹽加工,還將觸角深入鋰電池製造及回收環節,近年來又重金加碼固態電池,在鋰電池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2024年,贛鋒鋰業的鋰電池業務已提升至31.2%,成爲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

不同的路徑選擇,造就兩家鋰電巨頭所承受的外部擾動因素的差異。

A股17家有色-能源金屬上市公司股價表現(截至2025年05月07日)

對天齊鋰業業績影響最大的因素來自鋰鹽價格。

華夏能源網&華夏儲能注意到,碳酸鋰價格在2022年最高漲至60萬元/噸附近,此後劇烈震盪一路下滑。2024年,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依舊保持跌勢,從年初9.65萬元/噸跌至年末7.5萬元/噸,全年降幅爲22.2%。

受此影響,2024年成爲天齊鋰業上市以來業績表現最差的一年,全年淨虧損達到79億元。

同樣,鋰鹽價格下滑對贛鋒鋰業的業績也造成了很大影響。贛鋒鋰業表示,(2024年)受全球鋰鹽行業經歷深度調整,供需格局轉變、鋰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導致鋰鹽及鋰電池產品銷售價格下跌。數據顯示,2024年,贛鋒鋰業虧損20.7億元。

另外,贛鋒鋰業不僅要在上中游和天齊鋰業競爭,還要面對下游的寧德時代(SZ:300750)、比亞迪(SZ:002594)等鋰電巨頭的壓力。同時,贛鋒鋰業這種多元化、一體化的佈局,在一定程度上還與其自身的客戶成爲競爭關係,也因此造成客戶羣體態度搖擺,從而影響業績。

天齊鋰業靠什麼扭虧?

今年一季度,鋰價繼續下行,每噸跌至7萬元以下,目前已在6.8萬元/噸附近徘徊,2025年跌幅已達9%。

在此背景下,天齊鋰業何以能夠扭虧爲盈?

一方面,天齊鋰業控股子公司文菲爾德鋰礦定價週期縮短,其全資子公司泰利森的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時間週期錯配的影響已大幅減弱。

過去,天齊鋰業的成本端受到泰利森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的困擾,該機制通常基於較長的時間週期,並與之前的市場價格掛鉤。而在鋰價持續下跌的週期中,天齊鋰業的生產成本反映的是前期高價採購的鋰精礦,但其鋰化工產品的銷售價格卻跟隨當時的市場價格走低。這種成本與售價之間的“錯配”,導致了嚴重的利潤侵蝕。

鋰礦定價週期縮短,極大地緩解了錯配問題。隨着國內新購鋰精礦陸續入庫及庫存鋰精礦的逐步消化,天齊鋰業各生產基地生產成本中耗用的化學級鋰精礦成本基本貼近最新採購價格。

同時,受自產工廠爬坡及技改的積極影響,天齊鋰業2025年第一季度鋰化合物及衍生品的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

另一方面,鑑於智利SQM公司的稅務爭議裁決對其淨利潤的影響已於2024年度確認,因此天齊鋰業在今年一季度確認的對SQM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長。

此外,天齊鋰業在2024年計提了大額的資產減值,大幅減緩對2025年一季度業績的衝擊。

天齊鋰業(上)、贛鋒鋰業(下)淨利潤對比(製圖:華夏能源網)

而贛鋒鋰業一季度仍在虧損,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顯著惡化,從上年同期的1.18億元降至-15.71億元,暴跌了1422%。

這主要來自於兩方面影響,一是受鋰價下跌和國內銷售佔比上升影響,本期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同比減少;二是應收款項融資期末餘額較期初餘額增加15.92億元,因報告期內票據貼現利率較高,基於財務成本優化考慮,贛鋒鋰業主動控制票據貼現規模。

不僅如此,贛鋒鋰業持有澳大利亞鋰礦商PLS的股價在一季度大幅下跌,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雖然通過積極運用領式期權策略平衡股價波動風險敞口,有效對沖了PLS股價大幅下跌帶來的部分影響,但仍造成了2.12億元的損失。

從行業角度看,在2025年鋰鹽市場仍處震盪調整的背景下,天齊鋰業已走出負增長,贛鋒鋰業虧損幅度也收窄,意味着行業已經開始出現觸底回暖的好跡象。不過,如果今年鋰鹽市場供需關係無明顯改善,兩大鋰礦巨頭的業績仍面臨巨大的壓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