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回收開啓新紀元:“國家隊+產業龍頭+全球化服務商”共同打造循環經濟“新範式”

智通財經
05-13

自2024年10月18日掛牌成立以來,中國資源循環集團(以下簡稱“中國資環集團”)以“國家隊”身份展開一系列的戰略佈局,其通過央地協同與產業鏈垂直整合的雙輪驅動,加速構建了覆蓋廢鋼、電子產品、廢舊電池、有色金屬、塑料等全領域的資源循環生態系統。

根據公開報道,5月8日,中國資環集團旗下的中資環國際開發(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資環國際”)與全球資源循環渠道服務商晉景新能(01783),以及寧德時代(300750.SZ)控股的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普循環”)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實現了在鋰電池領域搭建了基於“資源+技術+渠道”完整生態閉環所形成的戰略性再生資源全球供應鏈,這也成爲了循環經濟領域“國家隊”整合行業資源,推動我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建設的“新範式”。

中資環國際是中國資環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化業務支點,其成立有着重要的戰略任務,其一是整合國內外再生資源供應鏈,構建“再生戰略物資資源池”,重點保障有色金屬、新能源電池等戰略資源安全,降低對外依存度。其二是依託大灣區區位優勢,銜接國際綠色標準,推動動力電池回收、生物基材料等核心技術的跨境研發與產業化落地,從而形成國際化的技術協同平臺。

作爲循環經濟“國家隊”的成員之一,中資環國際在政策研究、國際綠色標準制定、以及資源協調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但其若要構建完整的再生資源全球供應鏈閉環,還必須聯合市場中頭部的技術企業和領先的渠道服務商來破解行業分散、效率低等痛點問題。

正是基於此邏輯,中資環國際與晉景新能、邦普循環的三方合作便由此而生,三方擬在政策研判、技術協同及海外網點建設領域展開深度探索,通過戰略協同,實現資源互補,從而構建覆蓋回收-拆解-再生-應用的全生命週期管理閉環。

晉景新能擁有的香港首間動力電池處理設施對於組建戰略性再生資源全球供應鏈具有特殊的戰略性意義。據公開資料顯示,晉景新能的香港首間動力電池處理設施是香港乃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鏈的關鍵項目,集智能處理、梯次利用、資源再生於一體的高智能儲能產品處理基地,設計產能直接可滿足香港2035年規劃的電動車電池處理需求,預計於2025年底試運營,並於2026年正式投產。在簽約儀式上,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出席並表示,該項目既是香港電池回收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配合香港政府電動車電池生產者責任計劃的重要平臺。

作爲串聯起大灣區與國外資源、國內製造通路的關鍵載體,晉景新能香港首間動力電池處置設施已成爲其區域協同與全球化戰略的核心樞紐,有望成爲未來香港從傳統金融中心向“國際綠色科技樞紐”轉型的標杆案例。這就意味着,在以香港爲“橋頭堡”建立鏈接海內外市場的戰略性再生資源全球供應鏈這一過程中,晉景新能將扮演關鍵性角色。

與此同時,晉景新能在全球市場中擁有的豐富渠道網絡,也是中資環國際在組建戰略性再生資源全球供應鏈中急需的。作爲全球循環經濟領域的領先玩家之一,晉景新能搭建的立足於香港、鏈接粵港澳、輻射東南亞及歐美市場的全球電芯循環服務體系已展現出巨大價值,該體系目前在全球28個國家擁有超過70個服務網點及本地業務。

在素有“渠道爲王”的海外市場中,晉景新能憑藉在全球擁有豐富的回收網點及強大的運營實力,已成爲新能源企業出海和回收企業組建海外回收渠道的首選服務商,包括國軒高科晶科能源、華友循環、中天儲能等一系列各領域的頭部企業均是晉景新能的客戶。且隨着此份三方合作的簽署,晉景新能未來亦有較大可能通過與邦普循環的合作而打入寧德時代的鋰電池回收供應鏈。

而邦普循環在此次的三方合作中,則扮演着技術提供者的角色。作爲寧德時代的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環亦是全球廢舊電池循環利用領域的技術引領者,其擁有從電池回收到材料再生的閉環技術體系,其自主研發的定向循環DRT(Direct Recycling Technology)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率先破解了“廢料還原”這一行業難題,成爲其核心競爭力的基石,該技術讓其金屬回收效率全球領先且實現了特種電池回收技術的突破,填補了行業空白。

由此可見,此次的三方合作是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首次實現“國家隊+產業龍頭+全球化服務商”的強強聯合,從而形成“資源+技術+渠道”的完整閉環生態,這意味着動力電池回收產業正式邁入體系化、全鏈條競爭的新階段,此次合作也是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乃至整個循環經濟領域的“體系化輸出”的新標杆。

可以預見,中國資環集團未來可能將中資環國際在動力電池回收產業中的打法向循環經濟領域的廢鋼、電子產品、有色金屬等其他行業中複製,通過對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深度整合,大幅提升我國循環經濟的全球競爭力以及資源利用效率,從而爲加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化轉型,以及“雙碳”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而像晉景新能、邦普循環這樣被納入“國家隊”合作體系中的企業,則有望憑藉強強聯合、協同互補的戰略優勢最大程度的受益於全球循環經濟產業的持續發展,這在不斷鞏固自身領先市場地位的同時,也爲構建全球綠色循環經濟的新格局貢獻中國力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