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5年5月12日,來自四川成都的的東方妍美(成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Eastenova (Chengdu) Biotechnology Co., Ltd.(以下簡稱“東方妍美”)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IPO上市。
東方妍美招股書鏈接: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5/107366/documents/sehk25051201216_c.pdf
主要業務
東方妍美,成立於2016年,作爲一家主要從事再生醫學醫療器械及特醫食品研發、生產及商業化的醫療健康企業,旨在成爲中國再生醫學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航者及特醫食品行業的先驅。
作爲再生醫學材料技術平臺企業,東方妍美的產品組合目前包括兩大產品線:再生醫學材料注射劑、再生醫學材料醫用敷料及補片。
再生醫學材料注射劑,東方妍美擁有13款候選產品(均屬第三類醫療器械),包括核心產品XH301(專爲治療鼻脣溝皺紋)及候選產品XH321(用於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其中兩款候選產品已進入註冊審評階段。
在再生醫學材料醫用敷料及補片產品線中,東方妍美有7款產品已取得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批准,另有一款用於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的交聯ECM候選產品XH322處於臨牀前階段。
東方妍美計劃高效推進正處於臨牀或註冊審評階段的八款候選產品的研發進展,包括核心產品XH301、正處於國家藥監局註冊審評階段的XH305,以及六款正處於臨牀試驗階段的候選產品。公司也正在準備爲核心產品XH301提交歐盟CE標誌認證申請。
東方妍美也積極推進臨牀前階段候選產品的研發進展,包括PEG改性再生醫學材料注射劑候選產品XH309與XH312、豬I型膠原爲主要成分的再生醫學材料注射劑候選產品XH306、XH321、XH322,力圖儘快將這些產品推向臨牀試驗階段。
就特醫食品產品線方面,東方妍美的特醫食品產品線包括兩款獲市監總局批准的產品,以及7款研發中的候選產品,包括3款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
此外,東方妍美還按項目基準不時通過提供與醫療器械產品開發相關的醫療研發及諮詢服務,通常包括醫療研發、諮詢、檢測、營銷及培訓服務,以此獲得收入。
股東架構
招股書顯示,東方妍美在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
張新明先生、付劼博士、唐海威先生、寧波幹禧,一致行動,作爲控股股東集團合計持股約46.27%。
此外,東方妍美的股東還包括陽光諾和(688621.SH)、康哲藥業(00867.HK)、蘇州佳鴻、深圳國資委控制的數家實體、成都國資委旗下成都交子投資等。
董事高管
東方妍美董事會由8名董事組成,包括:
3名執行董事:張新明先生(董事長、總經理、總裁)、付劼博士(副總裁)、唐海威先生(副總裁);
2名非執行董事:利虔先生(陽光諾和(688621.SH)董事長)、姜非博士(康哲藥業(00876.HK)首席投資官);
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鄭豪先生(尼克松· 鄭林胡律師行聯合創辦人、首席合夥人)、龔濤博士(四川大學教授)、張曉宇女士(曾任迪威迅(300167.SZ)的董祕及附屬公司副總經理)。
除執行董事外,高管包括王緒海先生(副總裁)、張天明先生(江蘇西宏總經理、江蘇宏浚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宿遷研美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新明先生的兄弟)、何偉女士(潤美時光副總經理)、徐增松先生(江蘇西宏副總經理)。
監事會3名:程華中先生(監事會主席、運營管理部總監)、呂學富先生(江蘇西宏技術部副總監)、陳文潔女士(潤美時光註冊評估部副總監)。
公司業績
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2023年和2024年,東方妍美的營業收入分別爲人民幣1,288.2億和1,452.0億元,相應期間的研發成本分別爲人民幣4,572.6萬和4,495.0萬元,相應期間的淨虧損分別爲人民幣6,350.1萬和6,938.3萬元。
中介團隊
東方妍美是次IPO的的中介團隊主要有:
建銀國際爲其獨家保薦人;
安永爲其審計師;
中倫爲其公司中國律師;
盛德爲其公司香港律師;
漢坤爲其券商中國律師;
漢坤(香港)爲其券商香港及美國律師;
仲量聯行爲其獨立物業估值師;
浩德融資爲其合規顧問;
弗若斯特沙利文爲其行業顧問。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衆號平臺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上市、美國上市等境外IPO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