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經理張宗生表示,隨着全球AI應用與高性能計算(HPC)需求快速擴張,臺積電持續加快製程升級與全球建廠腳步,今年不僅是臺積電2nm量產元年,且3nm產能將再大增六成,以迎合客戶強勁需求。他並透露,今年預計添加九座廠區,包括八座晶圓廠與一座先進封裝廠。
臺積電供應鏈透露,受惠臺積電持續增加資本支出及宣佈在中國臺灣、美日德展開全球佈局,相關供應鏈,尤其設備和材料廠如弘塑、辛耘、萬潤、中砂、昇陽半及光洋科等,將挹注強大運營動能。
張宗生昨出席臺積電技術論壇中國臺灣場時說,臺積電3nm家族製程已進入第三年量產,包括N3E、N3P、N3X等多樣技術版本,能滿足客戶多樣化產品需求,預期今年3nm整體產能將增長超過60%。他表示,儘管3nm製程複雜度高於前代,但良率表現仍維持與5nm相當水準,甚至已具備車用芯片的品質要求,相關產品今年已開始出貨。
臺積電2nm技術採用新一代納米片晶體管架構。張宗生說,2nm初期良率已超越預期,將於今年下半年大規模量產,並在新竹寶山與高雄楠梓建置專屬產線。
張宗生以臺積電AI加速器出貨,印證AI芯片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至2025年預估將增長12倍,與AI直接關鏈的大面積芯片出貨量也將增長8倍。
爲應對需求爆發,張宗生表示,臺積電正積極擴充全球產能,今年預計將添加九座廠區,包括八座晶圓廠與一座先進封裝廠。
至於全球佈局,張宗生說,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區已於去年底量產4nm製程;日本熊本廠也於今年初加入生產行列,良率表現與中國臺灣接近;熊本二廠也已展開興建;德國德累斯頓也如期進行,鎖定特殊製程廠,配合歐洲夥伴打造韌性供應鏈。
先進封裝領域方面,張宗生表示,臺積電3D Fabric平臺通過先進的技術集成,不僅解決芯片設計複雜性,也通過導入AI自動化,大幅提升高良率表現。其中SOIC的產能自2022年以來已倍增、CoWoS產能年增也高達80%,並於臺中、嘉義、竹南與龍潭和臺南等持續擴大封裝廠產能將支持大量AI與HPC應用需求,並規劃設立海外封裝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