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電年報|行業“馬太效應”顯著 包括格力在內半數公司營收縮水 康佳、惠而浦、雪祺電氣業績持續下滑

新浪證券
05-15

  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家用電器上市公司半年報已全部披露完畢。其中,以申萬二級行業劃分的白色家電行業在2024年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0465.29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914.88億元。

  過去一年中,白色家電行業在宏觀經濟波動、“以舊換新”“家電國補”等政策刺激、消費需求結構性調整的背景下,呈現出顯著的“馬太效應”。龍頭企業憑藉規模優勢與技術創新持續鞏固市場地位,而中小企業在成本壓力與競爭加劇的雙重衝擊下,業績分化進一步擴大。

  業績分化“冰火兩重天” 包括格力在內半數公司營收縮水

  從業績規模來看,白電三巨頭美的、海爾、格力與其他公司一直存在着巨大差距,然而在三巨頭內部,差距也依然在進一步拉大。其中,2024年美的集團以4071.50億元的營業收入與385.37億元的歸母淨利潤位居榜首,同比增長率分別爲9.44%、14.29%,相比海爾智家格力電器也明顯領先。而海爾智家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859.81億元,歸母淨利潤187.41億元,扣非淨利潤佔比達到95%,盈利質量較高。相比之下,格力電器卻有所掉隊,不僅營業收入縮水7.26%,規模甚至還不及美的集團的一半,同時歸母淨利潤增速也墊底,僅爲10.91%。

  除了白電三巨頭之外,2024年TCL智家通過跨界佈局智慧家電進一步實現了穩健增長,營收與淨利潤分別增長20.96%、29.58%,扣非淨利潤佔比高達97.88%。

  但需要關注的是,在白色家電行業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半公司在2024年出現了營收下滑,除了格力電器之外,還包括康佳、澳柯瑪惠而浦雪祺電氣。其中,康佳與澳柯瑪是白色家電行業中唯二虧損的公司,康佳在2024年更是鉅虧32.9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52.31%,近年來康佳由於傳統家電業務萎縮,新興業務尚未形成支撐,業績頻頻下滑;而澳柯瑪在2024年則由盈轉虧,同比下滑186.56%。雪祺電氣則與白電行業大多老牌上市公司不同,其在2024年初剛剛上市,而在上市首年則交上了一份營收、歸母淨利潤雙雙下滑的成績單。

  行業整體“高毛利、低淨利” 康佳毛利率、淨利率雙墊底

  從盈利能力相關指標來看,白電行業整體呈現“高毛利、低淨利”特徵,但企業間分化明顯。

  格力、美的、海爾作爲白電三巨頭依然穩居盈利能力的第一梯隊,其中,格力電器以29.43%的銷售毛利率與17.11%的銷售淨利率領跑行業。相比之下,美的集團與海爾智家的毛利率分別爲26.42%、27.80%,淨利率分別爲9.52%、6.85%,相比格力電器有所遜色,但依然領先其他白電公司。

  相比於行業中頭部公司較爲穩定的盈利能力,部分中小企業則盈利能力堪憂。澳柯瑪銷售淨利率-0.61%,扣非後進一步惡化至-0.97%,反映其低毛利產品佔比過高,抗風險能力較弱。而康佳則更是以其4.40%的毛利率墊底行業,也是白電行業中唯一一家毛利率低於10%的公司,或與其黑電、白電業務的結構變化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帶來影響有關,由於其2024年鉅虧超30億元,導致其淨利率僅爲-34.95%,扣非後-28.84%,反映出其核心業務已陷入嚴重虧損。

  海爾智家銷售費用是研發3.13倍 澳柯瑪、康佳、惠而浦、雪祺電氣研發費用同比減少

  從費用方面來看,銷售費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對於推廣產品、拓寬渠道的支出,而研發費用則表現了公司對於產品質量、技術創新乃至品牌的長期發展的看重程度。從費用支出的規模來看,白電三巨頭依然遠超過其他公司,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的銷售費用分別爲335.86億元、387.54億元、97.53億元,海爾智家以11.74%的銷售費用率位列第一,而其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倍數也在行業中最高,銷售費用高達研發費用的3倍。

  與此同時,白電行業公司的研發費用率整體相對一致,基本在3%-5%之間。然而,2024年,有4家公司的研發費用同比減少,包括澳柯瑪、康佳、惠而浦、雪祺電氣,分別同比減少了3.42%、16.38%、6.43%、9.09%。業績的持續下滑甚至虧損,自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對於研發的進一步投入,但長此以往也可能惡性循環,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會受到負面影響。

  惠而浦銷售回款能力行業墊底 康佳存貨週轉天數超百天或存庫存積壓、滯銷風險

  營運指標揭示了企業日常經營的健康程度,標紅數據則凸顯了部分企業當下或存在一定流動性危機。

  2024年,白電三巨頭美的、格力、海爾的“造血”能力與營運效率依然遙遙領先其他白電公司,但在三巨頭內部也存在巨大差距,美的集團2024年實現超600億元的經營性現金淨流入,而格力與海爾同期則不到300億元。而位列其後的海信家電長虹美菱、TCL智家則分別爲51.32億元、39.70億元、22.47億元。

  與此同時,其餘公司的週轉困境卻進一步加劇。康佳的存貨週轉天數100.78天,遠超行業均值,或反映其存在一定庫存積壓、滯銷風險,若需求疲軟持續,可能引發資產減值風險。而澳柯瑪淨營業週期79.18天,爲行業最高,其低效的供應鏈管理或進一步侵蝕利潤空間。

  更何況,惠而浦是2024年白電行業中唯一一家經營性現金實現淨流出的公司,爲-0.57億元,而其應收賬款週轉天數高達149.99天,表明其較弱的銷售回款能力。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