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最近,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在直播中調侃理想汽車掌門人李想2萬元預算都得自己審批,這麼摳嗎?對此,他回答道,“我們家公司從最開始創辦的時候,融資一直很困難。節約的日子過慣了,花錢還是很節約的,所以對這些預算,要卡得很緊。”
按理來說,對於區區不起眼的2萬元預算,即便是創業公司一把手,也幾乎不會過問。更何況,如今理想已蛻變爲千億營收的大廠,一把手李想竟然要親自審批,大廠風範蕩然無存,精打細算似乎有點過頭了,不禁讓人大感意外,這你受得了嗎?不過,細想一下,這倒挺很符合外界對理想一貫的認知:摳廠。
在我看來,對於親自審批2萬元預算,李想的回答挺實在的。簡單來說,理想之所以養成了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習慣,即便已實現穩定盈利,仍堅守這一風格,的確與當年融資困難密不可分。正是因爲真正過過苦日子,李想纔會把摳預算看得如此重要。
很難想象,造車這種動輒上百億的資本遊戲,在C輪融資之前,理想僅靠10億美元硬撐5年之久。但到了2019年,理想融資受阻,曾見過多達100多個投資人,幾乎命懸一線。用李想的話來說,2019年比2022年更難,血都快斷掉了,即陷入至暗時刻。
幸虧當時李想遇到一生的貴人——美團掌門人王興,後者及時伸出援手,才解了理想的燃眉之急。2019年8月,理想完成5.3億美元C輪融資,其中王興個人投資2.85億美元,且建議理想提前投資供應鏈。
李想曾自曝,“2019年王興投完以後跟我們講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應該提前投資供應鏈,當時我也明白他說的道理,但爲什麼沒做?這點錢只夠活下去,根本不夠投,人窮志短。”
除了王興之外,理想C輪融資還出現美團的身影,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出資1500萬美元。1年後,美團繼續加碼,理想上市前完成D輪5.5億美元融資,其中美團領投5億美元。事實上,王興和美團重倉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看中創始人李想本人。
王興對李想讚賞有加,直言他是一位非常有潛力的創業者,以至於很多人低估了他,並相信未來李想會成爲中國頂級創業家,而且是從未上過大學的創業家。而李想也與王興惺惺相惜,曾公開稱讚和表達感恩之情,“第一是給我們‘供血’,而且是雪中送炭,這個肯定是一輩子的恩了。第二是王興很多時候從認知層面給了我很多啓發,我覺得這是他給我的兩個最大的幫助。”他說道。
2020年,隨着首款量產車型理想ONE短短半年便交付1萬輛,理想轉危爲安,開始步入發展正軌。彼時,曾經的造車新勢力優等生拜騰汽車卻陷入至暗時刻,宣佈中國區將從7月1日起停工停產,時間預計爲6個月,讓人唏噓不已。當時,李想在朋友圈轉發一篇題爲《300人喫掉5000萬元零食、一盒名片上千,拜騰怎樣燒掉了84億?》的文章,並有感而發地寫道:
“理想汽車至今爲止超過3200人的團隊中,只有兩個副總裁,連高級總監都寥寥無幾。行政要求(員工)出差經濟艙都必須買折扣最低的,經濟酒店都要兩個同性在一起住。理想ONE的上市發佈會用了不到200萬拿到上萬的訂單。”
李想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在於文章中提到拜騰花錢完全毫無節制這一細節,即所有東西都要用最頂級的。無論是供應商的選擇、員工名片還是品牌店店員的服裝、員工零食(300人喫掉5000萬元零食),花錢大手大腳,哪怕是在極度缺錢不得不遠赴迪拜拉融資,往返開銷竟然高達數百萬元,這讓他震驚不已,作爲喫瓜羣衆的我也驚呆了!
雖然理想早已把花錢剋制刻入骨子裏,成爲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但凡事都有例外。據理想高管“硬哥”透露,唯獨安全相關預算除外,不需要李想審批,直接通過。畢竟,安全是最大的豪華,車企再怎麼重視也不爲過,他列舉了兩個理想MEGA的例子:
一是當發現理想MEGA的A柱盲區存在撞人的可能,李想堅決要改,不惜成本地重新設計A柱、前門環、重做碰撞試驗,即便延期近半年才上市也在所不惜。二是2024款理想MEGA沒有電吸門的原因在於,前門的高強度防撞梁與電吸鎖發生衝突,爲了保碰撞安全,才放棄電吸鎖,2025款終於加上電吸鎖,額外付出大量成本。
或許,用“摳廠”來形容理想並不完全準確,該省省該花花,纔是理想的本來面目。這也是它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精進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高強度的費用控制,成爲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扭虧爲盈的車企。
說白了,這正是李想的過人之處,不僅懂得如何找到靠譜的錢爲己所用,遇到貴人王興,也深諳花錢這門藝術的精髓,管理費用率顯著低於行業競爭對手,才得以帶領理想持續向上突破,走向成功冥冥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你說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