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消費領域牛股頻出。潮玩領域的泡泡瑪特、黃金板塊的老鋪黃金等的股價在年內創造了超10倍漲幅。業內人士認爲,新消費股表現亮眼的背後,代表了消費者對這些新消費趨勢的認可。近年來,以情緒價值、悅己消費等爲代表的新消費崛起,反映了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和消費需求的多元化。消費者不再僅僅滿足於商品的基本功能,開始更加註重消費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與滿足。因此,跟“情緒價值”相關的概念股成爲投資的“香餑餑”。
信息時報記者張柳靜
多隻消費股股價翻倍
近期,新消費板塊引來市場密切關注。同花順數據顯示,該板塊年內已經有多隻個股的股價實現了翻倍。其中,老鋪黃金今年以來漲幅超180%,上市至今股價漲幅已超1000%;泡泡瑪特今年以來漲幅超110%,股價從最低點9.808港元至今漲幅已超1900%。
另外,新上市的奶茶股也有較好的表現。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初,茶飲連鎖品牌古茗在港交所上市,儘管上市首日破發,但今年以來已漲近150%。蜜雪集團3月上市,融資認購額創下港股市場新股認購紀錄,最新市值已超1800億港元。股價方面,上市當日的開盤價爲262.00港元/股,而最新每股股價已經超過了400港元。
新消費股表現驚豔的背後,有不少基金經理已經提前抓住趨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泡泡瑪特被168只基金重倉持有5971.08萬股。同時,泡泡瑪特還進入公募基金前三十大重倉股。
記者注意到,長城港股通價值精選在2023年一季度重倉股中就買入了泡泡瑪特,中間雖然有增減倉,但一直都在持有,可以說是全程體驗了一把泡泡瑪特超10倍的漲幅歷程。
今年一季度,銀華基金基金經理張萍管理的銀華品質消費股票首次重倉了泡泡瑪特和毛戈平,上述兩隻股票分別位列該基金第四、第五大重倉股。另外,廣發基金基金經理李耀柱管理的廣發滬港深新機遇股票,一季度也大幅增持並重倉了泡泡瑪特、老鋪黃金和毛戈平。
從業績表現來看,這段時間重倉泡泡瑪特的基金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長城港股通價值精選、富國全球消費精選、銀華品質消費股票等基金、永贏新興消費智選等漲幅年內都在20%左右。
新消費股緣何大漲?
消費股爲何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股價大漲?業內人士認爲,近年來以情緒價值、悅己消費等爲代表的新消費崛起,反映了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和消費需求的多元化。消費者不再僅僅滿足於商品的基本功能,開始更加註重消費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與滿足。
新金融專家餘豐慧表示,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的股價爆發性,反映了市場對這兩家公司所代表的新消費趨勢的認可。“泡泡瑪特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強大的IP創造能力和獨特的盲盒銷售模式,通過不斷推出新的限量版產品,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形成了高度的品牌忠誠度。而老鋪黃金則受益於傳統工藝日益受到歡迎,以及消費者對於高品質、設計感強的珠寶首飾的需求增長。兩家公司都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中建立了明顯的競爭優勢,並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
前不久,泡泡瑪特發佈2024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30.4億元,同比增長106.9%,經調整淨利潤34.0億元,同比增長185.9%。目前,泡泡瑪特已形成了以設計師、零售渠道和產業鏈爲支點的品牌優勢。同時,其還與世界知名品牌合作,爲經典IP形象打造時下年輕消費者喜愛的潮流產品。
老鋪黃金方面,其產品包括日常佩戴的飾品,亦包含傳統手工藝品、文房文玩金器、日用金器和居家擺件。2024年,老鋪黃金實現銷售業績98億元,同比增長166%;實現淨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254%。
對於新消費的投資,餘豐慧表示,當前,隨着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市場上出現了更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如個性化、健康化的產品和服務更受歡迎。“這對公募基金的投資策略提出了新要求:不僅要關注傳統藍籌消費股,還需加大對新興消費品牌的挖掘,特別是那些具有創新能力、能夠迅速適應市場變化的企業。”此外,他還提醒投資者,要具備更加開闊的視野,靈活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投資知多D
避免單一賽道集中持倉
隨着一季度業績披露完畢,基金重倉股近期也開始瘋狂異動,且大多集中於新消費領域。行業分析人士袁璽璽表示,這反映了公募基金和普通投資者在面對高波動性股票時的短期行爲特徵。儘管短期內情緒化投資可能帶來收益,但從長期來看,這種行爲可能導致錯失優質資產或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因此,投資者應更加註重基本面分析和長期價值投資,而非單純追逐短期熱點。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消費市場正在從傳統消費向新消費轉型,消費者對個性化、情感化產品的需求增加。消費市場的分化趨勢愈發明顯,部分品牌通過極致性價比或高端化構建壁壘。這提示投資者在投資策略上需要更加靈活,既要關注傳統消費股的穩定性和增長潛力,也要積極佈局新消費領域的優質企業。同時,投資者應加強對市場趨勢的研究,避免因單一賽道集中持倉而面臨較大波動風險。
基金經理看市
消費、新消費將持續向好
談及消費市場的投資機遇,鵬華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張羽翔認爲,以下三大方向值得關注。
一是必選消費展現防禦價值。食品飲料、日用品等剛需品類需求穩定,受政策託底的效應相對較強。
二是新消費業態快速崛起。AI技術賦能催生AI眼鏡、智能家居等創新產品,這些品類正從概念走向量產。“傳統家居行業通過智能化改造打開增長空間,聲控設備、全屋聯網等方案已在終端市場落地。”張羽翔特別提到,醫美、寵物經濟等“悅己型”消費增速亮眼,國貨品牌借勢搶佔中高端市場。
此外,下沉市場釋放增量空間。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的消費升級趨勢明確,政策引導下的家電下鄉、汽車置換成效顯著。“蜜雪冰城等企業通過供應鏈優化實現渠道下沉,印證了縣域市場的增長潛力。”張羽翔分析稱,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等政策,將持續激活家居、建材等房地產市場,使其逐漸企穩。
具體到投資佈局上,張羽翔對比A股與港股消費板塊差異:A股必選消費(如白酒、食品),其受政策託底效應更強,防禦屬性突出;港股消費股中,文旅、本地生活等服務類企業彈性相對更大。對於投資策略,他建議關注兩大主線:一是政策持續加碼的以舊換新、縣域消費等領域;二是Z世代驅動的國潮、文化IP等新消費。
張羽翔表示,隨着國內消費提振政策不斷加碼,疊加國內消費市場新模式、新形態、新熱點不斷湧現,消費板塊未來持續向好趨勢不變。
(文章來源:信息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