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師傅”衝刺IPO,雷軍迎來好消息!

市場資訊
05-15

  來源:IPO日報 

  日前,杭州銅師傅文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銅師傅”)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於主板上市,招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來源:銅師傅淘寶官方旗艦店

  雷軍投資

  “銅師傅”創始人俞光曾在媒體專訪中透露,他創業的原因是出於一次購買“未果”。

  2013年,俞光在杭州爲朋友挑選喬遷禮物時,遍尋市場卻找不到一尊兼具品質與性價比的銅製關公像。高端作品標價動輒數萬元,低端產品則粗糙廉價,這種兩極分化的市場現狀讓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於是,銅工藝品牌 “銅師傅” 應運而生。

  俞光憑藉多年在建材行業的經驗,敏銳地察覺到銅材質的獨特優勢。

  作爲僅次於金銀的貴金屬,銅不僅具有高貴的質感,還具備優異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夠駕馭傳統、現代等多種藝術風格。與陶瓷相比,銅器不易碎裂;與木雕相比,更適合規模化生產。俞光帶領團隊改良千年古法 “失蠟鑄銅法”,獨創永不褪色的高溫着色和彩繪工藝,成功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打造出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銅製工藝品。

  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銅師傅精準把握市場需求,採取 “藝術品的品質、工業品的價格” 策略。從39元的銅葫蘆掛件到39999元的千手觀音像,均以成本定價法普惠大衆。2015年,銅師傅通過淘寶衆籌一炮而紅,隨後與美國時代華納合作蝙蝠俠IP、向奧巴馬贈送定製銅像等事件營銷,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2017年,俞光帶着黑底紅字的PPT和沉甸甸的銅像樣品,前往北京順爲資本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簡稱“順爲資本”)進行路演。原本20分鐘的議程,因順爲資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小米”)董事長雷軍對“小米式性價比革命”的強烈共鳴,持續了一個半小時。路演中,俞光着重介紹了銅師傅是如何從小米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中學習,發展出了自己的八字訣,即“降維、專注、極致、口碑”。

  當晚,俞光剛下飛機便收到雷軍拍板投資的消息,順爲資本與小米以20元/股的價格合計購入267.46萬股。此後兩年間,銅師傅完成四輪融資,累計融資超8.2億元。雷軍更是公開稱:“銅師傅是我們整個小米體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業。”

  截至IPO前,俞光以26.27%的持股比例穩居第一大股東,雷軍背後的順爲資本和小米控股的天津金米分別爲第一和第二大機構股東,持股比例爲13.39%、9.56%。

  銷量領先

  據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4年銅師傅在中國銅質文創市場以35%的收入份額位居第一。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獲1575項藝術著作權、285項外觀設計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軟件版權及2項發明專利。

  招股書顯示,銅師傅覆蓋了研究、設計、開發、生產與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對產品從創意到成品的全流程把控,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作爲中國領先的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品牌,銅質文創產品是其核心品類,其產品覆蓋擺件、收藏品等多種類型,如銅擺件、銅飾品、銅畫等,吸引了一批對銅工藝品感興趣的消費者,爲公司貢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

  2022年至2024年(下稱“報告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5.03億元、5.06億元及5.7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6.54%;同期淨利潤分別爲0.57億元、0.44億元和0.7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7.78%,業績整體表現穩中有升。

  報告期內,公司線上模式銷售的總額分別佔總收入的80.9%、79.2%、77.2%。報告期內,銅師傅在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的銷售額持續增長,在天貓和京東的銅質文創產品類別中排名第一。

  多重困境

  雖然銅師傅在銅質文創市場處於領先地位,但公司仍然面臨着多重挑戰。

  首先,隨着市場的發展,新興品牌不斷湧現。目前,該市場前三企業已佔據71.9%的份額,競爭較爲激烈。

  一直以來,銅師傅專注拓展自身IP體系。報告期內,公司自研IP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94.1%、88.3%及93.7%,未來公司還計劃繼續投資原創IP的保護和開發。不過隨着產品增多,外部威脅也在增加,比如知識產權侵權、假冒產品和未經授權使用品牌標識等,一些相似品牌用類似名稱推出類似產品,可能會造成品牌混淆,影響公司形象。

  此外,公司研發主要投向原創設計、樣品開發和工藝改進,報告期內研發投入佔各年總收入的3.7%、5.7%及4.9%。

  然而,銅質產品創作需要大量人力、時間和材料,創作週期長、工序多,如果創作和生產部門合作不順,可能導致延誤、成本上升或質量不穩定。而且如果無法留住關鍵設計人才,或者與外部創作者、機構的合作中斷,新產品開發會受影響,產品質量、數量或發佈時間出問題,都會削弱品牌影響力,影響市場份額。

  業內人士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銅師傅收入結構相對單一,銅質產品收入長期超過95%,塑膠潮玩等多元化業務佔比僅2.5%,進展緩慢,這種依賴單一品類的模式存在較大風險。

  從成本來看,報告期內產品直接材料(主要是銅)佔總營業成本的51.9%、47.1%及47.1%,而中國銅價整體呈上升且波動趨勢,2019年到2024年,年均價格從每噸越4.76萬元漲到8萬元,2024年5月達到約8.87萬元的歷史峯值。如果銅價持續上漲,生產成本會上升,若公司無法轉移成本,利潤空間會被擠壓,盈利能力受影響。

  在銷售渠道方面,公司主要依賴天貓、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截至2024年底,只有9家直營店和68家授權店。有專業人士認爲,這帶來兩方面風險:一是平臺流量成本上升,增加營銷和銷售成本,壓縮利潤;二是平臺政策調整,比如搜索算法、促銷規則變化,可能導致產品曝光度下降,銷售受限。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