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5月8日訊(記者 金磊 朱荻)2025年5月15日晚,金融壹賬通(06638.HK)公告,要約人鉑煜有限公司要求董事會就根據公司法第86條以協議安排方式將公司私有化向計劃股份(包括美國存托股相關計劃股份)持有人提出該建議,相關私有化惟須待先決條件達成及條件達成或獲豁免(如適用)後方可作實,而一經批准及實行,將涉及註銷計劃股份及(作爲代價)就每股計劃股份以現金向計劃股東支付註銷價,以及撤銷股份於聯交所及美國存托股於紐交所的上市地位。
要約人爲一家於英屬維爾京羣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爲平安集團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要約人的主要活動爲投資控股。要約人爲公司的控股股東。
註銷價2.068港元較最後交易日於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股份1.68港元溢價約23.10%。
受此消息影響,5月16日金融壹賬通全天一路走高,漲幅14.88%,報收1.93港元。
金融壹賬通在公告中稱,該建議爲計劃股東提供以較近期市價大幅溢價變現其投資的機會。
金融壹賬通稱,本公司股價長期低迷,自2019年於紐交所上市以來,美國存托股價格已下跌超過95%,部分原因爲結構性的低水平流動性、投資者信心減退及券商研報覆蓋不足。此外,自本公司股份於2022年以介紹形式上市以來,本公司股份於聯交所的交易流通量一直偏低,流動性不足限制股份對市場參與者的吸引力,並影響其價格以及股東在不對價格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大量買賣股份的能力。
金融壹賬通在公告中遺憾地表示了多年來來自第三方的收入一直維持在相對較低水平,始終未能脫離對平安集團的收入依賴。
金融壹賬通於2019年自平安集團分拆,其願景是向更廣泛的金融機構客戶提供其技術解決方案及數字基礎設施,並逐步降低對平安集團的收入依賴程度。儘管其仍致力於實現此長遠目標,但近年來宏觀及行業重大不利因素已對其業績造成負面影響,並阻礙實現此目標的可行性。
部分最大客戶及第三方銀行的盈利能力面臨下行壓力,導致信貸活動降溫及IT預算減少。此外,金融壹賬通繼續面臨來自國內傳統IT廠商及互聯網公司的激烈競爭。所有該等因素均抑制金融壹賬通第三方業務的增長。自2021年起,來自第三方的收入一直維持在相對較低水平,大部分收入貢獻仍來自平安集團及其聯屬公司。迄今爲止,金融壹賬通未能切實擴大其第三方業務收入。其仍高度依賴來自平安集團及其聯屬公司的收入,並繼續作爲平安集團的專屬公司營運。
金融壹賬通甚至承認了部分決策的無效令公司每況愈下。
部分由於一系列被證實無效的非有機增長措施及投資決策,包括收購一家持續虧損的資產負債管理平臺,本公司近年來財務表現每況愈下,包括於2023年及2024年收入減少及經營現金流出現虧絀。儘管本公司已實施重組措施以重新專注於核心業務,包括出售於香港的虛擬銀行業務及實施成本控制措施,但於2024年第三及第四季度實質積極影響仍較爲有限。因此,本公司認爲,全面扭轉企業虧損並實現其目標須投入大量時間及額外資源,並須同時推出新戰略措施。
作爲本公司的主要股東,要約人亦致力於實現該等長遠目標,並認爲該等舉措涉及重大營運風險,最適宜以私人公司形式實施。執行有關措施亦需大量資金,而本公司的交易流動性有限及估值偏低,對其籌集新資本的能力造成不利影響。一旦本公司成爲全資附屬公司,要約人計劃注入額外財務資源,並進一步將本公司與更廣泛的平安集團生態系統進行整合。
金融壹賬通2024年報顯示,全年營業收入22.48億,同比下降36.2%。其營業收入已經連續兩年大幅下降,較2022年的44.64億幾乎腰斬。
其中,來自平安集團及陸金所的業務降至13.07億,降幅高達44.6%。
2024年5月金融壹賬通公告稱獲中國平安集團若干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的通知,擬停止使用公司於加馬金融雲平臺提供的雲服務。隨後,金融壹賬通在7月戰略性逐步終止雲服務。從2023年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佔比來看,雲服務平臺曾是金融壹賬通最大的收入來源,在全部收入中佔比35.4%。而平安集團停止使用金融壹賬通的雲平臺服務後,也使金融壹賬通去年來自平安集團及陸金所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淨利潤方面,2024年繼續虧損4.6億元,較2023年的淨虧損3.63億元進一步擴大。
2018年至2024年,金融壹賬通已經累計虧損近72億。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