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7日),距離復旦大學建校120週年紀念日還有10天,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成立,重點支持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在醫療、教學、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持續發展。
基金啓動資金1億元人民幣,由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捐贈。基金計劃2027年復旦上醫創建一百週年之際,達成首期5億規模,到健康中國2030實現時,達到10億規模。
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捐贈簽約暨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啓動儀式今天在復旦大學逸夫科技樓舉行。在復星國際董事長、1985級哲學系校友、校董郭廣昌,復星國際聯席董事長、1987級生命科學學院校友汪羣斌,復星基金會理事長、2006級哲學學院校友李海峯,復星國際高級副總裁、復星醫藥董事長陳玉卿,復星國際副總裁、復星醫藥聯席董事長關曉暉,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復旦大學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錢海紅,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金海燕的見證下,復星基金會榮譽理事長、復星藝術中心主席、1990級新聞學院校友王津元與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許徵簽署捐贈協議。金力向王津元頒發捐贈鳴謝牌。
催化附屬醫院創新發展
賦能復旦新醫科建設
放眼國內外,不少知名高校已設立醫院發展基金或醫學類發展基金,支持醫學教育、科研、臨牀服務及人才培養。
復旦上醫是中國現代醫學教育的發祥地之一,復旦各家附屬醫院底蘊深厚、實力強勁、特色鮮明,是學校事業版圖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走向第三個新甲子的復旦,將把新醫科建設作爲關鍵引擎之一,以文理醫工四輪驅動加快建成一流創新型大學,這是大學、醫學院與醫院共同的時代命題。”裘新在總結講話中表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成立後,將着力加強附屬醫院與醫學院、大學的耦合聯動,賦能新醫科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
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將以催化醫院創新發展爲初衷,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與醫院發展前沿,優化資源配置機制,推動關鍵領域突破。基金主要用於支持附屬醫院全方位發展,包括但不限於醫療設備與技術提升、醫療人才建設、重點學科與特色專科建設、基礎設施與環境改善、公益與應急服務、科研與教學支持、醫院文化建設等方面。學校將盡最大努力支持基金運行發展,各附屬醫院也將發揮各自主觀能動性,積極向各方籌募資金,注入附屬醫院發展基金。
近年來,復旦在全國率先探索部委市三方共建託管新模式,爲綜合性大學辦一流醫學院注入新動能。復旦醫科整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醫學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深化,醫學拔尖人才培養質量穩居國內第一方陣。牽頭制定疾病診療指南、規範、標準、專家共識等400餘項,直屬附屬醫院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中名列前茅。全生命週期、大健康理念的醫教研融合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體系建設完善,疑難雜症危重症與專科疾病救治能力優勢明顯,獲批建設全國首個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和3個專科類國家醫學中心、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3個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服務健康中國、健康上海。截至2024年12月,附屬醫院獲批80餘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通過國家級平臺建設、學科集羣優化及中西醫協同創新,全面推動醫療服務質量提升,爲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健康需求提供有力支撐。
反哺母校發展
今日再捐1億
四十年前,郭廣昌從浙江橫店農村第一次坐火車來到上海,踏進復旦校園。“復旦給我的印象是包容。”郭廣昌在捐贈現場說,復旦教會他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問題、提出問題,“但不僅僅止於此,更重要的是用建設的眼光和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是復旦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1992年,受小平同志南方講話鼓舞,郭廣昌和幾位校友從復旦出發,投身實業。當時的復星,是一家一無市場、二無人才、三無資金的“三無企業”,但郭廣昌和校友們憑藉着騎着自行車滿大街做市場調查的拼勁,以及復旦教給他們的善於學習、勇於探索的精神,一步一步紮根成長。
經過逾30年發展,復星已成爲一家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復星總資產達7965億元,是中國少數既積累了深厚科技與創新能力,又具備全球運營與投資能力的企業。
長期以來,復星在發展企業的同時,飲水思源、回饋母校。2015年,復旦大學建校110週年之際,復星通過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億元設立“復旦-復星健康夢基金”,用於建設楓林校區一號科研樓“復星樓”,支持復旦醫科發展戰略以及獎勵在醫學科研、創新管理、成果轉化和教育發展等領域的傑出團隊和個人。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創建95週年之際,復星通過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向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捐贈,支持上醫文化中心項目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史館建設。2006年起,復星旗下核心子公司復星醫藥在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設立復星醫藥獎學金、獎教金。
今天,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的設立,再度詮釋了校友對母校的深情厚誼,體現了對教育醫療事業的深遠考量。
當前,大健康與生物醫藥領域的原始創新已成爲醫學競爭的主戰場。復旦大學以源頭創新助推新醫科建設,整合校內學科力量,圍繞臨牀科學研究的重大疾病與關鍵問題,致力顯著提升附屬醫院的臨牀研究水平,力求產出更多具有原創性和顛覆性的科研成果與技術突破,爲新醫科建設注入強大動力。連續一段時間以來,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的原始創新成果接連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復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郭廣昌說。此次選擇復旦大學附屬醫院作爲主要捐贈對象,正是希望通過復星的產業資源與復旦的科研教育能力,進行更深度、更有效的融合,積極推動源頭創新,在科研院所層面加大合作,推動成果轉化,打通創新的第一公里,通過公益的組織與推動,聚焦復旦-復星的核心醫療創新成果轉化,惠及千千萬萬個家庭。“只要復星還在,還在一步步發展,復星與復旦之間的支持合作就只會越來越多,感情也越來越深厚。”郭廣昌說,復星與復旦的合作重在長遠,“我覺得走得長更重要”。
校友的成就永遠是母校的最大驕傲,校友反哺母校發展更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成果,是對全體師生校友的精神激勵。此次由校友發起成立的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將助推附屬醫院的高質量發展。未來,也將有更多復旦校友、復旦之友接續支持,爲復旦新醫科建設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郝欣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