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 CEO 在 Computex 2025 回應小米自研 3nm 芯片 “玄戒 O1” 時,強調雙方合作穩固,類比三星案例稱高通仍將是小米旗艦機主要供應商。小米則於 5 月 22 日推出搭載自研芯片的小米 15s Pro 和平板 7 Ultra,以技術實力爭取供應鏈議價權。
高通同期宣佈進軍數據中心市場,借收購 Nuvia 的 Oryon 核心重啓 Arm 服務器芯片佈局,並調整 PC 市場目標(2029 年市佔率降至 12%),拓展企業級筆記本。其與臺積電合作緊密,年出貨芯片約 400 億顆,下一步瞄準機器人市場。
一、高通回應小米自研芯片:合作與競爭並存
高通 CEO 在 Computex 2025 上強調,與小米合作關係穩固,小米部分旗艦機仍將採用高通技術。他以三星爲例稱,即便品牌自研芯片(如 Exynos),高通仍是其旗艦機主要供應商,此模式同樣適用於小米。
高通通過 “生態壁壘 + 技術互補” 鞏固地位,小米自研則爲提升議價權,雙方形成“部分替代 + 部分依賴”的競合關係。
具體回應內容如下:
1、合作關係穩固:高通與小米有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小米的一些旗艦機仍會持續採用高通的技術。
2、類比三星案例:品牌廠商研發自家芯片並不罕見,如三星有 Exynos 系列 SoC,但高通仍是三星旗艦機的主要供應商,同樣,高通也將會是小米旗艦機的主要供應商,未來這一情況不會改變。
二、小米自研芯片突破:3nm 旗艦芯片量產落地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微博稱,小米自主研發的3nm工藝旗艦芯片“玄戒O1”已大規模量產,5月22日將推出搭載該芯片的小米15s Pro(徠卡三攝)和小米平板7 Ultra(14英寸巨屏OLED)兩款旗艦產品。 雷軍:小米3nm芯片已大規模量產
技術層面,“玄戒O1”驗證了3nm工藝與十核心架構的成熟度,打破“國產芯片難入旗艦”的認知,展現小米半導體設計的頂尖實力。
戰略層面,此舉可減少供應鏈依賴,通過自研芯片深度優化軟硬件協同(如適配徠卡影像),提升用戶體驗;
同時以技術實力爲籌碼,在與高通等供應商合作中爭取更主動的議價權,構建“自主+合作”的雙軌供應鏈模式,增強產業鏈話語權與抗風險能力。
三、高通多元化佈局:數據中心、PC 與機器人市場高通通過數據中心(Arm+AI)、PC(差異化 AI 體驗)、機器人(移動計算延伸)構建多元化增長曲線,以技術生態協同與供應鏈優勢對沖單一市場風險,試圖在 x86 壟斷、手機芯片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開闢新戰場。進軍數據中心(Arm+AI):高通宣佈進軍數據中心領域,與沙特 Humain 合作開發 CPU 及 AI 方案,借收購 Nuvia 的 Oryon 核心重啓 Arm 服務器芯片(曾於 2018 年放棄)。傳聞中的研發代號 “SD1” 芯片預計採用臺積電 5nm 工藝,含 80 個 Oryon 核心,支持高帶寬內存及 PCIe 5.0,瞄準雙插槽服務器場景。高通強調與英偉達合作,通過定製處理器接入其機架式架構,構建 “CPU+AI 芯片” 協同的節能計算生態。
PC 市場:驍龍 X 系列市佔率目標下調至 12%,聚焦美國消費級及歐洲市場,計劃 2026 年推出超 100 款產品,拓展企業級 Windows 筆記本。主打長續航、AI 性能(如 3 倍創新應用增長、93% 用戶體驗時間提升),拓展企業級 Windows 筆記本市場。聯合華碩、惠普、聯想等廠商展示 AI 筆記本,強調設備端 AI 的重要性,對標英特爾 EVO 平臺。
機器人領域:列爲下一個增長極,依託移動計算技術切入低功耗、高算力場景。Amon 稱機器人業務 “重要性不亞於汽車領域”,計劃將智能手機、PC 端的技術(如 NPU、連接能力)遷移至該賽道,與英偉達 Jetson 等競品競爭。
四、自研與生態的動態平衡
小米將自研芯片作爲技術 “備胎”,旨在提升品牌溢價與供應鏈安全,但短期內難完全替代高通(如仍需集成其 5G 基帶),體現戰略備份與技術過渡性;高通以通信技術爲根基,通過佈局數據中心、機器人等多元市場對沖手機芯片競爭風險,強調 “核心技術不可替代性” 以穩固地位、拓展增長空間;當前行業趨勢下,頭部廠商普遍採用 “自研 + 合作” 雙線策略,產業鏈呈現 “技術分層 + 生態協同” 特徵,競爭焦點從單一產品轉向多領域生態壁壘構建,凸顯技術整合與生態卡位的關鍵作用,整體格局向多元化技術佈局與生態化競爭演進。
點進看:RISC-V 2030報告:市場趨勢、預測和競爭分析 | 芯榜
芯榜正撰寫《RISC-V 2030研究報告-趨勢、預測和競爭》白皮書,歡迎您的參與,微信:105887(註明RISC-V)
(5.20成都、5.22南京、5.23杭州)!
成都、南京、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