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紅利全行業喫,憑啥讓雷軍一個人背鍋?

互聯網亂侃秀
05-20

最近小米SU7那起交通事故,把雷軍和小米汽車推上了風口浪尖。

網上罵聲一片,說小米吹牛“車位到車位自動駕駛”,害得車主把方向盤當擺設。可仔細扒一扒這事兒,總覺得味兒不對——自動駕駛這碗飯,明明是全行業蹲在桌邊搶着喫,怎麼現在摔了碗,倒全讓雷軍一個人擦桌子?

先說行業老毛病。這兩年車企們卷自動駕駛卷得魔怔了,L2級輔助駕駛愣是被吹成“無限接近L3”“零接管”,廣告詞一個比一個玄乎。有的品牌甚至直接喊“全國都能開”,結果車主真信了,高速上嗑瓜子看電影,不出事才見鬼。

於是工信部發新規要管管這些浮誇宣傳。

可小米真就罪大惡極嗎?翻翻雷軍直播時的原話,人家明明白白說這是“輔助駕駛”,頂多算“第一梯隊”,從沒拍胸脯說“完全放手”。

反觀某些友商,去年那波“自動駕駛全國第一”的通稿滿天飛,現在倒裝起鵪鶉了。要我說,小米這波捱罵,八成是喫了“互聯網基因”的虧——手機時代靠網絡營銷起家,汽車時代自然成了活靶子,好事兒上熱搜,壞事兒上頭條。

更諷刺的是,整個行業都在自動駕駛這波浪潮裏喝湯,小米反倒是喝得最少的那個。別的品牌早兩年就靠“自動駕駛”標籤收割了一波銷量,小米SU7去年才上市,宣傳話術還算剋制。結果現在出事了,全網火力全衝着小米去,那些喫紅利更多的老玩家倒躲在後面看戲。這場景,像不像班裏調皮孩子闖了禍,老師卻只罰新來的轉學生?

說到底,自動駕駛技術本身沒錯,錯在有人把它當成了營銷話術的遮羞布。車企們一邊享受着“黑科技”帶來的流量紅利,一邊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小米這次被架在火上烤,說白了是給全行業擋槍——誰讓你雷軍愛出風頭?誰讓你小米流量大?可互聯網這把雙刃劍,砍中自己人的時候,咋沒人替你說句公道話?

要我說,這事兒對小米未必是壞事。當年手機圈被罵“組裝廠”,後來不也熬成了自研芯片的國產標杆?汽車這行當,捱罵是成長的代價,挺過去了,說不定真能像雷軍說的“趟出一條路”。至於那些躲在鍵盤後頭甩鍋的,且等着看吧——下次再出事,被罵的未必還是小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