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整點消費
過去幾年,作爲國內第五大飲品品類,果汁的市場份額一直排在即飲茶、碳酸飲料、功能飲料和瓶裝水之後,呈現出“整體平穩,穩中暗降”的趨勢。
但相較於傳統即飲果汁品類,近兩年,冷藏即飲果汁卻成爲整個品類最大的增長引擎。據馬上贏數據顯示,在2023年,即飲果汁類目中的冷藏即飲果汁市場份額同比增速爲18.88%,僅次於“人盡皆知”的即飲茶和運動飲料。
作爲冷藏即飲果汁代表品牌,如果(北京)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如果”)市場表現亮眼,有報道稱其2024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尤其2022年開始爲盒馬定製的HPP(High Pressure Processing,超高壓殺菌技術)紅心蘋果汁,不僅成爲了消費者心中的新一代“果汁愛馬仕”,更讓“如果”這個僅成立5年的品牌成爲果汁品類中的“新貴”。
“如果”方面表示:“希望能夠引領國內果汁品類邁上一個新臺階。”
01
“技術”加持下的黑馬
從2021年誕生開始,“如果”就一直以低溫果汁爲主,初衷就是讓產品“宛如鮮果”。
在FBIF2025食品飲料創新論壇期間,“如果”在接受#整點消費 採訪時透露,低溫果汁對冷鏈要求比較高,因此,“如果”來自一二線市場的系統零售(便利店、新零售、電商平臺等)和商超渠道的收入佔比會比較大。
“消費者除了對健康的需求很明顯,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如果”表示,根據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4年果汁在飲料大盤中較少,但它貢獻的產值增量卻最高,由此可見高品質果汁的需求增長。
在“如果”看來,通過引入新技術,做口感保持得更好的果汁產品,是一定存在市場需求的。於是,“如果”率先在果汁行業引入HPP技術,推出老北京酸梅湯、老廣州馬蹄水、老香港凍檸茶……通過將都市氛圍融入消費場景,讓消費者的體驗感不斷增強,獲得較好的渠道反響。
在“如果”看來:“好的產品不只是產品,還要帶入場景、帶入地方特色,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有更深層次的鏈接。”
一位自稱“如果”初代粉絲的消費者對整點消費表示:“當時“如果”就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產品概念很好,包裝也很好看,買來嘗試了之後口感也不錯。”
但真正讓“HPP果汁”和“如果”火起來的,當是“如果”給盒馬ODM定製的紅心蘋果汁。據頭豹研究院的相關報告顯示,在衆多HPP果汁中,100%紅心蘋果汁在2023-2024年的五個月時間內銷售同比增長400%。
02
HPP果汁爲什麼會火?
目前,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於HPP果汁的第一印象就是“貴”!單瓶售價動輒十幾塊錢甚至更高。但並不影響整個品類的市場火爆。
據“如果”介紹,HPP果汁需要全程低溫,拋開原料成本不說,單包裝成本就要比其他常溫產品貴一倍以上。不過,在消費體驗層面,HPP果汁肯定會更好,並且消費者也深知HPP果汁和常溫果汁之間的成本差異和產品差異,也願意爲此溢價購買。
“最爲重要的是,當前消費者的生活形態不斷髮生改變。雖然近兩年無糖飲品的增長非常迅猛,但喝果汁和喝無糖飲品的需求不同,二者並不矛盾。”“如果”表示,每個人都需要糖分,但相比各種“快樂水”,天然果汁是非常好的補充。
所以,“如果”一直都是將產品口味放在第一位。“如果”表示,和其他做大單品的品牌不同,“如果”一直在做的就是“產地化”,將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用盡量還原其風味的果汁來呈現,而不是通過工業化手段來把它們規模化。即便是在規模化的前提下,“如果”也會優先保證產品的風味和口感,在帶入一些有場景、有故事的附加內容,但這並不是所有廠商都追求的目標。
目前,HPP果汁主要集中爆發在一二線市場的高勢能渠道,比如盒馬、山姆等。但在“如果”看來,HPP果汁的市場不止在一二線城市,未來下沉市場還有龐大的市場增量。因爲三四線市場目前正處於消費升級態勢中,越來越多在一二線城市接受過消費教育的消費羣體回到家鄉之後,他們的消費需求並未降級,亟待一些新技術或有新供應鏈適配的產品,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我們在跟一些特殊渠道,尤其適合下沉市場的渠道接觸時發現,他們會更明顯地感受到來自下沉市場的龐大增量,比如量販零食、電商平臺的工廠直營店等。”據“如果”透露,今年找“如果”定製產品的客戶中,在下沉市場很有優勢的渠道客戶在不斷增多,一二線傳統的商超渠道反而更少。
所以,在消費觸達層面,“如果”也是多措並舉。
一方面,“如果”會通過電商、直播等形式直接和消費者交流,並認真收集他們的反饋意見,用於產品的調改;另一方面也會通過接觸行業信息、友商和上游產業來了解行業以及原料品類的趨勢變化;同時也和盒馬、小象超市、沃爾瑪等渠道品牌共創,通過他們對消費需求的洞察,雙方共同制定解決方案。
“如果”希望通過這種BC立體化的方式,更全面地瞭解消費變化。
據“如果”透露,目前紅心蘋果季(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已經結束,但從5月份開始,西瓜季正式開始,所以各種渠道客戶都在找“如果”定製HPP的西瓜汁。“所以今年HPP西瓜汁一定會‘爆’。”
03
HPP的“門檻”在哪裏?
在食品加工行業,HPP算得上是目前殺菌方式“天花板”,由於不加熱,所以水果的營養和風味物質得以更大限度保留,對一些熱敏感的原料,如西瓜、玫瑰等也更具技術優勢。
不過,在“如果”看來,HPP果汁的“門檻”並不僅侷限於設備地投入。
據“如果”介紹,國內果汁行業發展40多年來,上規模的產品採用地都是熱處理方式,因爲它是最有效的滅菌方式,之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改變,主要是因爲非熱工藝沒有發展起來。
而HPP也並非什麼新技術,早在2010年就和NFC果汁近乎差不多時間進入到國內市場,只不過,並未運用到果汁行業。
“如果”表示,現在時機成熟了!因爲國內消費市場已經發展起來,消費者需要更好的消費體驗,所以需求也在不斷升級,尤其對品質的要求明顯提升。而HPP工藝或者更先進的非熱工藝,就能很好地滿足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實然,HPP的設備成本雖然比冷灌機貴很多,對於大企業而言,投入門檻並不算高,但它的生產效率,只有無菌線的1/10甚至更低,這也導致單瓶果汁的價格比較高。而大部分企業都是賣長保產品,HPP果汁的保質期只有30-60天甚至更短,這就意味着損耗會更高,成本如何控制?
“HPP產線,不只是一臺機器,而是一整套鏈路。”在“如果”看來,工藝設備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每個品牌的邏輯不同。
作爲新晉品牌,“如果”也有望通過新的產能佈局實現“彎道超車”。據“如果”介紹,今年,“如果”產能佈局提升非常明顯。目前,已在山東、北京和天津設廠,其中山東工廠年產能達1萬噸。
“如果”表示:“這並不只是生產端、市場端的技術升級,而是契合產業發展。”未來,“如果”將進一步加強與各個原料產地、原料供應商、各地政府和產業園合作,推動“如果”的原產地合作,這是“如果”一直在做且可能永遠會做的事。“在“如果”看來,沒有地方風味的果汁,它是失色的。”
04
後記
在“如果”眼裏,“如果”並不是已經很成功了,依舊是一個“初創品牌”。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基因”,“如果”表示,自己的品牌核心是靠產品創新做出來的,“雖然“如果”非常年輕,但創始人團隊都是多次創業或連續創業,在供應鏈體系精耕了20幾年,所以在產品研發領域是有硬實力的,能確保‘產品領先’戰略能實現。”
一個好的品牌,除了技術升級外,產品本身要有創新,不能是個跟隨型品牌,所以任何跟隨性的事“如果”都不會做。“如果”方面表示,未來將圍繞“產品故事、產地故事、場景故事”去做內容佈局,但“以產品爲導向”依舊是大方向。
當下,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趨勢,對包括“如果”在內的所有運營商都是個新命題。“如果”表示,自己在做的,就是努力適應這種變化,希望通過代工和自有品牌的模式,兼容幷蓄,一起把HPP果汁的覆蓋面做大。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處於在業、存續狀態的鮮榨果汁相關企業超過2500家,其中近半年新成立的相關企業有130餘家。並且,山姆、盒馬、奧樂齊、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渠道品牌已經佈局了豐富的HPP果蔬汁產品矩陣……
如此看來,“如果”的願望正在逐步走進現實,HPP果汁也正在引領整個品類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責任編輯:王家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