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行業五年變遷:從上一代到具身智能的熱潮與挑戰

iDoNews
05-19

2020年至2022年,機器人行業經歷了一波高潮。受疫情影響,投資人和創業者普遍認爲機器人可減少人際接觸、提高效率,因此各類機器人創業與融資活動激增。

服務機器人主打酒店、餐廳場景,代表企業如擎朗、普渡等,頭部公司估值接近10億美元;物流機器人聚焦倉儲場景,以海柔創新、極智嘉爲代表,頭部企業估值達20億美元;掃地機器人領域中,科沃斯、九號、雲鯨表現突出,其中雲鯨估值曾超300億人民幣,但近期一輪融資後估值降至115億;協作機器人應用於工業場景,越疆、遨博等企業估值未達10億美元;其他特殊場景機器人包括水下及高空作業類型。

上一代機器人特徵爲聯網化與弱人工智能結合,而至2025年,大模型賦能的具身智能成爲新方向,想象空間巨大,推動新一輪更猛烈的融資熱潮。

覆盤上一代機器人經營數據發現,商業化進展緩慢,部分企業收入規模難以擴大,如雲跡、越疆;毛利水平普遍在30%左右,研發投入佔比高,三項費用合計佔收入比超過60%-80%,淨虧損率超50%;現金儲備有限,覆蓋虧損僅6-12個月。

從融資角度看,越疆科技各輪迴報顯著,種子輪投資人回報高達1068倍;優必選Pre-A輪投資人獲500倍回報,但後期投資人收益有限;極智嘉估值迅速攀升至150億人民幣,PS倍數過高,未來上市後D、E輪投資人或面臨虧損風險;雲跡D輪融資估值40.8億人民幣,2022年收入1.6億,虧損3.6億。

當前具身機器人天使輪直接躍升至1億美元估值,發展速度遠超上一代機器人。儘管兩者技術代際差異明顯,但時間終將驗證其商業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